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憂鬱症

情緒障礙症(mood disorder)又稱情感障礙(affective disorder)、心境障礙、情感性疾患,是一群精神和行為疾患的狀況,人的情緒障礙或紊亂是其主要的基本特徵。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9/22 | TNL國際編譯

「療癒美食」不療癒,研究:攝取過量「超加工食品」,女性愈可能罹患憂鬱症

超加工食品與慢性發炎之間的關聯一直都廣為人知,而發炎則是許多慢性疾病的起因。他表示,有不少研究指出,超加工食品也與男性罹患大腸直腸癌相關,還有不論男女性都可能因攝取這類食品而導致的心臟疾病與早逝風險。

2023/09/16 | 邱宜君

全台6起「噪音殺人」4共通點,專家歸納預防關鍵:管委會、社區鄰里應建立2層面因應力

高雄市昨上午發生噪音糾紛導致的兇殺案,2021年迄今已有至少6起「噪音殺人事件」被報導,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分析,居住密集化且高齡化,噪音糾紛是必然要面對的新議題。社區鄰里及管理委員會應建立「心理健康促進」的概念,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對內溝通協調、對外連結資源」2個層面的因應能力。

2023/09/10 | 精選書摘

《寫字療疾》:作家筆下的憂鬱症絕非浪漫藍,發起病來可是見骨帶血

《寫字療疾》由26位作家、學者、醫師共同刻畫台灣疾病的多元面貌,針對台灣文學中經常書寫的傳染病、精神疾病、集體創傷、慢性病以及近年來備受重視的長照等五大主題。內容從疾病文學擴及醫療史、生活史與醫療從業人員、患者的前線觀點。從作家如何將疾病體驗轉化為創作力量,延伸至疾病的社會與歷史背景的探討。

2023/08/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盛頓郵報》:美國聯邦航空總署調查,近5000名機師涉瞞身心病灶執業,同時領取退伍殘疾福利

儘管機師們必須定期通過政府委託的健檢,但這些檢查通常草率。據業內的健檢醫師透露,聯邦航空總署在諸如憂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一些本就難以查出的病症項目,竟倚賴機師自行通報。多位不願具名的聯邦航空總署醫師和卸任官員透露,許多退役飛官大玩兩面手法,告訴聯邦航空總署時極小化自身病況以便能繼續駕機,但面對退伍軍人事務部時又誇大身心病症,以盡可能領取殘疾支付。

2023/08/28 | 讀者投書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看似美好,卻成為「高功能憂鬱者」無法停步的枷鎖

「你倒下了那其他人怎麼辦,我才覺得我很受不了」、「看開一點,不要像我一樣,你很不一樣」......這類的人有意無意地會承擔一切。因為他是在他生活周遭最有能力的人了,畢竟「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看似很美好,卻成了他無法停步的無情枷鎖。

TNL+ 2023/08/28 | TNL國際編譯

為何減肥時容易出現「餓怒症」?人類錯把飢餓當成非常不愉快的情緒,實際上有演化因素存在

「飢餓」是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因為它是幫助人類生存的重要關鍵。然而,飢餓也深深地干擾著我們的思考方式,讓我們在複雜的任務、細節和注意力集中上掙扎。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易怒、衝動、苛責僅僅是飢餓的結果,將會進一步混淆我們的大腦。

2023/08/22 | 李秉芳

新北國民法官判殺子單親媽16年5個月,類似案件辯護律師:重刑無法阻止悲劇重演

2021年曾有另一起單親媽媽吳女殺子後自殺案,曾被判死刑,後來改判無期徒刑,吳女的辯護律師廖蕙芳表示,看到許女判16年5個月他認為太重,未能考量到單親媽媽殺子行為並非出於恨,和一般殺人罪的惡行不同。

2023/08/18 | 李秉芳

新北國民法官審單親媽殺子案檢辯爭執「是否算自首」,媽媽死意堅定曾問兒「一起走好不好?」

陳述自己從猶豫到動手時,許女數度哽咽哭泣出聲,表示自己很愛孩子,希望和孩子一起走才會做出這件錯事,當天和學校老師請假完後,開始寫遺書給父母和前夫,一邊滑手機看到前夫和其他女性出遊的照片,越想越憤怒,覺得自己十分悲哀,就情緒失控決定自殺,並要帶孩子一起走了。

2023/08/01 | TNL 編輯

15-30歲每年免費心理諮商3次:衛福部今起推心理健康支持方案、10個QA一次看如何使用

「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8月1日起推出,提供15至30歲民眾每年3次免費心理諮商。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表示,有需要的民眾可透過手機掃描QRcode,找到家裡附近300多家合作心理機構,完成預約,在諮商過程也會透過心情溫度計,找出高風險族群,協助轉介醫療院所。

TNL+ 2023/07/31 | TNL國際編譯

迷幻藥復興:裸蓋菇素、搖頭丸醫療合法化,對治療憂鬱、焦慮或成癮真的有效嗎?

