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所得稅

所得稅(英語:Income Tax,香港稱作「入息稅」,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台灣皆稱作「所得稅」),是稅種之一類,按自然人、公司或者法人為扣稅單位。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4年統籌分配款:北市逾603億元最多,新竹市受惠竹科增幅近18%居冠

新竹市分配金額年增幅為何能「一支獨秀」,財政部官員指出,主要是為適度回饋地方政府招商努力,「營利事業營業額」列為分配指標之一,在新竹科學園區的科技業者營收表現亮眼的帶動下,新竹市統籌稅款分配金額有所成長;此外,新竹市明年平均每人分配統籌稅款達1萬5544元,比六都中的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桃園市更高。

TNL+ 2023/06/22 | TNL國際編譯

拜登次子逃稅擁槍與檢方達成認罪協議,川普抨擊司法部:開一張交通罰單,免除數百年的刑期

美國總統拜登的次子杭特・拜登已與聯邦檢察官達成初步認罪協議,承認犯下2項未繳納所得稅的輕罪和非法持有槍枝的重罪指控。他在2017年及2018年的納稅收入皆超過150萬美元,但2年中卻未能按時繳納聯邦所得稅,各年度的稅金欠款都超過10萬美元。

2023/05/02 | 定方財務顧問

財務顧問提醒所得稅常見三大迷思:勞退自提可以節稅?當心損失更多

申報扶養,一定可以少繳稅?繳完稅後,你的股利殖利率剩幾%?勞退自提結果可能損失更多?在申報所得稅時當心不要落入常見迷思,讓自己省更多!

2023/01/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前財長蘇建榮批「豈有此理」:稅收超徵非行政失能,屬經濟擴張自然現象

蘇建榮表示,證交稅會反映當年度經濟情況,舉例來說,2021年度證交稅表現良好,意味2021年經濟情況、上市櫃公司獲利相當豐厚,帶動證交稅實徵數大幅超過預算數。蘇建榮表示,前一年度所得好,會反映在後一年度稅收成長,不過現在評論都掩蓋相關事實,這對於稅務從業人員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

2022/12/13 | 讀者投書

《勞基法》有規定要發年終獎金嗎?避免觸法,這五件事雇主一定要知道

《勞基法》有沒有規定要發年終獎金?常見的年終獎金的計算標準有幾種?需不需要代扣所得稅?是否要計入平均工資計算?避免勞資糾紛,先搞清楚這5件關於年終獎金的事!

2022/11/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加密貨幣平台FTX聲請破產,台灣近60萬人受害,黃天牧:朝投資人保護方向研究

加密貨幣平台FTX宣布破產,引發幣圈大震盪,立委關切民眾投資加密貨幣虧損,是否可列報財產交易損失;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若有申報所得,依規定可列報損失扣抵。財政部官員表示,關鍵在於損失是否已「實現」。換言之,加密貨幣市值下滑,若持有者低於成本賣出,實現損失,且符合規定則可列報。

2022/08/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本週開始黨員投票,前財相蘇納克政策「髮夾彎」祭減稅牛肉攏絡民意

特拉斯的減稅相關主張屢遭蘇納克批評為編織「童話」、短視近利債留子孫。她的支持者紛借題發揮表示,欣見蘇納克再一次「髮夾彎」、承諾減稅,可惜他在財相任內未這麼做。

2022/05/17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累進稅率、富人稅、所得稅、退稅⋯⋯這些「報稅」相關的英文怎麼說?

隨著時序進入初夏的五月,台灣一年一度的報稅季即將再次到來。無論是綜合所得稅還是營利事業所得稅,都必須在這個月進行申報。你知道報稅時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哪些嗎?稅務相關的專有名詞,又該如何用英文表達呢?

2022/04/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報稅季教戰守則一次掌握:當日線上取號避人潮,手機申報繳稅可用行動支付

考量今年本土疫情持續升溫,調整報稅申報期自5月1日至6月30日,而除了方便的手機與電腦報稅之外,臨櫃預約的系統也做出了變革,讓繳稅的管道更多元。

2022/04/29 | 定方財務顧問

5月報稅常見QA整理:申報扶養親屬可以節稅,是不是報愈多省愈多?

申報扶養親屬可以節稅,是越多越好、先搶先贏嗎?車險、房屋的地震險、外國唸書的子女在當地購保險,可以當作保險費列舉扣除嗎?如果沒有在同一個申報戶裡面,也可以申報父母的健保費列舉扣除嗎?如果你也有以上的疑問,讓我在這篇文章跟您解釋!

2022/04/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軍公教5月報稅利多:退撫基金新制,提撥當年度免計綜所稅,預估67萬人受惠

立法院會2021年底三讀修正通過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和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等部分條文,讓軍公教、政務人員繳付的退撫基金與自提儲金費用,不計入繳付年度薪資收入課稅,並回溯自2021年1月1日施行。

2022/04/25 | 定方財務顧問

破解常見報稅迷思:跟房客說好就不用申報租賃收入?網拍收入國稅局查不到?

稅務機關稽核各項稅務資料時,並不只是從單一面向來思考,沒資料就無法課稅,而是像柯南辦案那樣,從許多的金融資訊中,找到不合理之處,因此不是現在沒被發現就代表國稅局查不到,只是還沒查到而已。

2022/04/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2報稅季7大關鍵QA:稅務計算與繳稅方式有哪些變動?誰能領到減稅大禮包?

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政府2022年稅務新制,對民眾的報稅減免祭出利多,另今年手機報稅再進化,7個關鍵問答整理變革在哪裡、那些人受惠。

2022/03/28 | 莊貿捷

拜登提議向資產超過1億美元的超級富豪課20%所得稅,每年預計可徵收3600億美元

白宮預徵收3600億美元(新台幣10兆),影響不到2萬個家庭,也只適用於股票大戶,或者各大企業的大股東,並未包含一般收入,和出售資產的族群。

2022/03/06 | 新加坡紅螞蟻

新加坡有錢人越來越多:身家百萬美元的富翁近53萬人,超級富豪也有4206人

2021年,新加坡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富豪則比前年多了6%,多達52萬6000人,而與此同時,截至去年為止,星國本地共有28位億萬富翁(身家超過10億美元),也比前年的25人多了三人。

2022/02/26 | Cool3c

首次報稅的社會新鮮人3/15前線上申請綜所稅「稅額試算」,5月輕鬆報稅不用怕

國稅局會依照「去年的申報資料」篩選,符合資格的民眾就會收到稅額試算表。然而因為首報族沒有過往的申報紀錄,因此需要主動申請才有機會領取,記得在3月15日前線上申請。

2021/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財政部明年調升綜所稅免稅額等項目,合計減稅95.7億元,雙薪四口之家最多省稅1.52萬

為了反映物價上揚,財政部11月24日一口氣調高明年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薪資、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調幅新台幣4000元至7000元,也將退職所得免稅額及課稅級距一併拉高,合計減稅達95.7億元,2023年5月報稅適用。

2021/10/12 | 莊貿捷

減稅利多!財長:物價漲幅達標,明年綜所稅免稅額、課稅級距將調高

物價漲幅已經達標,明(2022)年綜所稅免稅額可望由8.8萬調高至9.2萬元;標準扣除額,由12萬調高至12.4萬元;薪資扣除額,從20萬元調高至20.6萬元,今(2021)年底將公告綜所稅免稅額及扣除額等,明年上路、後(2023)年5月報稅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