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8 |
萊特曼《在虛無與無限之間》:生命特別嗎?我們就是整片戈壁沙漠當中的那一粒沙
物理學家兼小說家萊特曼,在本書探究宇宙在大霹靂之前的樣貌、人類心智的運作,以及生命在宇宙中的特殊性。透過他的簡潔解說與巧妙比喻,就連難懂的量子物理、弦理論、宇宙暴脹理論也變得平易近人。萊特曼並不滿足於向讀者引介最新的科學知識。他想告訴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的獨特地位——我們是唯一能夠賦予宇宙意義的「觀察者」,就算死後,組成我們的原子將會四散、化作他物,但這也是一種不朽。
2023/06/18 |
《第三眼:喚醒你的真我》:唯靈主義根本上與兩個特定字詞有關,那就是「覺知」與「意識」
剝除一般對「靈性」眩目而不實的包裝,引領真正的靈性尋求者直達「靈性」的核心。穿透各種宗教與靈性教派的層層詮釋,指出成為「個體化的靈魂」的必經之路。
2020/04/16 |
到底佛洛伊德在說些什麼?精神分析學入門簡介
在現代心理學界,佛洛伊德的理論,有不少人認為佛洛伊德的理論不科學,主要原因是精神分析學牌的論述手法會任意修補(arbitrarily patch)自己的理論,以配合觀察結果。
2019/03/16 |
《心靈黑洞》:人是先感到快樂才笑,還是先笑才覺得自己快樂?
一般人多數會認為,當人們遇見一個事件或刺激時,必須先認知到它的意義,以及覺察到它對自己造成正面或負面的衝擊後,才會引發情緒的主觀感受;有了主觀感受之後,接著身體才會產生適合該情緒的生理反應 ,然而19世紀末有一些學者卻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