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

抄襲(英語:Plagiarism),亦稱作剽竊,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定義,為抄錄他人作品以為己作,對於原著未經或基本未經修改。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05 | 賴明君

法院判歌曲<Thinking Out Loud>無抄襲,紅髮艾德:對案件結果非常滿意,看來我不用引退了

美國曼哈頓聯邦法院於4日判決裁定,紅髮艾德(Ed Sheeran)的<Thinking Out Loud>並沒有抄襲歌曲<Let’s Get It On>。紅髮艾德不否認2首歌的和弦確實有相似的部分,但表示這是流行音樂中常見的和弦架構,相同的和弦已經被使用在其他幾十首歌當中。

2022/12/16 | 李芯

全教總列10大教育新聞:論文抄襲6度上榜、雙語政策亂象讓教育成「大型災難現場」

說起「論文門」,羅德水表示,這成為今年九合一地方選舉的主軸、甚至影響選舉結果。他強調專業應超越政治、學術應超越黨派,但政治人物卻用洗學歷來漂白,指導教授也為政治人物大開方便門,涉及抄襲的人物超越藍綠、黨派。

2022/12/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ChatGPT聊天機器人「像在跟真人對話」引發社群熱議,產出論文連防抄襲軟體都無法發現

聊天機器人ChatGPT上線一週,在社群媒體引發熱議。科技圈大讚新工具解決複雜程式問題,問答過程像是在跟真人對話一樣。不過《紐約時報》同時也提出新科技的潛在風險,指出有專家認為,人類可能無法訓練人工智慧系統執行人類想要做的事,一不小心,還有可能讓它們和人類競爭、相互衝突。

2022/12/09 | 李芯

僅國小畢業、南投縣議長何勝豐4年拿下亞大碩士,監察院要求檢討「吳寶春條款」

監察委員賴鼎銘、范巽綠、浦忠成昨(8)日發新聞稿指出,何勝豐以小學學歷迅獲碩士學位又論文抄襲事件,凸顯學校濫用「吳寶春條款」做碩士招生的巧門,因此質疑教育部是否嚴審大專校院「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的適用資格,以及學校指導教授有無把關論文品質等等。

2022/11/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台灣崇尚菁英教育,選戰聚焦「論文」成特殊現象

報導開頭點出「在本星期六的選舉當中,某些候選人最棘手的挑戰不是來自對中國的立場,而是來自圖書館的書架。」部分觀點認為,挖掘學術上的違規行為在選戰中有效果,因為是台灣是一個深深崇尚菁英教育的民主國家,這一點從競選廣告看得出來,政治人物經常把學歷掛在看板上。

2022/10/26 | TNL 編輯

資策會稱高虹安違反兼職規定並提告論文侵犯著作權,高:沒領科智薪水何來兼職?

高虹安今天記者會上強調,她在科智企業所執行的工作,都是她在資策會時主管所指派的任務,且主管也都知情,她也沒有領科智的薪水。她所做的都是資策會分內的工作。

2022/10/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大修改規章:碩博論文需比對原創性、繳交聲明,學生日後遭撤學位將追究教授責任

至於校方判斷嚴重違反學術倫理的情節,台大教務長丁詩同表示,像是撤銷學生學位就是嚴重的狀況,但如果只是複製別人一張圖、抄別人一小段話,就屬於較輕微的違反學術倫理。

TNL+ 2022/09/06 | 張宇韶

張善政抄襲爭議的「危機處理」三步驟,像極了韓國瑜的金蟬脫殼之術

張善政這次在抄襲事件里的套路,簡直是韓國瑜是當年「國家機器動的很厲害」的翻版,不過這也成了藍營政治人物深陷爭議時慣用的套路,千錯萬錯都是民進黨、媒體、1450與名嘴的錯,一切爭議都和自己無關。

2022/09/06 | TJ

【關鍵眼中盯】論文抄襲門藍綠大亂鬥,多到數不清時人們就只會記得第一個

就像「誰沒有貪汙」的說法一樣,總是對位高權重人士以寬相待的台灣選民,在乎的真的不是政治人物有沒有抄襲,而是回應事件給人的「感覺」:是坦然面對,還是想盡辦法四處牽拖?這才是形象建立與傷害的關鍵,也會最直接的反映在選票之上。

2022/09/03 | 讀者投書

大數據看桃園市長選戰:張善政標案抄襲爭議,在藍綠社群中如何發酵?

標案爭議發生前,張善政八月的平均貼文按讚人數約為7500人,標案爭議發生後,張善政連續三篇貼文都湧進破萬的關注者,是選前迎來首次的全國重要關注。然而,各方陣營得記得負面攻擊中顧票與動員支持者,或許是競選中的一個環節,但絕非公共事務的必然。

TNL+ 2022/09/01 | 張宇韶

林姿妙被起訴、張善政涉抄襲,國民黨正面臨盲目打擊後的迴力鏢襲來

檢方對林姿妙提出起訴的內容,絕不是一句「司法追殺」就能輕易帶過,而先前窮盡一切政治力量橫掃林智堅論文的操作,隨著媒體揭露張善政農委會研究案抄襲風波後,也勢必掀起一波反作用力。

2022/08/31 | 王家俊路邊社政治學

民進黨打張善政「抄襲門」效果有待驗證,背後仍是是朱立倫與鄭文燦的代理人戰爭

張善政抄襲門反映權力現實、也是政治角力。桃園人太辛苦了,這不是張善政跟鄭運鵬的對決,而是朱立倫跟鄭文燦的代理人戰爭。然而綠營接下來如果要繼續主打這個點,必須思考幾個隱含的政治價值......

2022/08/10 | 李芯

(更新)台大認定林智堅抄襲論文撤銷碩士學位,台大研協會長:盼各黨勿再以此作選舉攻防

台大社科院認為2篇論文出現許多嚴重重疊抄襲的內容,完全不符合學術倫理的要求。經過審定會,參酌當事人的書面和現場說明,釐清事實並充分討論後,決議余正煌沒有抄襲,而是林智堅抄襲、且情節嚴重,建議撤銷林生碩士學位。

2022/08/01 | TNL 編輯

曾發起「#我的論文是真的」,國民黨副發言人林杏兒遭爆論文英翻中抄襲,自請調查捍衛清白

發起「#我的論文是真的」hashtag(標籤)運動的國民黨副發言人、台北市議員參選人林杏兒遭爆料,其碩士論文以「英翻中」手法抄襲政大教授林日璇著作。對此,林杏兒嚴正駁斥,強調合於論文規範,「學校請盡快召開委員會,我要捍衛我的清白。」

2022/07/31 | TNL 編輯

陳明通2000字聲明救火:雙方都無抄襲意圖,是他先修正林智堅論文,再供余正煌參考

林智堅論文門延燒,在余正煌跳出來由律師代為發表聲明後,外界咬定林智堅就是論文抄襲的那一方,兩處錯字更是罪證確鑿。今(31)當時兩位的論文指導老師陳明通,今日再度發表聲明,表示雙方都沒有抄襲意圖,是自己將「修正過」的林智堅論文資料,提供給余正煌使用,但雙方都不知情。

2022/07/24 | 李芯

林智堅親上火線澄清論文風波:「我是原創,絕無抄襲」,強調題目、研究大綱、研究設計寫作都在余正煌之前

鄭運鵬也出席記者會,批評本次桃園市長選舉被國民黨打亂,「林智堅只能先證據再政見」,他認為「沒有做的事情是非常難證明的」,只能提供「在場證明」、讓證據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