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憲法

憲法(英語:Constitution)或稱國法、國家基本法、憲章或憲制文件等,是國家的根本法也是基本原則或既定先例的法源授權總基礎,構成政體(Polity)、組織或實體的法律基礎,決定國家治理方向。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3 | 讀者投書

轉型正義工程不是昨是今非,而是確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合法性基準

我們要記得,在威權統治時期的絕大部份時光,「憲法」是存在的。無論當時的政權如何透過「戒嚴體制」「動員戡亂體制」以及「黨國體制」,實際上不遵循「憲法」上的基本權保障原則、民主原則、法治原則,都不能改變憲法的「應然」地位。那些表面上依法令,實際上侵害人權的措施,都不是符合憲法規範的行為,也就不是真正的合法行為。

2023/09/08 | 讀者投書

「防治毒品用重典」居然違憲?憲法法庭立意良善,但情輕法重違反比例原則

誠然,毒品造成的社會問題當然不容忽視,製造、運輸及販賣等將危害擴散至社會不特定場域的行為當更為嚴重,刑度比一般犯罪還高的立法,自然也不是全無正當基礎。然而,是不是所有個案都真的造成了如此嚴重的社會風險?惡性是不是真的重大?讓我們不得不採用如此幾乎足以摧毀當事人半生乃至一生的重刑來對待?我們可以用一些案例來反思。

2023/08/31 | 蕭如芯

澳洲10月舉行「原住民之聲」公投,賦予原住民憲法地位,在野陣營為何反對?

澳洲將於10月14日舉行「原住民之聲」公投,此次是澳洲史上第45次公投,也是澳洲睽違23年來的公投案。總理艾班尼斯強調,原住民諮詢委員會最主要的成立目的,是讓政府和人民聽取委員會的建議,了解原住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在健康、教育、就業和居住等面向所面臨的困境。

2023/08/14 | 李秉芳

憲法法庭宣判「連身條款」合憲,38名死刑犯其他救濟程序進行中

法務部說明,雖然憲法法庭判決連身條款合憲,但是因為全台灣目前38位死刑犯,都另有以其他事由聲請憲法訴訟,其中也包括「死刑是否違憲」,這些司法救濟程序都仍在進行中,因此依法無從執行死刑。

TNL+ 2023/08/01 | TNL國際編譯

美國民主黨擬推「最高法院道德準則」法案,保守派大法官反對:憲法未賦予國會監督高院的權力

阿利托也曾接受類似的豪華旅行招待,其在2008年曾搭乘美國避險基金經理、共和黨籍億萬富翁辛格(Paul Singer)的豪華私人飛機至阿拉斯加參加釣魚之旅,ProPublica預估該私人班機的單趟要價恐超過10萬美元。在往後的數年間,辛格至少面臨10多起避險基金衍伸的商業糾紛案件,其中更有上訴至最高法院的案件是由包含阿利托在內的大法官審理,但阿利托卻沒有選擇迴避,且判決時亦明顯支持辛格。

2023/07/28 | 李秉芳

「幽靈人口投票罪」申請釋憲,憲法法庭宣判合憲,但華航工會幹部案發回更審

雖然大法官認為法規沒有違憲,不過對於華航工會幹部3人因為遷戶籍投給夥伴而被判刑,大法官認為3人都長期在桃園工作,他們為取得投票權而將戶籍遷徙到長期工作地是否構成「虛遷戶籍」,先前的判決未正確考量,發回更審。

TNL+ 2023/06/17 | TNL國際編譯

美最高法院裁定維持《印地安兒童福利法》,原住民仍可優先領養原民兒童

這項法案緣起於當時國會調查,發現在1950至1970年代間,有三分之一的印地安孩童被迫離開原生家庭,且要與非原住民家庭或與部落文化無關的機構共同生活。為確保類似問題不再出現,這項法案建立了三種方案:首先,當原住民孩童要被領養或安置時,他們會優先考量小孩的親戚,接著是同部落的其他家庭,接著是其他部落的家庭。

2023/06/13 | 法操FOLLAW

蔡英文提名15名大法官打壞憲政秩序?其實制度早在2007年就受到破壞

從今年10月開始,我國15名大法官都將是由現任總統蔡英文所提名,外界批評這樣將破壞過去維持的憲政秩序。不過大法官提名的任期規則是什麼?過去維持的原則又為何會被打破呢?

