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

批判是一個方法論關於紀律化、系統化地對於寫作或口述的論說進行分析。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7/18 | 精選書摘

《揭開自己的謊言》:這名男子不愛他的妻子,他喜歡的是他希望妻子成為的樣子

這名男子不愛他的妻子,他喜歡的是他希望妻子成為的樣子。在得知妻子婚外情後的第一天,這名男子一直處在怒火中。「我告訴她必須停下來,否則我們就完蛋了。她跟我說不要對她大吼大叫。我沒有大吼大叫;我告訴她,除非她甩了那個王八蛋,否則我要跟她斷絕關係。」

2021/12/08 | 方格子vocus

所謂的「知識分子」應該如薩依德所言,批判自己的專業,不僅是為了真理、更是為了社會

薩依德認為「知識分子」不只是個受過高等教育,或立身文化、學術有成的個人而已。知識分子是個「特立獨行的人,能向權勢說真話,耿直、雄辯、極為勇敢及憤怒的個人,對他而言,沒有什麼世間權勢是龐大、壯觀到不可以批評、或直截了當地責難的」。

2020/06/13 | BabyHome

爸媽,我不是忤逆,但你們能不能不要這樣講話?

年輕人逃避、隱瞞,不是忤逆,只是挑一條比較暫時相安無事的路。先認知雙方都沒有惡意,是很重要的開始。

2018/06/08 | 精選書摘

導致幸福度下降的兩個思考習慣:「反芻」與「自我批判」

夜裡躺在床上,仍不自覺想起白天被上司訓斥的話語……「今天真是倒楣透了!」、「明天又會被罵嗎?」各種妄想持續浮現,苦惱遂在「當下」產生。被上司斥責,既已經是結束的「過去」,也就是妄想。隨著記憶的再生,就算僅是腦中的想像,卻宛如當下還感受、體驗著現實般的憤怒、不安或恐懼。

2017/11/16 | 精選書摘

放棄「被挑中」的文化,做出選擇的我們,要為自己的失敗與成功負責

賽斯・高汀對獨創自我的定義方式:「邁向獨創自我的途徑,就是願意犯錯,願意被批評。最重要一點是,要具有意義性。如果你願意執行有意義的事,你極可能是少數人之一。這也大概意味著,你正在做的事情就是『獨創自我』。」

2017/08/17 | 麥志綱

了解專屬這個世代的「憂鬱自造能力」,你才有機會拉自己一把

這個世界確實產生了過多自己無法抗力的元素,導致我們深感心情不佳,憂鬱難受,但又有多少是我們創造出來的元素,讓憂鬱成為生活的常態,也讓我們持之以恆地用這樣的心境定義我們自己呢?

2017/01/14 | 精選書摘

哲學的「沒有位置」,是因為它與各式各樣的位置都存在著「共通性」 

除了教職、研究機構之外,我們幾乎看不到有其他需要哲學工作者的地方。這是在台灣幾十年來未曾改變的情況,未來也很難改變。但是,我們這個社會不需要哲學嗎?不需要哲學家嗎?大概也未必盡然。

2016/10/18 | 讀者投書

用「話語權」護航李天柱?言論自由不是場「先搶先贏」的遊戲

若我們總把批評歧視性言論當不尊重不同意見的表現,更無法消弭社會上的歧視與偏見。真的在乎多元,更應打破「弱勢者獨裁」的謬論。

2016/08/16 | 精選書摘

自以為是的道德魔人、抗壓性低愛遷怒他人,反應過度的「暴走社會」怎麼了?

例如情緒反應較強的人會因為「我不想看到討厭的場面」、「要是想起找工作的事我會心情不好」的想法,而表達出情緒化的、拒絕的姿態。這一型的人會如此,主要是因為抗壓性和精神恢復力較低。換句話說,他們克服逆境的能力較弱。

2016/08/16 | 精選書摘

自以為是的道德魔人、抗壓性低愛遷怒他人,反應過度的「暴走社會」怎麼了?

例如情緒反應較強的人會因為「我不想看到討厭的場面」、「要是想起找工作的事我會心情不好」的想法,而表達出情緒化的、拒絕的姿態。這一型的人會如此,主要是因為抗壓性和精神恢復力較低。換句話說,他們克服逆境的能力較弱。

2016/07/17 | 珮姬

數位資訊轟炸的時代,我們的價值觀會更全面成長或營養不良?

當你不用付出耐心交換觀點、只要批判即可,當你可以輕易質疑一個其實並不熟悉之人的道德作為攻擊,當你的邏輯能力不足以區分自己的論點基於幾分理性或感性時,「討論」極容易變得霸道而無法交流,甚至成為另一種霸凌。我們要如何保證少數但可能更正確的言論,還能在網路上發聲呢?

2016/01/07 | 讀者投書

信仰的可怕之處正在於捨棄思考與理智,那為何我們不能對宗教進行批判?

對於促進各宗教的理解與批判也要多方面配合,融入日常生活中並以教育為媒介主動拋出這些話題,促進全面批判性思考的培養,才能擺脫膚淺的「相互不否認」,達到真正的相互理解與尊重。

2016/01/07 | 讀者投書

信仰的可怕之處正在於捨棄思考與理智,那為何我們不能對宗教進行批判?

