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恐同

同性戀恐懼(英語:homophobia;法語:homophobie)亦稱恐同或反同,是指對同性戀的排斥,包括涉及反感、鄙視、厭惡、仇恨、偏見和歧視,可能是基於恐懼,有時也涉及到受宗教信仰及社會文化的影響。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29 | G點電視

中國大陸同運人:壓抑下微小努力,性小眾如何一步步走進公眾視野?

根據我在內地生活多年來看,年輕人對性小眾群體的包容度應該有50%左右,有很多年輕人都願意接受變裝文化等。四川省的成都市可以説是内地對LGBT最包容的一座城市,也是社會風氣最開放的一座城市。和長輩出櫃一直是個大難題,尤其是經歷過文革、嚴打等政治活動後的長輩,他們對性這方面非常忌諱,出櫃失敗后有些同志被送去拗直治療,或者直接和家裏斷了聯繫,更嚴重的選擇了自殺。

2023/07/18 | 賴明君

匈牙利書店未將同志文學《戀愛修課》封膜,被政府以《兒童保護法》開罰百萬

《兒童保護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分享任何含有同性戀、雙性戀,以及跨性別等多元性別的內容。政府表示此舉是為了保護兒童,並打擊戀童癖。不過性別相關倡議組織則認為,政府將同性戀、多元性別與戀童癖作不當連結,目的是為了打擊其國內的LGBTQ群體。

2023/07/10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在瑞士,人們對LGBTQI越來越開放,但威脅和仇恨性犯罪行為也越來越多

為什麼在一個對LGBTQI人群持越來越開放態度的社會,同時仇視行為卻在上升?對此粉十字組織的赫格利表示,仇視LGBTQI的人在社會上還是佔少數。「近年來社會上越來越大的接受程度也招致了一種反對情緒,而且目前這種情緒還非常高昂。現在,在電視上和政治討論中,對同性戀的可接受性和人權的質疑,又開始被公眾所接納。而最終結果就是導致了更多的仇視行為。」

2023/05/16 | 《思想坦克》

《人選之人─造浪者》:以政治幕僚工作為背景,鋪陳三段女性的創傷與復原經驗

究竟,我先是個女人,才是台灣人,抑或應該反過來?當我對身為台灣人的身分沒有疑義時,是否等於自願放棄了其他身分?《人選之人》提供了一個樂觀的解答,所有的創傷都會透過知情見證而得到復原,而在現實世界中,依然還有很多承受著創傷的人,躲在閃爍、破碎的言語背後,得不到幫助。

2022/10/28 | 賴冠伶

俄國會下議院一讀通過同性戀修正案,禁止成年人宣傳「同性關係」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東歐暨中亞總監斯特雷特斯(Marie Struthers)向《美聯社》表示,該法案不僅公然剝奪同志群體言論自由的權利,更支持有關於他們的歧視,而且可能會導致針對該群體的暴力襲擊和其他仇恨犯罪的增加。

2022/07/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國LGBT難民創設NGO「大心之家」,盼落地生根從受助者轉變為助人者

跨性別者志工克莉斯達(Krystal)是「大心之家」的翻譯、行政、司機,她覺得LGBT難民在法國最大的困難是「融入」,因為雖然法國是開放國家,但還是有很多恐同與歧視,「他們(LGBT)是三重弱勢:黑人、同性戀和難民」。

2022/06/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印度唯一出櫃王子:險被開腦電擊掰直,轉化王室聲量爭取同志權益,將莊園改建為LGBTQ庇護所

根據印度2011年普查,LGBTQ人口約有49萬;另據2017年的同志人權調查,德里和週邊省分的LGBTQ人士當中,只有6%得以找到工作。因此,超過24%的LGBTQ人士只好靠表演歌舞為人祈福維生、13%擺攤做小生意、10%沿街乞討,還有大約5%淪為性工作者。

2022/02/21 | TNL 編輯

想像《哈利波特》沒有作者:《紐約時報》訂閱制廣告疑似「取消」JK羅琳,引發網上撻伐

身為寫出《哈利波特》的暢銷作家,JK羅琳最為人知的是她對於生理性別(sex)與性別認同(gender)的看法,也因此被冠上「恐跨症」等標籤,是美國「取消文化」中典型的案例之一。

2019/07/18 | TIME

越多人支持反抗越大︰波蘭LGBTQ社群的挑戰

隨著越來越多人表明支持LGBTQ社群的權益,反抗的聲音也隨之增強。5月歐洲議會選舉之前,波蘭的右翼執政黨法律與公正黨更是進一步打壓LGBTQ社群,指稱他們「直接傷害」了家庭的價值。

2019/06/08 | Abby Huang

「接吻給我們看」,倫敦女同志在公車遇襲震驚英國

被認為是全球最開放的國家之一,英國卻有超過2/3的LGBT受訪者說,他們會避免和同性伴侶在路上手牽手,以免他人投以異樣眼光。

2019/06/08 | Abby Huang

「接吻給我們看!」 倫敦女同志巴士遇襲震驚英國

被認為是開放的國家的英國中,有超過2/3的LGBT受訪者說,他們會避免和同性伴侶在路上手牽手。

2019/05/30 | 吳馨恩(壞情感)

「女女配沒鳥用!」《金門時報》正公然煽動對女性的暴力

今時《金門時報》所作所為,透過刊登新聞報導標題,傳達及渲染所有女性-女同志都必須遭到陰莖插入,並武斷否定跨性別女同志的存在,這樣的父權政治意識形態,又何嘗不是煽動、教唆甚或參與對婦女與女孩的暴力行為呢?

2019/02/22 | Abby Huang

史莫里特醜聞:他是黑人同志,為了加薪「自導自演」種族仇恨與恐同攻擊

美國男星傑西史莫里特為了替自己的職業加分,出錢請人演了一場襲擊事件,被批評濫用種族歧視引發憤怒,也讓人反思「身分政治」帶來先入為主的偏見。

2019/02/22 | Abby Huang

全球首位任內得子同志總理,在「恐同」國家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恐同現象無所不在,首都的同志遊行曾因遭受攻擊暫停3年,過去該國的醫學教科書裡,還曾將同性戀列為「性別偏差與疾病」。

2019/02/22 | Abby Huang

全球第一位任內得子的同志總理,出現在「恐同」國家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恐同現象無所不在,首都的同志遊行曾因遭受攻擊暫停3年,過去該國的醫學教科書裡,還曾將同性戀列為「性別偏差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