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19/11/25 | 譚蕙芸

理工大學內不只有麵包,還有生命

「這是一個悲傷的校園,像香港的縮影,一批有心人想做點甚麼,只能很被動去做,替有權力的人做了的事,去執手尾。」

2019/11/22 | 林兆榮

去深圳食海底撈?為何蔡瀾說火鍋應該消失?

警察講到深圳吃海底撈,我本身沒太大意見。不是人人都是老饕,我自己也吃很多垃圾食物,例如肯德基,但我決不會炫耀自己吃了蘑菇飯巴辣雞腿包。

2019/11/21 | 環境資訊中心

港府為防民眾製作汽油彈,暫停回收玻璃瓶

飲料玻璃瓶本該可以重用多次,但在香港,本地沒有太多生產商這樣做,以致瓶子要「降級」成為地磚、水泥、海沙,現在還無奈地成為武器。

2019/11/19 | 蕭家怡

「我係香港人」

我們的力量很小,但在放棄之前,問問自己,是否已經盡了能盡的力、做了能做的事?

2019/11/15 |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怎能奢望回到過去?

有時我會想,當一切都結束,無論是好的結局還是壞的,我們可以如何適應。大概5年前大家都有這樣的鬱悶,所以運動失敗後大家經歷了好長一段失落的時間。我們又可以如何呢?真能若無其事過多5年嗎?

2019/11/14 | 精選轉載

11.12「暴大」給我的震撼教育

我見證住延綿於山頭的物資鏈,當中有學生亦有西裝友,只要你來,你就會搵到自己的位置,果種和勇傾巢而出的感覺,彷彿全個中大的人一齊搞緊同一個O camp咁,不過不是講玩,是一個用生命賭博之O camp。

2019/11/13 | 譚蕙芸

記11.12中大攻防戰︰警察闖校園拘捕學生,校長也中了催淚彈

相比前一天,11月12日警察在拘捕之後,未有退回橋上駐紥位置,而是長驅直進衝進中大校園,並向運動場發射催淚彈。學生焚燒跳高軟墊及一輛車,隔岸也看到中大山城升起濃濃黑煙。學生震怒,校友震驚,一下子整個香港的人都衝入中文大學。

2019/11/12 | 譚蕙芸

身為中大老師及舊生,我目睹防暴警察攻入大學校園

11月11日之前,防暴警察不敢大搖大擺進入校園,更不會在校園範圍發射武器,或進行拘捕,這天,一切都被打破了。

2019/11/12 | 蕭家怡

香港踏上不歸路?

特首林鄭月娥指暴力「會有可能令香港踏上不歸路」,但香港人已出發踏上征途,沒有人要跟你歸去。

2019/11/12 | 新社會政策雜誌

即使黑警夾擊日漸強硬,香港「勇武」抗爭之路未盡

這場運動必然有完結的一日。但在那天來臨之前,必然會有一個重大事件發生,套用過去世界各地抗爭運動的經驗,不論成敗,我們都知道事件的代價都是高得難以想像。

2019/11/11 | 蕭家怡

加油.反抗.報仇

到了今天,仇恨既成,怨憤難平,而當權者卻依舊置身事外,任由警暴持續發酵,所謂的補救手段亦永遠遲到,這筆債恐怕會如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2019/11/08 | 蕭家怡

不安的世道,善良的臉孔

假如有這麼的一秒,我們能成為一張善良的臉孔,令不安的同行者能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也許,就已經很足夠。

2019/11/04 | TNL香港編輯

小丑現身全球示威,學者:社會底層向當權者示警

全球各大城市街頭的抗議人海中,引人注目的是一張白皙、帶有令人毛骨悚然紅脣笑容的小丑臉龐。學者指出,示威者扮小丑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要向當權者釋出來自社會底層的警告。

2019/11/04 | 蕭家怡

回到正常生活?拜託,不要再跟我來這一套

令我更心寒的,是身邊依然有人,會去為已經完全失控的警察去辯解,會自命中立的去為警察的一切行徑去找出合理化的理由,甚至覺得抗爭者不停手,大家就無法回歸平靜,回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