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3/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申請加入國際刑事法院?現階段嚇阻中國侵略、擴大國際支持的最有力策略之一

以台灣為例,與其期待一旦最壞情況不幸發生,其他國家將主動承擔與各方面實力超越俄羅斯的中國發生直接或間接衝突的風險並反制北京,不如積極尋求及早掌握所有可用嚇阻工具,包括ICC賦予的強力司法手段。習近平或許不介意與準國際重大刑犯普亭握手言歡,但當他本身必須冒著到海牙接受審判的風險,考量或許就不一樣了。

2023/03/20 | BBC News 中文

國際刑事法院頒令拘捕俄羅斯總統普亭,指控他犯下戰爭罪

國際刑事法院表示,最初曾考慮過將拘捕令保密,但是後來由於它阻止了進一步罪行的發生,就決定公開。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司向BBC表示:「兒童不能被當作戰利品來對待,他們不能被移送。」「這種罪行,不需要是律師,只要是個人,就會知道這有多過份,」他說。

2023/03/19 | TNL 編輯

無視國際刑事法院逮捕令、普亭高調現身馬里烏波爾,烏克蘭痛批「屠夫回到犯案地點」

克里姆林宮週日(19日)發表聲明, 指俄羅斯總統普亭已搭乘直升機飛往俄軍佔領的烏克蘭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並乘坐汽車視察該市多處。報導指出,普亭不僅在街上與當地居民交談,還應邀到當地民眾家裡做客,俄羅斯官媒也發布多則影片。

2023/03/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際刑事法院以「戰爭罪」對普亭發布逮捕令,俄稱無效、烏克蘭歡呼,相關影響一次看

國際刑事法院今日對俄羅斯總統普亭將烏克蘭兒童「非法遣送」至俄羅斯的行為發布逮捕令,烏克蘭官員對此決定歡呼稱慶。然而國際刑事法院沒有法警,得依靠123個成員國合作來執法,但成員國有時並不願配合,意味普亭不太可能短期內就站上被告席。

2022/12/20 | BBC News 中文

「我在逃往防空洞的路上還在餵兒子」——烏克蘭女性在俄烏戰爭中是如何生存的?

她認為重新被烏克蘭收復村莊的許多人都需要心理幫助:他們瀕臨崩潰、驚恐不安、飽受壓抑。他們的親人被綁架、謀殺、被肢解。她說,「沒有人將能從這場戰爭中返回到從前。我們永遠是戰爭的僥倖倖存者。」

2022/11/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司法部任命前海牙戰爭罪檢察長監督川普2起刑事調查,川普:拜登怕我又當上總統

美國新任命的特別檢察官史密斯承諾會「獨立」進行前總統川普案件的調查。這位特檢大有來頭,曾在國際刑事法院(ICC)領導科索沃戰爭罪行調查。川普抨擊此舉「不公平」、是「我國最嚴重的司法政治化」,宣稱拜登政府衝著他來,以防他又當上總統。白宮則強烈否認有任何政治干預。

2022/08/28 | TNL 編輯

利比亞首都衝突釀23死、6家醫院遭砲擊受損,聯合國籲立即停火憂引爆內戰

自從已故強人格達費(Moamer Kadhafi)2011年倒台遭殺害後,利比亞幾乎毫無和平穩定可言,並在2014年分裂為東、西兩個派系,相互交戰。

2022/08/22 | 精選書摘

《父輩的罪惡》:父母無法哀悼、承認責任,甚至談論戰爭,不幸的子女就得肩負表達之責

本書從蘇珊.奈門親身經歷出發,考察當代德國的轉型正義、釐清過往的努力,也為寫作本書而走訪美國南部,訪談許多為釐清過往而努力的人們。因此這本書有報導文學的紀實性質,文筆流暢好讀,更處處可見她充滿哲學洞見的分析,傳達人權的普世價值。

