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情報局

情報機構是一個國家的政府機構,專門負責收集、分析、利用情報,以支持執法、國家安全、軍事、外交政策目的。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03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叛國者》作者李志德:我們這樣白白被壓迫幹嘛?中國就是一個太好的題材啊

李志德表示,「軍中有所謂的『心輔官』,我想情報單位會不會也有,讓他們可以把心裡的話說一說?但問的時候他們笑笑說沒有這種管道,因為他們想講的沒人敢聽,而且知道機密就很危險,『我找一個人來當我的樹洞、講給他聽,講完就得把樹洞燒掉』,他們得把祕密帶進棺材裡。」

TNL+ 2022/06/10 | 局外人

退休情報人員如何看待「江南案」?三種主要看法都與外界有極大落差

談論退休情報人員對於「江南案」的看法,似乎是對於今日公眾非常遙遠的事情。但是吾人不能忘記,退休情報人員對於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的態度,其實仍然影響今日情報機構在相關政治案件的檔案解密、反省等轉型正義的態度。

2022/04/08 | TNL 編輯

德情報局截獲俄羅斯士兵「聊天記錄」印證布查屠殺行動:「先審問那個士兵,再開槍打死他們」

在過去一個月的戰爭中,俄羅斯的通訊系統出包比預期中來得多,一些無線電通話未經加密,無論是烏克蘭軍隊、外國情報機構,甚至只是業餘的無線電愛好者,都能輕易竊聽俄羅斯軍事通訊。

2022/02/28 | 局外人

回顧戒嚴時期情報機構的歷史,何時能出現台灣版《南山的部長們》?

台灣跟韓國相比,在探索這方面領域歷史的條件較韓國更為不利,並且步伐更為落後。但是並非沒有機會,只是需要媒體界、學術界投入更多的心力探索,以及政府方面是否能鼓勵情報機構能夠以更坦率的態度面對自身的過去。

2021/06/02 | TNL 編輯

大竊聽家:丹麥情報局遭爆「香蒲行動」,與美國國安局合作監控歐洲政治人物

在新一波竊聽風暴爆發後,史諾登批評美國總統拜登「難辭其咎」,且「從一開始就深深涉入其中」。在醜聞發生的2012-2014年間,拜登當時正擔任美國副總統。

2018/10/21 | 精選書摘

為了贏得納粹信任,「間諜之王」不惜先注射兩倍劑量的吐真血清

儘管波波夫的價值不僅是他能提供情報,也在於他的知名度。納粹德國依然還無法完全取信於他,波波夫決定請人去騙或偷出一劑吐實血清,他需要在德國高層面前演出此生最登峰造極的表演。

2017/08/17 | 精選書摘

為了贏得納粹信任,「間諜之王」不惜先注射兩倍劑量的吐實血清

儘管波波夫的價值不僅是他能提供情報,也在於他的知名度。納粹德國依然還無法完全取信於他,波波夫決定請人去騙或偷出一劑吐實血清,他需要在德國高層面前演出此生最登峰造極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