對於促進各宗教的理解與批判也要多方面配合,融入日常生活中並以教育為媒介主動拋出這些話題,促進全面批判性思考的培養,才能擺脫膚淺的「相互不否認」,達到真正的相互理解與尊重。

2015/07/25 | 張硯拓

不爆雷無法推薦!讓影評人頭痛的五部「劇情大逆轉」電影

我列出下面這五部,推薦給同樣喜歡大驚喜的讀者。當然,無可避免還是會爆雷,還沒看過者,請您自行斟酌。

12 Monkeys 2001: A Space Odyssey More... 2001太空漫遊 2009月球漫遊 Ben Affleck Blade Runner Dark Places Duncan Jones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 Gone Baby Gone gone girl Jim Carrey Kate Winslet Moon Planet of the Apes Primal Fear Rosario Dawson Searching for Sugarman Seven Pounds Shutter Island The Sixth Sense White God Will Smith 七生有幸 主角 人物 人生 人類 企業巨獸 作者 倫理 偵探 價值 儀器 兒童福利 內裡 全球化資本主義 凱特.溫斯蕾 剪接 創作歌手 劇情 劇情電影 劇本 勇氣 勒贖 動機 北美 南非 反差 唱片行 喜劇 器官 器官捐贈 回馬槍 國家 國稅局 外星人 大逆轉 太空人 失蹤 失蹤人口 奇幻 女童 女配角 威爾.史密斯 孤獨 宣傳 宿命 密閉空間 專輯 尋找甜秘客 導演 小說 工作 工具 年輕人 幻聽 幻視 形式 形象 影評 影迷 心臟病 忠犬追殺令 思辯 愛情 感性 懸疑 批判 拋棄式員工 採礦 控制 推薦 改編 故事 敘事 文明 星探 時空 暗處 未來 未來總動員 未知現象 案例 植入 概念 標籤 死亡 毒蟲 浩劫餘生 演員 爆雷 父母 片尾 王牌冤家 班.艾佛列克 理性 男主角 異化成 盜版 真相 社會底層 祕密 科幻 科幻驚悚劇 科技 稽查員 紀錄片 結局 結構 綁架 美國 能源 自殺 藝術 藥頭 蘿莎里歐.道森 虐待 蝙蝠俠 表象 複製人 視野 觀眾 記憶 記憶消除 評論 警方 贖罪 身世 轉折 辦案 過癮 鄧肯.瓊斯 配角 酒鬼 金.凱瑞 銀翼殺手 錄音帶 隔離島 電影 震撼 靈異第六感 革命 音樂 音樂教父 預告片 領養 題材 類型 驚悚 黑幫

2015/07/25 | 張硯拓

不爆雷無法推薦!讓影評人頭痛的五部「劇情大逆轉」電影

我列出下面這五部,推薦給同樣喜歡大驚喜的讀者。當然,無可避免還是會爆雷,還沒看過者,請您自行斟酌。

12 Monkeys 2001: A Space Odyssey More... 2001太空漫遊 2009月球漫遊 Ben Affleck Blade Runner Dark Places Duncan Jones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 Gone Baby Gone gone girl Jim Carrey Kate Winslet Moon Planet of the Apes Primal Fear Rosario Dawson Searching for Sugarman Seven Pounds Shutter Island The Sixth Sense White God Will Smith 七生有幸 主角 人物 人生 人類 企業巨獸 作者 倫理 偵探 價值 儀器 兒童福利 內裡 全球化資本主義 凱特.溫斯蕾 剪接 創作歌手 劇情 劇情電影 劇本 勇氣 勒贖 動機 北美 南非 反差 唱片行 喜劇 器官 器官捐贈 回馬槍 國家 國稅局 外星人 大逆轉 太空人 失蹤 失蹤人口 奇幻 女童 女配角 威爾.史密斯 孤獨 宣傳 宿命 密閉空間 專輯 尋找甜秘客 導演 小說 工作 工具 年輕人 幻聽 幻視 形式 形象 影評 影迷 心臟病 忠犬追殺令 思辯 愛情 感性 懸疑 批判 拋棄式員工 採礦 控制 推薦 改編 故事 敘事 文明 星探 時空 暗處 未來 未來總動員 未知現象 案例 植入 概念 標籤 死亡 毒蟲 浩劫餘生 演員 爆雷 父母 片尾 王牌冤家 班.艾佛列克 理性 男主角 異化成 盜版 真相 社會底層 祕密 科幻 科幻驚悚劇 科技 稽查員 紀錄片 結局 結構 綁架 美國 能源 自殺 藝術 藥頭 蘿莎里歐.道森 虐待 蝙蝠俠 表象 複製人 視野 觀眾 記憶 記憶消除 評論 警方 贖罪 身世 轉折 辦案 過癮 鄧肯.瓊斯 配角 酒鬼 金.凱瑞 銀翼殺手 錄音帶 隔離島 電影 震撼 靈異第六感 革命 音樂 音樂教父 預告片 領養 題材 類型 驚悚 黑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