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英語:ideology,意為「理念或想像的學說」;也譯作意識型態;周德偉譯作意理;中文早期曾經譯作意德沃羅基,屬音譯;林毓生主張音譯意譯合一,譯為意締牢結)有兩種具有本質性區別的涵義:若將意識形態視其為一種無價值偏見的概念,意識形態可視為是想像、期望、價值及假設的總合;若考慮政治的層面,則意識形態是「所有政治運動、利益集團、黨派乃至計畫草案各自固有的願景」的總和。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22 | 精選書摘

《經濟武器》作者序:戰間期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對軍事強權實施經濟制裁時不應過於樂觀

我這份研究最想達成的目標,就是希望提醒人們不要對國家之間的權力關係抱持過於機械化的理解,從而錯誤預期經濟制裁的效果。光從國內生產毛額的數據或技術優勢,並不能預測制裁會不會成功。從貿易依賴度也無法確定制裁的影響,特別是現在的貿易市場已經有辦法向外轉移,導致執行制裁變得更加困難。

2023/11/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拜習會重點與分析:同意恢復軍事溝通,學者確認「美中護欄」存在,主流美媒認為難解兩國競爭格局

盧業中認為,習近平刻意提到短期內無攻台計畫,等於是回應美國內部一些鷹派論點,或許有助緩解美國內部對中國的疑慮。盧業中表示,過去常形容雙方關係應「增信釋疑」,美中現階段情況恐是「釋疑增信」, 釋疑的重要性高於增加信任,美中對話是為建立護欄做出努力,美國常標榜溝通管道順暢很重要,因此台灣也不必過分緊張,認為美中每次互動都有賣台嫌疑。

2023/11/15 | BBC News 中文

以色列離摧毀哈瑪斯這一目標有多遠?以軍官員:這只是15回合拳擊賽中的第四回合

根據哈瑪斯主導的衛生部稱,自戰爭開始以來,加薩地帶已有超過1萬0800人死亡,其中包括4400多名兒童。以色列軍方則表示,地面市部隊已成功將加薩分隔為南北兩部分。已「深入城市核心區」,儘管這仍然遠遠不能宣稱掌控。不過,哈瑪斯否認以色列軍隊取得了任何重大進展,也未深入加薩市。

TNL+ 2023/11/09 | 金色烤布蕾

柯文哲吃飯沒剩菜就不蓋廚餘處理廠?不尊重「她者」的生命經驗和專業能力,這才是問題核心

柯文哲對「廚餘處理」的不重視,其實是源於他生命經驗較少接觸到的部分,但柯卻不尊重「她者」的生命經驗、關懷和專業能力,並進一步影響將其排除於「決策過程」,錯失「廚餘」和「廢食用油」發電和促進地方創生的效益,這才是問題核心。

2023/09/04 | 讀者投書

只問立場不論是非,「淺碟化」的台灣民主該如何逆轉?

如果觀察很多的民眾在回答為什麼支持特定候選人的時候,有極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因為喜歡他」、「他很帥」、「本身就是XX黨」、「家裡都是支持他」、「感覺他比較好」等等類似的語言,這類型的投票判斷基準都流於形式且表面,並非深入思考後所做出的決定,而為什麼大部分民眾會如此?又該如何逆轉這樣的情形?

2023/08/03 | 洪瑩霏

「中國政府的目標是製造恐懼」:維吾爾族詩人在美出版回憶錄,揭露新疆再教育營的迫害與逃亡故事

新疆維吾爾著名詩人和知識分子塔希爾・哈穆特・伊茲吉爾表示,中共鎮壓的恐懼,始終伴隨著每個維吾爾人,無論他們身在世界何處,當許多維吾爾僑民想要公開談論祖國正發生的事情,卻會擔心中國政府會懲罰他們在家鄉的家人,而不敢揭發真相。「世界很小,人與人之間的命運,日益交織。」他期盼讀者不要忘記悲劇,這些不幸也可能會毫無預兆降臨在你我的世界。

2023/07/11 | 讀者投書

2024總統大選進入下半場,搶攻對方基本盤選票的四種方法

破解基本盤相當困難,有時各政黨候選人連考慮都不考慮,甚至有些極端選民根本就無解,但是對於候選人來說,如果要做大自己的餅,就必須勇敢面對可能存在解法的基本盤。例如,到對手陣營的電視台接受訪問就是其中一招......

2023/06/24 | 楊逸飛

「幼兒園老師餵彩虹藥水」刻下負面印象,「偽事件」如何崩壞了幼教專業?

