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投資人

投資人(英語:Investor),資金作為閒餘社會資源,通過投資者投資,將資金匯聚到社會重要產業環節中,創造財富同時分擔風險和收益。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9 | 方格子vocus

難怪00878遭賣轉進00929?別被「月配息」跟「收益平準金」迷惑

目前00929帳上還是很多現金,會陸續依照指數規則投入成分股。但是從近幾次配息已經可以看到「股息」逐漸降低,接下來配息只會提高「收益平準金」、「資本利得」,雖然這二項是免稅,但回歸到高股息、優息產品的宗旨,大家都想要「穩健領息」吧?可是收益平準金基本上後來才持有的人是拿來配給自己(類似本金概念);資本利得則要看ETF持有個股的狀況,也不是一定會有的。

2023/09/15 | 精選轉載

打勾勾讓你不「犯蠢」:成功建立在「避免低級錯誤」之上,就這麼簡單

就在許多工作領域我們觀察到的是「經驗、能力、技巧」都無法完全避免「低級錯誤」,這些行業的存活卻都建立在「不能犯蠢」上。這些人怎樣做到的?答案簡單到讓人不爽:「清單」。

2023/07/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內ETF規模逾新台幣3.06兆元,專家提醒須留意3大迷思

專家表示,近來高配息ETF受到市場追捧,高股息ETF整體規模突破3000億,熱門ETF受益人數更達百萬人,抓住投資人愛「配息」,投信業者紛紛推出「季配息」、「月月配」等產品。但ETF跟股票一樣,一旦沒有填息,領的股息就像是左手換右手,沒有真正入袋,而且也有貼息風險。

2023/04/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第一共和銀行」財報重創投資人信心,股價狂瀉近50%創歷史新低

美國一年多來利率陡升,投資失算的中小型銀行營運日益艱困,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等主管機關近期頻頻喊話,希望民眾相信這波亂局只是獨立事件,而非金融業系統性危機,投資人對財務體質欠佳的銀行信心仍脆弱。矽谷銀行3月倒閉掀起市場恐慌前,第一共和銀行股價達115美元,與今天收盤價相比跌幅超過90%。

TNL+ 2023/03/28 | 陳冠州

瑞士信貸危機不是聯準會升息惹的禍,散戶謹記「好貨買不到,買到非好貨」

2023年歐美若干銀行倒閉,不是央行升息惹的禍,而是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未臻完善與公司治理未落實。長期低利走勢讓銀行經營者忘卻利率波動風險,資訊不對稱讓投資者忘卻標的物信用風險。金融風暴不斷重演,一犯再犯,人類有記取教訓嗎?

TNL+ 2023/02/28 | TNL國際編譯

全國1萬間新創公司僅6家成為「獨角獸」,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為何新創產業發展緩慢?

美國矽谷這類高風險、高回報投資法,卻恰巧與日本較為古板的漸進主義投資模式大相逕庭,日本可以創造品質最好的汽車,反觀在扶植新創產業上卻是舉步維艱,即日本大企業穩紮穩打、小心為上的成功模式,卻也間接成為新創公司難產的主因之一。

2023/02/01 | 精選書摘

《高成長思維》:每一間成功的企業都有如「特洛伊木馬」,載著創始人的第二目標前進

在矽谷的幕後,《高成長思維》作者之一的雷德.霍夫曼,身為LinkedIn創辦人與Greylock投資人,是矽谷企業家和國家元首們的搶手顧問。在他主持的Podcast節目「規模大師」(Masters of Scale)中,他與諸多有遠見的公司創辦人和領導者們坐在一起,深入討論推動他們成長的契機,並研究擴大公司規模的戰略。

2023/01/03 | TNL 編輯

誠創科技董事長馬永玲涉炒股倒貨坑殺股民,9人套利4億餘元被起訴

馬永玲涉操縱股價同時辦理誠創現金增資及可轉換公司債,自市場套取新台幣3億9997萬5960元資金,加上炒股期間買賣價差為1000萬7114元,全案犯罪所得共4億998萬3074元。

2022/11/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FTX破產風暴延燒,投資人集體控告NBA總冠軍金州勇士與「俠客」歐尼爾、大坂直美等體壇明星詐欺

勇士去年12月宣布FTX成為其官方加密貨幣平台,號稱創下加密貨幣與職業運動結盟的首例。艾略特.林指控被告謊稱FTX是「投資加密貨幣可行且安全的方式」,好誘騙人們在該平台上投資。這起訴訟根據加州消費者法,為美國境外擁有FTX收益帳戶的客戶尋求損害賠償。

2022/08/29 | 精選書摘

《焦慮的投資人》:危險的是,任何可能「誘發」情緒的新聞,都可能驅動今天的投資決策

本書集結納遜斯在股市中目睹的投資人行為偏誤,以史上最嚴重的金融崩盤為主軸,借鑒金融模型、行為心理學,提供任何投資人都能夠遵循的路線圖,以及實用、容易理解的建議,引導投資人在股市中控制恐懼與貪婪,充分利用自己的金錢創造財富。

2022/06/23 | 精選書摘

《精準選股》:給散戶一個簡單建議——不要在季報公布前後殺進殺出

專注於長期、別管短期的股價波動。很多很好的理財書籍都會建議你不要殺進殺出,要長期投資,這也是我的建議。我只是把這個建議變得更有畫面、更容易記住,而且說實話,更有助於採取行動,因為我很清楚這種跟著季報殺進殺出的需求有多強。

2022/01/26 | 精選書摘

《新創社群之道》:當今新創社群的挫敗與不滿,大多來自於「多多益善迷思」

矽谷之所以有今天的樣子,是因為它的行為、心態、環境讓創新系統有機會出現——那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無法按表操課。其他的一切資源大多是在往後的漫漫歲月中逐漸到位,沒有中央計劃來推動一切。

2022/01/26 | 精選書摘

《新創社群之道》:我們無法控制能否創造出一隻獨角獸,但可以先培養好沃土

本書兩位作者,費爾德是創業加速器Techstars聯合創辦人,海瑟威則是Techstars全球新創生態圈發展計劃資深總監,他們以「複雜系統」理論為基礎,說明如何為新創創業培養開放性、協作力,與創意。這些特質都無法掌控或設計,但可以孕育出成功的企業家,與充滿彈性與活力的社群。

2021/09/25 | 精選書摘

《變身影視製作人!你就是主創團隊的靈魂》:拍攝電影時,千萬別低估自尊心對整個過程的影響

重點是不要讓你的自尊心過度膨脹,或是因為太迫切想要成為製片人,而跟全世界宣告你正在拍一部電影。因為大概一年過後,他們看到電影後會說:這部片還真爛!這時候你就會開始後悔,那時候為什麼沒有多花點時間準備。

2021/08/09 | 讀者投書

杜康-DR違約下市,把股民當韭菜割 ,投保中心面臨前所未有的重重考驗

投保中心多年來,持續協助無數名在證券市場上,因證券詐欺而受到損害的投資人進行求償。投保中心為市場秩序的維護貢獻甚多,成果也是各界有目共睹。然而,在這次的杜康DR案中,投保中心恐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重重考驗。

2020/11/04 | TNL 編輯

螞蟻IPO緊急暫緩是因馬雲一場演講?中共官媒:須尊重規則,誰都不例外

支持馬雲演講的人,認為鼓勵金融創新的確需要更開放的做法;批評的人則認為,螞蟻集團本身靠著比銀行更高的槓桿或手續費獲利,馬雲卻希望不受有關資本充足率的規範,還要「披著科技的外衣賺金融的錢」,是占盡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