2023/06/09 | 李秉芳

誹謗罪是否侵害言論自由?大法官判決「合憲」,但有關公共利益且經合理查證不罰

憲法法庭認為,當代民主社會的事實性資訊提供者,無論是媒體或一般人,均應負有一定程度的真實查證義務,基於明知或重大輕率的惡意而散播假新聞或假訊息,本來就不受憲法言論自由的保障。

TNL+ 2023/05/21 | TNL國際編譯

澳洲擬推「原住民之聲」入憲公投:正反方差距不大,有人憂衍生更多種族問題

澳洲總人口約2559萬人,其中有3.2%的澳洲民眾具有原住民身份,而這群澳洲原住民的社經地位卻普遍低於全國平均。目前的澳洲憲法雖有122年歷史,但全文對於已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卻隻字未提,甚至是到了1960年代才獲得投票的權利。

2023/05/15 | 張博丞

美國5/16進行債務上限第二輪會談,若拜登最後決定訴諸最高法院,大法官們將面臨兩難

若民主、共和黨談判破裂,拜登可能會透過憲法第14條修正案,透過最高法院判決,繞過國會直接提高債務上限化解危機。許多學者認為,債務上限的規定違反該憲法條款,因此若國會未能提高債務上限,財政部有權無視上限,繼續發行新的債券來支付國家債務。不過即便提交最高法院,大法官最快仍須需要6到8週才會給出結論,而這段空窗期,仍然會讓全球市場陷入動盪。

2023/05/12 | 精選書摘

《槍炮、船艦與筆墨》導讀:立憲主義學者總著重抽象概念,本書讓人看到如何在具體社會中實踐

《槍炮、船艦與筆墨》有著生動如章回小說般的文筆,細膩豐富的歷史觀察。讀者能夠在本書中看到,人類為何發明憲法,如何藉由憲法來回應快速變動的世界,以及想像一個充滿更多可能性的新時代。

2023/05/02 | nippon.com 繁體字

日本修憲門檻有多高?國會三分之二席次很高,預測國民人心難度更高

對於所謂「修憲勢力」的各黨來說,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支持者們會怎樣投票。即便各黨議員們出於戰略考慮相互支持對方的修憲議案,也無法保證選民會同步跟進投贊成票。例如,自民黨的支持者可能贊成修改第9條,卻反對高等教育免費。而日本維新會的支持者則可能與之相反。

2023/04/11 | 李秉芳

為了投票到處遷戶籍犯法嗎?憲法法庭今辯論「幽靈人口罪」是否違憲

其實每次選舉都有大量「返鄉投票」的人,若限制行使選舉權必須要結合「居住」事實,才能免除幽靈人口投票罪,這些返鄉投票的人難道都有罪?若將戶籍地和實際居住地分離的狀況都視為「虛偽」,全台灣將多出800多萬幽靈人口。

TNL+ 2023/04/06 | 張宇韶

馬英九大談「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唾面自乾淪為中國大內宣的傳聲筒

馬英九玩文字遊戲刻意偷渡概念,將《憲法增修條文》中「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與一中各表畫上等號更是荒唐,完全曲解「憲政主義」與「國民主權」的價值,而這也是兩岸之間在價值理念、民主人權、制度條件最大的區別。

2023/04/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馬英九赴湖南大學,提國家修憲分台灣大陸兩地區,都是中華民國、都是中國

馬英九在演講最後的結尾致詞時提及,「我們國家」修改了憲法,「我們國家分了兩個部分,一個是台灣地區,一個是大陸地區,都是我們中華民國,都是中國。」

2023/03/24 | 李秉芳

造成婚姻破裂的一方沒資格提請離婚?大法官判決「原則合憲,部分違憲」是什麼意思?

大法官解釋,婚姻會難以維持往往是有諸多因素如個性、生活習慣、和財務問題長期累積,也就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釋憲後,假設雙方都有責任,法官不需要再去判斷誰責任比較重,雙方都可以提請離婚。

TNL+ 2023/03/20 | 橫議拉美

智利總統柏瑞克還未葬送「新自由主義」,卻反陷制憲迷宮的跛腳困境

2019年動亂根源之一為姓社姓資之爭,但智利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期間還能像以前一樣吸引外資嗎?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財團會坐視不管嗎?《華爾街日報》拉美專欄作家歐格蘭蒂(Mary Anastasia O’Grady)在第一次憲法草案公投前,就曾宣稱智利「正站在政治和經濟集體自殺的關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