當社會在撻伐兒虐案件的同時,必然要有一個主體與對象,幼兒園與幼教人當然就是這個基礎。每當有兒虐案件發生,幼教現場的相關人員首先要承受被撻伐的壓力,但另一方面,幼教人自己在「撻伐兒虐」時,我們彷彿就是在「撻伐自己」。

2023/06/11 | 方格子vocus

人們為何越來越偏激?漢納鄂蘭的極權理論認為,這與人性的寂寞有關

那些我無法理解的、極盡歧視、惡毒、為他人罹難而歡呼的留言,其實有點像在二戰剛結束時,人們無法相信集中營殘忍事蹟存在一樣,因為那完全脫離了我們生活的經驗,而是出自於一群寂寞、沒有夥伴、與真實世界失去聯繫的人們之手。

2023/05/31 | 精選書摘

《理解邪惡》:從自體心理學來看,恐怖組織為成員提供許多重要的心理功能

《理解邪惡》納入了一系列以榮格理論、精神分析、社會科學、哲學、神經生物學、神話及宗教研究等為基礎的方法來探討邪惡——邪惡是怎麼從人類心靈誕生的?普通人可能犯下惡行嗎?邪惡和內在陰影的關係為何?何種社會條件會製造邪惡?

2023/05/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外媒揭英國在中國設國際學校接受洗腦教育,學生穿軍服自稱「小軍娃」長大後要守護祖國

美國的非營利組織人道中國主席周鋒鎖對這些畫面感到震驚,表示即使是中國的學校,對這些孩子進行軍事化教育、奴性教育,都是難以接受的,何況這是國際學校?研究國際學校的ISC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目前在中國經營的英國品牌私校約有77家。這些英國學校透過授權合作夥伴在中國辦學,賺取鉅額收益。

2023/05/21 | 精選書摘

【散文】張讓《光的重量》:要認識美國最貼近的比喻可說瞎子摸象,看你摸到哪一部分

或者不如說,美國是謎,是巨大矛盾,是理想敵不過現實,是非雞非蛋非蝶非蛹的中間物,是不斷在試煉演化的即興街頭劇,是還未實現的諾言。實則美國太大太複雜,像個萬花筒,許多色片相互對比襯托衝突抵消。

2023/05/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柯文哲挑戰2024打破藍綠,翻轉「都會網路政黨」形象,非綠陣營如何整合成難題

有黨籍立委表示,柯文哲投入總統大選,其目的是要拉抬民眾黨的立委選舉,擴大民眾黨在立法院的席次,這與國民黨爭取國會過半席次的目標相衝突,再加上區域立委的提名,可以贏的選區國民黨不會讓,艱困選區民眾黨也不一定會有興趣,這都會減低藍白合的可能性。

2023/05/06 | BBC News 中文

2024總統大選:國民黨為何遲遲還沒推舉出人選?

柯文哲的民眾黨支持者是相對的高學歷者,他們不斷批評台灣政治及公共政策因為意識形態而造成分裂,無法用「理性」貫通一切的台灣選民。葉耀元認為,僅批評意識形態,會忽略意識型態的本質其實是「人民對於未來的想像」,他認為此類批評或只能碰觸較為淺薄的表面問題,針對核心的政治決策,很難提供有效或建設性的建議。

2023/04/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人工智慧戴著腳鐐跳舞:中共箝制意識形態,連聊天機器人都得「聽黨話」

今年2月初,中國的人工智慧工程師兼企業家徐亮發布的「元語智能」手機軟體,可說是中國對ChatGPT的最早回應。但元語智能生成的答覆,包括預測中國經濟前景黯淡,界定俄烏戰爭是俄侵烏,完全不符合黨的路線和媒體報導,數日後就被當局下架。

2023/04/09 | 精選轉載

認為馬英九喊出中華民國代表「九二共識」還有生存空間,實在太不了解共產黨了

有些人認為馬英九在對岸大談中華民國,共產黨卻沒有翻臉,足以證明共產黨的「包容」和「善意」、代表「九二共識」還有生存空間。會有這樣想法的人,實在太不了解共產黨了。

2023/03/30 | BBC News 中文

皮尤研究:英、法、德年輕一代對美中兩大國均持批評態度

曾銳生認為,年輕歐洲人的態度和美國人或中國人有所不同——他們主要關注環境和過好生活方面。他們不喜歡大國去「指揮別人做什麼」。美國人是「比他們自己願意承認的更帝國主義」,而中國則表現得「相當殖民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