2022/07/13 | Louis Lo

BBC調查報導:英國空勤特種部隊在阿富汗殺害至少54人,軍方刻意隱瞞犯下戰爭罪行

BBC經過4年調查採訪發現,在漫長的戰爭期間,SAS部隊經常在夜間突襲時「冷血」射殺手無寸鐵的阿富汗男子,然後在他們身上放置武器以證明這些罪行的正當性。

2022/06/28 | TNL 編輯

俄飛彈攻擊烏克蘭購物商場至少16死,澤倫斯基:俄羅斯已成為全球最大恐怖組織

俄羅斯飛彈27日擊中烏克蘭中部城市克列緬丘格一間人潮擁擠的購物中心,當地州長指出,飛彈攻擊造成至少16人死亡,59人受傷,傷亡人數可能會攀升。

2022/06/19 | 《思想坦克》

俄烏戰爭之國際法分析(四):「侵略罪」與「戰爭罪」、「反人類罪」與「種族屠殺罪」該如何區別?

究竟什麼是「戰爭罪」?什麼又是「反人類罪」?俄軍21歲士兵希希馬林在基輔法院認罪槍殺62歲烏國平民,這是「戰爭罪」嗎?「侵略罪」與「戰爭罪」,「反人類罪」與「種族屠殺罪」,如何區別?

2022/06/17 | TNL 編輯

荷蘭情報機構公布俄羅斯間諜的「人設」:他說他來自巴西、喜歡電子舞曲、正要去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實習

荷蘭情報機構(AIVD)16日發布了一份新聞稿,詳細說明了它如何破獲俄羅斯情報總局(GRU)試圖混入國際刑事法院的間諜。新聞稿提供了這名間諜的大量資訊,包括他的真實身份和他的「人物設定」。

2022/06/01 | TNL 編輯

烏克蘭鎖定600多名俄國戰犯、起訴其中80人,國際大力支持戰爭罪調查

儘管俄羅斯矢口否認其「特別軍事行動」以平民為目標,或涉及戰爭罪,俄國的入侵以及在基輔郊區布查周邊所發生的數百起殺戮案件,仍讓國際開啟前所未有的調查工作。

2022/05/24 | TNL 編輯

俄駐聯合國外交官辭職抗議入侵,烏克蘭國會通過禁用V、Z字母宣傳戰爭

烏克蘭首起戰爭罪審判,判決俄士兵無期徒刑,但俄軍對烏克蘭東部的攻勢越來越猛烈,試圖形成包圍圈,北頓內次克(Severodonetsk)幾乎是24小時不間斷遭砲轟。

2022/05/23 | TNL 編輯

烏克蘭第一起「戰爭罪」審判:俄羅斯士兵被判終身監禁,辯護律師被罵是「魔鬼代言人」

這是烏克蘭檢察官希望盡快審理一系列的戰爭罪案件中的第一起,對烏克蘭具有重大的象徵意義,不過希斯馬林的辯護律師表示,希斯馬林是被長官施壓,要求他執行命令,他的上級應該在被告席上,而不是希斯馬林。他的律師表示將對判決提出上訴。

2022/05/23 | TNL 編輯

烏克蘭第一起「戰爭罪」審判:俄羅斯士兵被判終身監禁,辯護律師被罵是「魔鬼代言人」

這是烏克蘭檢察官希望盡快審理一系列的戰爭罪案件中的第一起,對烏克蘭具有重大的象徵意義,不過希斯馬林的辯護律師表示,希斯馬林是被長官施壓,要求他執行命令,他的上級應該在被告席上,而不是希斯馬林。他的律師表示將對判決提出上訴。

2022/05/20 | TNL 編輯

「殺我丈夫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烏克蘭寡婦法庭上對質開槍的俄羅斯士兵

烏克蘭法院週四(18日)舉行了俄羅斯入侵以來第一起戰爭罪審判,21歲的俄羅斯士兵希斯馬林與他開槍射殺的烏克蘭平民遺孀在法庭上對質。

2022/05/20 | TNL 編輯

「殺我丈夫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烏克蘭寡婦法庭上對質開槍的俄羅斯士兵

烏克蘭法院週四(18日)舉行了俄羅斯入侵以來第一起戰爭罪審判,21歲的俄羅斯士兵希斯馬林與他開槍射殺的烏克蘭平民遺孀在法庭上對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