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台灣公共電視、CATCHPLAY與HBO Asia於2019年推出的社會寫實電視劇,由林君陽執導,呂蒔媛編劇,賈靜雯、吳慷仁、陳妤、温昇豪、周采詩、洪都拉斯、曾沛慈、林哲熹、林予晞、施名帥、檢場和謝瓊煖主演。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2/10/29 | 高澄天

《台北女子圖鑑》對白荒腔走板的鍋要編劇來揹,實在有失公允

編劇這份工作並不輕鬆,或極端一點地說,創作的過程可能是最輕鬆的環節,可怕的都在談案子的過程發生;但,為什麼談個案子可以有這麼多爛事?一則是業內人士對編劇專業不夠尊重,二則是欠缺法規保障。

2022/09/03 | TNL特稿

房思琪的集體創傷:從《俗女養成記2》到《滴水的推理書屋》,台灣影視如何面對性侵議題?

接下來也將有旗艦台劇將正面處理權勢性侵,希望透過這些案件與再現,社會對於性侵能夠有更完整的認識,意識到其中的複雜性和難以治癒的創傷,以及還有許多人可能正在黑暗角落裡還隱藏著創傷記憶,不敢言說。

2022/08/03 | 方格子vocus

我們與他們的距離,不是精神疾病而已

對精神病人或精神障礙者及其家庭的支持,不能只是被擺在醫療衛政一個部門來思考,需求是連續性及多樣性的,因此尚須政府各部會的合作,像是社家署怎麼搭造一個以社區為基地的支持網絡,讓精障者及其家庭可以在社區中生活;教育部能夠將心理健康的教育落實在義務教育;勞動部能夠有對精障者更貼近的職業重建服務等等。

2021/08/11 | 芬多經

【串流大人物】CATCHPLAY執行長楊麗貞:自製發行《俗女養成記2》,用電影的高質感培養觀眾的戲劇品味

CATCHPLAY是台灣最大的獨立電影發行片商,楊麗貞從2012年開始擔任CATCHPLAY執行長,主要的業務大都是發行院線片、電影製作、影音授權、合資合拍等業務。身為成立的關鍵角色,楊麗貞也提到當初經營CATCHPLAY+影音服務平台的原因。尤其是近年熱播的《俗女養成記2》。

2020/11/20 | 廣編企劃

新台流的誕生!不只媒合市場,台劇復興還要仰賴「數據驅動」

當內容產製有了科技助攻,內容市場趨勢便容易掌握。由文策院舉辦的TCCF創意內容大會,以「全球文化內容市場趨勢大分析」為題,一窺未來影視產業趨勢與台灣機會。

2020/10/10 | ELLE Taiwan

專訪賈靜雯:在妻子、母親的角色之前,別辜負自己是個女人

一晃眼,賈靜雯已經出道三十年了。很多年輕觀眾大概都不知道,才15歲的賈靜雯,初出道時在螢光幕前就非常活躍。

2020/05/04 | 讀者投書

污名化「思覺失調症」不該成為恐懼的情緒出口

對筆者而言,真正的「去污名」恐怕是要面對目前真實的社會中就是存在風險,標籤思覺失調症為危險者進行管控甚至排除並不能完全避免危險。

2019/12/18 | 精選轉載

輔導少年縱火案,燒出台灣社會安全網三大問題

我們的社會安全網建置在鋼索上,其他國家人力在正規編制,具有系統化、標準化的處理機制,我們都是以計畫案或約聘人力執行,而且是各做各的,到時候一定會產生人身安全的問題。

2019/12/11 | TNL 編輯

Google 2019台灣關鍵字:《我們與惡的距離》奪冠,韓國瑜蟬聯最快速竄升人物

2020年總統大選在即,相關人物也獲網友高度關注。「韓國瑜」從九合一選舉到總統大選,連續2年蟬聯快速竄升人物及快速竄升政治人物雙榜第一。

2019/10/25 | 譚蕙芸

記者採訪陳同佳,想起《我們與惡的距離》

多名在現場採訪陳同佳的記者均表示,採訪時不斷想起台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相關劇情,無論是追訪犯人的道德爭議,還是反思更宏觀大結構的操弄上,記者又何嘗不是任人擺佈的「棋子」?

2019/10/10 | 芬多經

第54屆電視金鐘獎評析:從《我們與惡的距離》看台劇的潮起潮落

《與惡》突破性題材打開台劇視野,走向精緻化與國際化,以多元豐富的題材獲得好口碑,將台劇久違的榮景推向新的高潮。這是一部改變台灣戲劇體質的作品,而台灣等待這個衝擊真的等太久。

2019/07/05 | 陳劭旻 諮商心理師

台鐵殺警案:「公平世界」的信念被摧毀,我們該如何復原?

也許,那就是他留給我們的意義。也許不一定是對著有著精神疾患的人,而是對著所有的親朋好友,甚至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去看見每個人背後藏著的痛苦與努力,然後去傾聽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