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愛滋病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英語: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縮寫:AIDS),一般稱為愛滋病,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英語: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稱愛滋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9 | 精選書摘

《傅柯的多重人生》:他無疑會比較偏好《給那沒有救我的朋友》這本小說,而不是一部傳記

本書作者梅西對法國思想極為熟稔,他在艾希邦的首部傅柯傳記面世數年後展開另一個傅柯生平的研究、訪談與寫作計畫,不但獲得傅柯親友及艾希邦的幫助,更得到傅柯長期伴侶丹尼爾.德費的全力支持。梅西以英文寫作,對於並非出身自法國學術文化背景的讀者而言,其敘述顯得背景脈絡更加清晰,對各項細節的紀錄也更加詳盡。與艾希邦的傳記各有所長、互為補充。

TNL+ 2023/06/02 | 李少民

從毛主席的美術兵到習近平的漫畫家(三):我以為我是咱們家最後一個住過共產黨監獄的人

父親後來在他的回憶錄裡感嘆道:「我194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當時21歲,到64歲時正好43年。我一入黨,就做地下工作。國民黨要抓我,但沒抓到。43年後,我被抓到了。但抓我的不是國民黨,而是共產黨。最大的諷刺是:國民黨抓我,是因為我要推翻它;共產黨抓我,卻因為我在維護它。」

2023/04/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在戰爭中速死或在獄中等死?俄羅斯愛滋病囚犯上戰場換藥物

戰爭狄默表示,他認為自己在感染愛滋病毒的情況下,在俄羅斯獄中活不過10年。去年12月,他同意在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服役6個月,以換取罪刑赦免與抗病毒藥物,「我知道我會很快死掉或慢慢死掉。我選擇了快速死掉。」

2023/02/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幹細胞移植治癒愛滋患者白血病,全球第3例登《自然醫學》期刊

2013年,醫療團隊使用一名女性捐贈者的幹細胞,替這名男性進行骨髓移殖,這些幹細胞帶有罕見的CCR5突變基因。過去曾發現這種突變基因可防止愛滋病毒進入細胞。「杜塞道夫病人」隨後於2018年停止使用抗愛滋病毒治療,醫療團隊連續4年持續檢測,都沒在他體內發現愛滋病毒復發跡象。

2023/02/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印度旅人花19年騎遍全球推廣愛滋防治,盛讚台灣單車環境、人民友善

「在我看來,台灣可以說是世界上對騎行自行車者最友好的國家之一,(台灣)有這麼多專用車道和其他設施,讓騎車的生活變得如此輕鬆。」德布納斯說。德布納斯也對台灣人的友善留下極深刻的好印象,讓他堅信台灣、印度兩國是互相包容的兄弟之邦(Universal brotherhood and Universal acceptance) 。

2022/11/30 | 精選書摘

《愛人的樣子》:看到歧視愛滋感染者的行為,我會打從心底非常憤怒

本書訪談了十六位愛滋關係人,寫成十六篇故事,前後歷經七年。這些故事的主角,大部分是感染者的伴侶(或配偶),以及感染者的母親、手足、閨密,和照顧感染者機構的社工。

2022/09/23 | TNL 編輯

韓國總統尹錫悅外交爭議再添一樁,語帶粗俗稱拜登與美國國會「那群臭崽子」

尹錫悅出席全球對抗愛滋病、肺結核和瘧疾基金會「全球基金」的活動,拜登承諾提供60億美元對抗愛滋病、肺結核和瘧疾。然而,一個現場片段錄下尹錫悅一下台就告訴幕僚:「如果那群臭崽子在國會沒讓它通過,拜登那張該死的臉要往哪擺?」

2022/08/23 | TNL 編輯

美國首席防疫專家佛奇宣布今年底將離任,因防疫政策與川普槓上成右翼人士心中的箭靶

在COVID-19疫情剛爆發的混亂時期,最高級別傳染病防治官員佛奇成為美國最受信賴的COVID-19專家,但他與前總統川普在因應疫情上發生齟齬,引發右翼人士不滿,在他的家人接獲死亡威脅後,他現在過著隨時都有保鑣在旁的生活。

TNL+ 2022/05/20 | 高澄天

【島嶼文學漫遊錄】新一代無人接棒同志文學的「痛苦典範」,不是逃避,而是換個方式看待生命中的痛楚

或許是萬物連結的網路世代給了同志們足夠的勇氣,一個個男同女同大膽現身,Youtube討論同志主題的頻道無數,於是,即便身在暗櫃,只要相信自己「向光」,終能朝外生長,開枝散葉。

2022/05/09 | 芭樂人類學

巴特勒《戰爭的框架》:俄烏戰爭中「毒癮」的主權隱喻

這本於2019年出版的傑出作品探索了烏克蘭這個夾處於歐洲和俄國之間的後蘇聯國家如何透過藥物成癮問題的治療策略以及公共衛生政策彰顯其主權、制訂其公民身份、安排其國界,回應俄國由東而來的步步進逼,在現在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中讀起來更是擲地有聲。

2022/04/07 | TNL 編輯

違背醫學倫理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中國科學家賀建奎被判刑3年、近期已獲釋

2018年公布自己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的研究,而獲牢獄之災的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已經出獄,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有計劃返回中國或其他國家從事科學研究。 

2022/03/24 | 姜冠宇

烏克蘭的疫情與醫療系統,在戰爭爆發後發生哪些變化?

看著烏克蘭的情況,我們可以觀察到以下重點:轉送系統的挑戰、醫療設施受迫換與重構、治療中斷、傳染病興盛。這也許是我們可以學習到,戰爭時真正該做的準備。

2022/02/16 | TNL 編輯

美國女患者接受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卻意外成為全球首位治癒愛滋病的女性

一名愛滋病患者在接受幹細胞移植手術之後,順利自疾病中康復。而她也是目前全球第三位自愛滋病康復的患者,就女性患者來說則是第一位。

2022/02/06 | 精選書摘

《隔離》:愛滋病疫情顯示隔離的非凡力量,它能操縱公眾對疾病的理解

隔離檢疫之所以回歸,涉及了一名愛滋病社運人士出身的公衛官員、一項一九一八年流感大流行的統計分析,還有凱西.希克斯。不過,這個故事始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幾年後,隔離檢疫的過早退休。

2022/01/10 | 照護線上

感染科醫師圖文解說:愛滋病的治療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遠離共病就可健康到老

愛滋病的治療已進步許多,若能規則治療達到檢測不到病毒量的狀態,便不會有傳染風險,也可以長期存活,李佳雯醫師說,隨著老化,大家勢必會面臨各種慢性病的發生,如果身體有任何狀況都可以跟醫師、個案管理師反應,醫療團隊都能提供適當的協助。

2021/10/21 | 精選書摘

《在世界看見臺灣的力量》:國合會副秘書長談甘比亞、查德、史瓦帝尼、索馬利蘭援外經驗

自1987年起,國合會副秘書長李栢浡代表臺灣踏訪超過100個國家,見證臺灣從「接受」國際援助的年代,到如今向外「給予」他國援助的篳路藍縷。透過投資融資、技術合作、人道援助及國際教育訓練等方式,致力協助非洲、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亞太、中東歐與中亞等開發中國家,改善經濟且提高人民福祉。

2021/10/20 | 廣編企劃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愛滋病不再是絕症,也不是同志限定!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宣導最新愛滋觀念,呼籲大眾儘早診斷治療

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醫師在《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中宣導最新U=U觀念,愛滋病已經可以被控制,只要儘早診斷和治療,就有機會恢復原有的正常生活。同時他也強調,愛滋並非特定族群專利,異性戀也應積極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