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指考

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英語:Advanced Subjects Test),簡稱指考,為中華民國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中三大入學考試之一,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舉辦,自2002年聯考廢除後開始實施,考試科目共10科。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7/27 | 李芯

分科測驗成績出爐:物理「史上最難」鑑別度下降,考生少於大學招生名額、錄取率有望再創新高

本年度考試報名人數僅有2萬9086人,相較110學年度減少1萬1832人、少了約29%,各科選考人數也大幅減少,尤其社會領域的歷史、地理減少比例都超過30%。

2022/07/22 | TNL 編輯

分科測驗考生違規一籮筐:畫哥吉拉漫畫、寫文字謝謝監試人員、吃棒棒糖,都扣1級分

有考生畫數格與哥吉拉的漫畫;也有一名考生誠實地在考卷上說:「其實我有大學了但還是來考一下,謝謝閱卷老師辛苦了。」在考試委員毫無異議下,決議扣減該節成績1級分。

2022/07/12 | 李芯

分科測驗首日題目分析:數甲貼近生活、物理相當困難,未來「題海戰術」恐不再管用

補教業者認為,許多題目內容貼近生活、結合時事應用,也切合108課綱綱要。至於未來的考生應如何準備分科測驗,補教業者也提出看法,例如「題海戰術」恐怕不再管用、要把最基本的概念學清楚。

2022/07/11 | TNL 編輯

指考廢除後「分科測驗」首次登場:報名人數大減1萬人,居家隔離、確診考生可在獨立試場應考

本次分科測驗報名測驗人數為2萬9085人,相較去(2021)年指考的4萬918名考生,硬生生少了1萬人報名。截至昨日,全台共有75名自主防疫或居家隔離的考生會在隔離試場考試,129名確診考生則在14縣市獨立的居家照護試場考試。

2022/06/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少子化、非應屆考生減少,分科測驗報名人數大減1萬多人

今年大學考招改革,指考轉型為分科測驗,測驗科目減少3科,考試也從3天縮短為2天。根據大考中心今天公布的統計數字,分科測驗共2萬9083人報名,較110學年度指考的4萬918人減少許多。

2022/03/18 | 方格子vocus

我看108課綱:一隻白老鼠的自白, 「我們都沒有錯,我們只是活在青黃不接年代裡的無奈人」

筆者認可108課綱設置的初衷,能肯定那些「呈現學生獨特性」、「培育素養與思辯能力」的理想,但新課綱在實踐面上有太多需要修正的缺陷,我們不能忽視這些待改進之處,自欺欺人的粉飾太平將使我們的教育無法進步。

2022/01/22 | 李芯

從「反攻復國」的聯考到大考中心「打倒聯考怪物」,近70年來台灣經歷過哪些大學入學制度?

聯考制度是在「反攻復國」的背景下出現?台灣何時開始出現電腦閱卷?以前跟現在的分組有什麼差別?本篇文章告訴你,從大專聯招、大學聯考到多元入學,台灣的大學入學制度是如何變化。

2022/01/17 | TNL 編輯

111考招新制登場:新制、舊制有什麼不一樣,4張圖帶你一次看懂

111考招新制中,學測分為A、B的數學考科、改為「分科測驗」的指考,以及申請入學首度參採的「學習歷程檔案」,都是今年備受矚目的變革,不過除此之外,題型、參採內容也有更動。那麼,111考招新制與110舊制的差異還有哪些?《關鍵評論網》帶你一次看懂。

2021/10/29 | 李芯

今年超過1/4指考生重考,但不適用新課綱的「末代指考生」明年還要重考嗎?

明年的大學入學就開始適用108課綱及考招新制,在今年放榜後,有一群「末代指考生」在高中用的不是新課綱、也沒做過學習歷程檔案,卻決定冒著風險、在18歲付出再1年的時間重考大學。對重考生而言,111學年的考招究竟是佔了優勢還是劣勢?學測還沒開始報名,想重考的學生要如何評估是否重考?

2021/08/01 | 英語島

讓人哭笑不得的英文閱卷心得:有空白的、有畫圖的、有寫上一百遍「I’m sorry」的

我評閱2600份英文非選擇題考卷,根據我個人的印象,放棄作文的情況多所有之。有空白的,有畫圖的,有只寫「I no English」的,有寫上一百遍「I’m sorry」的,有用中文批評英文無用的,有照抄前面閱讀測驗的,也有亂寫一堆羅馬字母乍看像無字天書的。

2021/06/07 | TNL 編輯

本土新增211例、死亡26例,全國各級學校停課至7/2、指考延到7月底

配合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教育部長潘文忠今日亦出席疫情記者會,宣布全國各級學校、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時間延至7月2日,並表示110學年度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將延期至7月28日至7月30日辦理。

2021/03/08 | 《科學月刊》

前一年太簡單、今年又太難——學測數學應該怎麼考?

目前學測數學科用同一份試卷測驗差異性很大的一群人,本來就會造成種種問題。出得容易,分辨不出最好的那些人;出得難,則會打擊眾多學生。

2021/02/03 | TNL 編輯

寒假多4天!大專、高中以下延至2/22開學,全台課程、考試調整一次看

今(3)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感染的部桃醫院在今日展開3日、5梯次的全院採檢「清零計畫」,一共將採2136人。

2020/12/18 | 大屏共讀

「繁星計畫」為偏鄉學校留下耀眼榜單,但中後段學生的升學困局依然無解

對於校方而言,成立特殊班、自強班是招攬學生留縣的關鍵制度,早在繁星之前就行之有年,每年的前段榜單也都由這些班級包辦。但是將留縣升學的學生集中在少數班級,無法帶動學校整體的讀書風氣,繁星的預期效益因此大打折扣。

2020/07/23 | 新公民議會

108新課綱上路一週年,出現哪些問題與挑戰?

雖然新課綱有許多問題與挑戰,但並非無法克服,運用兩試合一、檢討教師配置、滾動式的修正政策,問題都能一一被克服,大家也應該省思學科至上和適性教育,怎麼樣對學生最好的。

2020/07/08 | TNL 編輯

大學指考有七科出現肺炎疫情相關題目,考考你是不是都還給老師了?

來試試看這些與疫情相關的題目,你是否都能回答得出來嗎?每一題我們也附上大考中心所提供選擇題的答案,讀者只要將「答案:」後方的文字選取反白,即可看見正確選項。

2020/05/19 | 精選轉載

【插畫】國高中文豪,畢業後文盲

不管是剛離開考場的學生,或是很多年後看小時候作業的自己,常常都覺得不可思議,當下怎麼有辦法寫出這樣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