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8/17 | TNL 編輯

老牌私校招生兩樣情:4所大學受少子化衝擊缺額超過75%,輔大、中原、逢甲非醫大仍招滿

整體而言,文化大學招生最為慘淡,該校原先預計收2276人、最後缺額1342人,淡江大學則是預計收2209人,而最後缺額189人,其餘老牌私校也都有不少缺額。

TNL+ 2023/07/06 | 李少民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種族配額」招生標準:20年未見正面效果,反而加劇了種族成見的固化

美國的大學完全可以用父母背景、逆境成長、以及家庭收入等指標,幫助在學習和經濟上落後的種族如非裔和墨西哥裔得到更多的機會,完全可以不強調種族而照顧到這些弱勢群體。但是美國的一些政客就是要大力打種族牌,把一切問題都說在種族上,同時告訴其他族群,你們的一切失敗,都是由於白人種族歧視造成的,故意加劇種族矛盾。在這個意義上,我是支持美國最高法院這次判決的。

TNL+ 2023/07/03 | 黎蝸藤

高等教育並非「基本人權」,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種族平權招生」並不違反自由進步觀念

正如判詞所言,高等教育平權要達到的目標是不明確的。你要指望高等教育要令黑人上大學的比例,達到亞裔人上大學的比例才算達到目標,這根本不現實,也不公平。這兩個種族,在對待教育的態度上,從文化上的思維就差距巨大。

TNL+ 2023/07/02 | TNL國際編譯

兩位黑人大法官針鋒相對,美國「平權招生爭議」如何在非裔社群激起漣漪?

美國大法官托馬斯在1991年成為全國第二位被晉升到最高法院的黑人大法官,且也承認他曾因「優惠性差別待遇法案」而成功錄取耶魯大學法學院。不過矛盾的是,即便受惠於平等法案,托馬斯也是長年批評此一法案的代表人物之一。

2023/06/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哈佛大學平權招生保障非裔等少數族群,美最高法院裁決違憲,拜登失望稱歧視仍存在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6比3做出這項裁決,剛好是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的人數比例。占多數的保守派大法官一年前推翻對於女性墮胎權的保障,如今他們再次展現準備好廢除1960年代以後寫入法律的自由派政策。拜登表示自己「極度失望」,他說,「美國仍舊存在歧視……我認為,種族多元的大學更強大」。

TNL+ 2023/05/26 | 柳金財

中共加強吸納台生赴陸讀大學,培育「中華國族認同感」瓦解台獨分離主義

基本上,無論台灣或中國大陸政府皆重視青年工作,誰能提供青年未來發展舞台及滿足其需求、關注其利益,即能取得青年的認同與支持。從政黨取得政權角度來說,贏得青年的認同,就是最有利取得執政之路的墊腳石。

2023/03/23 | 李芯

全教總批私中「小聯考」亂象,教育部長:期待《私校法》修法、讓入學回歸教育本質

全教總要求朝野立委不應受制於利益團體的壓力而拖延,應立即修訂《私校法》第57條,禁止私校以各種名目做考試招生、營隊招生。同時,更呼籲地方主管機關嚴查私校的入學和辦學,中央主管機關則要完備法治,捍衛國教義務教學正常化。

2023/01/31 | 李芯

學習歷程檔案首年回顧:教師、學生怎麼做?大學教授怎麼看?

如同108課綱、考招新制經常遭受到的批評:太過理想。但想要讓「學習歷程檔案」這項緊扣升學的制度設計,回應學生的生涯探索需求,做得到嗎?

2023/01/29 | 《科學月刊》

大學教授遭解聘只因學生抗議分數太低,校方、教授、學生權益該由誰作主?

現今的大學校園儼然是一個小型民主社會,學生們當然有權利表達感受與想法,但是大學該如何處理浮現出檯面愈來愈多的師生爭議?學生們的力量是否已經凌架在教師之上?校方是否缺乏對教師的保護作為?這些問題似乎都還停留在過去審判制度之下,缺乏多方對談的空間。

2022/11/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教大音樂系改採單獨招生惹議,教育部長:仍應重視學習歷程,若不符招生設計將撤銷許可

教育部說明,宗教、藝術或體育學系可以申請單獨招生,但須將計畫報到教育部審查。北教大音樂系申請單招,是為招收不同領域表現的學生。經審議後,考量單招更有利於學校重視學生的專業能力、在校修課表現,才同意音樂系辦理。

2022/09/13 | 李芯

境外生消長趨勢:馬來西亞生為何逐年減少?境外招生如何回應國內少子化、缺工問題?

境外生招生當然不是要招多少就有多少,各國國情、制度以及我國招生策略、各大專院校的特色,都會影響境外生的招生狀況,也因此來自不同國家的境外生人數、比例都會各有消長,並非政策一聲令下就產生總體的改變。

2020/04/24 | 柳金財

中國暫停陸生來台的政治動機為何?可能造成哪些影響?

中國政府既暫停限制陸客自由行後,也祭出暫停限制陸生來台就讀政策,然而這並不表示中國對台政策放棄兩岸交流及融合,而是更加採取單邊行動,更大力的搶「台生」至中國就學。

2018/03/27 | 精選轉載

【插畫】警察標籤圖:能忍受這些,歡迎你來當

當我們的招生廣告只剩下幽默跟KUSO,用有趣的包裝去潤飾這個行業的辛勞跟苦楚,這對於仍處在那行業中躊躇滿志,日日夜夜苦命奮鬥的人而言,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2018/01/05 | 多維TW

台灣教育部公佈大學註冊率後,內外交迫的招生困境

未來台灣的高教發展,在招生上可能會出現「高出低進」的情況。台灣政府唯有持續對高等教育繼續投資,讓好的師資願意留下,並降低師生比、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在招生上才能給予社會與國際社會的信心。

2017/09/11 | Louis Lo

和春技術學院爆出用上百名原住民當「人頭學生」,詐領千萬補助款

和春技術學院從102年就開始列入教育部查核名單,查核過程中發現有些課堂有排課,卻沒有學生來上課,校方都用企業參訪或遠距教學等理由來搪塞。

2017/08/09 | Abby Huang

獎金360萬元、有機會拿國外雙聯學位,他不選台大選亞洲大學

大學指考8日放榜,桃園啟英高中有位楊姓學生,本來成績可以進台灣大學,後來選擇了亞大財經法律系,主因是有高額獎學金還有可能到海外姊妹校取得雙聯學位的機會。名校學歷有用還是實際的高額獎學金比較吸引人?值得引發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