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慈悲,佛教術語,為慈與悲二者的合稱,為佛教基本教義之一,也是四無量心的基礎。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8/09/28 | 精選書摘

陽明心學智慧記:死亡使得創生獲得推展,這是大慈悲的殺生

陽明先生的大慈悲,就在於他手握著重兵,在即將攻打山寨前,還書寫長篇的文告給這些盜賊,希望喚醒他們的良知,讓他們能瞭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不要自己不喜歡被人稱作盜賊,事實卻在做著盜賊的事情。

2018/08/11 | 精選書摘

《跟下一個世代談宗教》:佛教比較像一種智慧、接近哲學,後來才變成宗教

佛教是變成了宗教的智慧,此話從何說起?佛陀從來沒有宣稱自己是神。他也從未說過自己是神的使者或特派員。這即是與「聖書宗教」的第一個不同。

2018/05/25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失控的同理心》︰「鎂鈾銅鋰鋅」錯了嗎?

「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人卻是個統計數字。」蘇俄獨夫史達林如此開示。我們演化來的同理心,很容易理解死一個人的悲劇,可是隨著死亡人數的增長,卻弔詭地愈來愈無感。

2017/11/24 | 精選書摘

《慈悲》小說選摘:告密者朱建華吃下了他告密的紙灰

《慈悲》以化工廠為背景,透過工人水生的故事,從國營工廠時代,歷經社會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以一己之善守護家人與車間工友的尊嚴及生活,帶著生存的硬氣,始終堅守自己的意志。

2017/03/10 | 熊仁謙

我是佛教徒,我反對放生團體,但我實在沒有辦法反對放生

從佛教來看,佛教徒要一起反對有組織的放生、反對推行放生的各類功德(再說一次,這是顛倒因果的邪說,沒有印度經論根據)。從世間來看,政府不但要立法控管放生行為、更要從源頭下手,讓放生團體無「生」可放。

2017/03/10 | 熊仁謙

我是佛教徒,我反對放生團體,但我實在沒有辦法反對放生

從佛教來看,佛教徒要一起反對有組織的放生、反對推行放生的各類功德(再說一次,這是顛倒因果的邪說,沒有印度經論根據)。從世間來看,政府不但要立法控管放生行為、更要從源頭下手,讓放生團體無「生」可放。

2016/08/16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鹿智者的心靈法則》:讓你看見自己的黑暗角落,值得一輩子反覆翻看的智慧小書

《鹿智者的心靈法則》很短,不超過五萬字,才220元,卻陪伴我經歷無數虛弱時刻。我相信這本已經被我翻爛了、畫了很多線的小書,會陪伴我一輩子。希望它也能夠讓你看見自己的黑暗角落,幫助你成為無所畏懼的生命旅人。

2016/08/16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鹿智者的心靈法則》:讓你看見自己的黑暗角落,值得一輩子反覆翻看的智慧小書

《鹿智者的心靈法則》很短,不超過五萬字,才220元,卻陪伴我經歷無數虛弱時刻。我相信這本已經被我翻爛了、畫了很多線的小書,會陪伴我一輩子。希望它也能夠讓你看見自己的黑暗角落,幫助你成為無所畏懼的生命旅人。

2015/03/18 | 精選轉載

慈濟人,請回到當年小團體的善願初心

慈濟因其組織龐大,驕慢已久而不自知。慈濟體系是全球性組織,根脈深廣,擁有政治影響力,台灣朝野政黨領導人每到大選前後都須拜碼頭,雖無所謂前金後謝的期約賄選之舉,但慈濟在全台各處透過法令變更移轉低價甚至免費所取得土地資源幾乎無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