無論你是對迷幻藥躍躍欲試或是深表擔憂,民眾對該藥物的擴大接觸都將是一場難得的經驗。未來,若迷幻藥服用後的健康得以被確保、風險也能進一步降低,迷幻藥或許將不再侷限於實驗室和精神病學研究中,而是作為一種奇異、迷人,雖然時有風險卻意義深遠的神奇藥水,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

2023/07/26 | 精選書摘

《如果你想把全世界扛在肩上,憂鬱症就會找上你》:憂鬱症會反覆發作嗎?我並不認同這樣的論點

在病患走出憂鬱症,恢復健康後,不但可以維持健康,還能活得比生病前更開心。要辦到這一點,首先必須瞭解自己患病的原因,然後做出必要的改變,矯正這些有問題的情況。我們都必須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選擇。

TNL+ 2023/07/21 | TNL國際編譯

「性別不安」是心理疾病嗎?青春期性徵發育所帶來的憂鬱,才是跨性別者的壓力來源

有時性別認同障礙會與年齡相關,但多數時候會與個體的第一、第二性徵發育有所關聯。患有性別功能障礙者,通常會亟欲擺脫第一與第二性徵,或想要擁有符合他們性別認同的性徵,且會想擁有或經歷與他們的生理性別較少關聯的玩具、衣物、社交活動等。

2023/07/18 | 李芯

協助3成「難治型憂鬱症」,陽交大、北榮團隊證實磁刺激可改善憂鬱行為

臨床上大約有3成的憂鬱症患者即使接受積極治療,還是沒辦法有效改善憂鬱症狀。陽明交通大學及台北榮總研究團隊的最新動物實驗發現,可以透過「重覆經顱磁刺激」改善憂鬱行為。

2023/07/13 | BBC News 中文

歌手李玟驟逝與「陽光憂鬱症」的討論:羅賓威廉斯和金凱瑞都是憂鬱症患者

陽光憂鬱症並非專業醫學名詞,但近來在網路空間被不斷討論,主要指外顯個性及形象正向,活潑樂觀人士罹患憂鬱症,人們很難發現他們心理有憂鬱傾向,他們也擅於隱藏真實情緒或延遲就醫,導致病情加劇。

TNL+ 2023/07/08 | TNL國際編譯

研究:「夏季抑鬱」比冬季抑鬱更可怕,高溫、潮濕、花粉過敏讓自殺人數提高

羅森塔爾在研究中詢問受訪者為何會在夏天感到悲傷,並將得到的回覆進行歸類,最後將夏季抑鬱歸因於高溫與潮濕。「有受訪者表示,強烈的陽光像刀子一樣刺穿他,而明亮的光線確實容易導致情緒上的狂躁。」高溫與潮濕令人感到不悅,而夏季強烈的日曬,則使人心情燥動。

TNL+ 2023/07/07 | Ricardo

緬懷CoCo李玟:明快的舞曲與節奏藍調唱腔,成為亞太地區絕佳的華語、英語流行音樂典範

李玟一生近30年的歌唱生涯,是亞太地區絕佳的華語、英語流行音樂的典範,她或許沒有很強的個人原創音樂及創作,然而在整個歌手定位、行銷及多角經營的企劃,絕對是足供後人研究參考,例如經典歌〈Di Da Di〉,就是少數改編比原唱更加出色的範例。

2023/07/07 | 方格子vocus

COCO李玟因憂鬱症辭世!正向的人會憂鬱嗎?心理師分享陪伴憂鬱症的「三要三不二求助」原則,讓我們溫柔協助憂鬱者

陽光女神COCO李玟因憂鬱症而離開,相信大家最納悶的是,性格正向開朗,身家40億又幸福的她,為什麼會選擇結束生命?各方的說法很多,而我分享身為諮商心理師在治療憂鬱症的經驗心得,讓我們能更溫柔的幫助憂鬱者——懶人包分享「三要三不二求助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