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擴增實境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也有對應VR虛擬實境一詞的轉譯稱為實擬虛境或擴張現實,是指透過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精算並加上圖像分析技術,讓螢幕上的虛擬世界能夠與現實世界場景進行結合與互動的技術。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9/19 | 拾元

《魔物獵人NOW》實測體驗:跟《寶可夢GO》一樣走上街頭,出手討伐那些稀奇古怪的巨龍魔物

主打「擴增實境」技術的他們,這次將魔物獵人中種類繁多的怪獸搬到現實世界。用公園阿伯也能聽得懂的說法,最粗略的理解,MHN可說是「《寶可夢GO》魔物獵人版」。玩家一樣需要親身走上街頭,帶著手機沿路看看有哪些稀奇古怪的巨龍魔物,但這次不是丟精靈球收服,而是要拿出你的獵人武器,出手討伐。

2023/08/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數發部強化通訊韌性:921「災難漫遊」演練、建「台馬4號海纜」、開放WiFi 6E頻段

海纜通訊部分,唐鳳表示,鼓勵增建國際海纜站,強化海纜防護機制,今年2月台馬海纜被勾斷,數發部後續到馬祖訪查,確保可以即時切換微波備援與非同步衛星等設備。數發部也核定補助經費,預計2025年底完成建置「台馬4號海纜」。唐鳳表示,將優先於離島、偏鄉及尚無異質通訊備援區域,布建非同步衛星通訊設備。

2023/03/16 | 精選書摘

KK《5000天後的世界》:25年以內,科技四巨頭GAFA將被取代

日本科技記者大野和基和服部桂訪問凱文・凱利對於5000天後的想法,整理成這本科技預測。KK預測人工智慧、擴增實境、加密貨幣將成為未來引領潮流的關鍵,糧食、交通、金融、能源與教育等領域也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動。

2022/08/28 | TAICCA 文化內容策進院

【專訪】夢想動畫創辦人林家齊:未來五年內會出現一批人,每天起床就把頭盔戴上

近年台灣影視作品風潮再起,叫好又叫座,「新台流」、「新台劇」、「台劇大爆發」引發熱烈討論,但大部分的討論內容都聚焦在台灣在地原創或改編IP,「做內容並不是只有IP,而是整個產製的生態鏈」。動畫師背景的林家齊認為,不能只看重故事文本是否源自本地,而忽略特效技術,因為產業的發展並非只能從IP到技術,也能「從技術到IP」。

2022/08/04 | 精選書摘

《新審美經濟》:台灣中高齡Pokémon GO玩家,如何實踐了審美經濟的「演示價值」?

當代文化產業商品與作品一如過往的文化藝術創作,消費者積極展現主動性,尋覓並建構多元審美價值的生活樣貌。本書所討論的新審美範疇,在文化產業與美學領域中,仍屬尚待深入發展的課題,吸引人一探究竟!

2022/03/09 | 廣編企劃

我和皮克敏的城市漫步日記:《Pikmin Bloom》為步行日常增添驚喜

散步是忘卻煩惱、讓思想漫遊的好習慣,在《Pikmin Bloom》的世界裡,你可以在百花盛開的街道上漫步,還有可能在下個轉角,遇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2022/02/24 | Jack Huang

當元宇宙與區塊鏈科技發展到極致,「永續城市」的應用可能超乎想像

當一個人的生活與居住可以在元宇宙中模擬,那更大格局的城市規劃,甚至難以被明確界定出邊界的碳排放問題,或許也都可以比照辦理。在虛實整合的基礎架構下,把「個人」的需求作為核心,讓社群互動激發出各種創新的方案,進而能夠落實在現實社會中。

2022/01/25 | 莊貿捷

外傳蘋果秋季發表會將破紀錄發表14項新產品,台廠、中企備戰搶單,VR/AR裝置是重點

蘋果新品發表成為全球廠商矚目的焦點,本次將展示多達14項新產品創下紀錄,而外界正期待融合AR、VR的頭戴產品,將引爆市場另一個話題。

2021/12/11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元宇宙」相關英文詞彙一次掌握:Metaverse、VR、AR、Catfish

隨著臉書正式宣布改名Meta ,並公開表示其致力於運用科技將虛擬與現實世界整合,元宇宙的概念與討論又再次於主流媒體延燒。一起掌握與元宇宙相關的科技趨勢關鍵字,讓你跟上這波虛擬世界的熱潮。

2021/11/05 | 《卓越新聞電子報》

人文社科看「元宇宙」:科幻文本即是未來社會學,但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從大家耳熟能詳的VR與AR,到流行文化裡對未來想像的文本,今天Metaverse正嘗試轉變得比真實世界還真,主客異位地想要成為真實世界,但創造出來的商機屬於誰呢?我們真的已經準備好迎接「元宇宙」的未來了嗎?

2021/09/13 | 溫溫凱/地下電影

2021台北電影節「XR全浸界」:《霧中》窺視男同志情慾,台灣有史以來尺度最大的VR影片

2021台北電影節「XR全浸界」單元,帶來10部虛擬實境的影像作品,在此前先看過聚焦中國新疆的《我在再教育營的日子》、描述蔡明亮童年往事的《大師狂想曲:蔡明亮》以及同志情慾話題作品《霧中》。藉此文章談談《霧中》這部VR作品。

2021/07/30 | 王祖鵬

台灣VR再度揚名國際,7件作品入圍威尼斯影展創下最佳成績

攤開本屆入圍威尼斯影展VR單元的作品,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與高雄市電影館VR FILM LAB計畫功不可沒,其中曾以《沙中房間》拿下威尼斯最佳VR體驗獎的藝術家黃心健,新作也位列其中。

2020/12/22 | 精選書摘

《數位科技應用4.0》:iABCDEF這七類數位創新與轉型契機,堪稱「第四次工業革命」

本書嘗試以「個人」生活環境、生活場域作為出發點,由近至遠地從個人的「家庭與親密關係」、「工作與就業」、「醫療與照護」、「媒體與傳播」、「教育與學習」、「交通與運輸」、「都市與公共治理」等不同的主體,以人為核心,由近而遠地來探討數位科技對於社會與經濟環境的影響。

2020/06/11 | 方格子vocus

AR、VR還是什麼R:展覽只要結合多媒體就一定好棒棒嗎?

高科技的多媒體展示不是壞事,也絕對是未來趨勢。但炫目技術的背後不要忘了初衷,互動娛樂背後也不要少了深度,如何拿捏應用比例與成本控管,也是策展時的重要眉角。

2020/03/24 | 遍路文化

用「觀落陰」及「陰陽眼」來解釋何謂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

這幾年,被稱為「虛擬實境」的VR以及「擴增實境」的AR變得非常的火紅,不過,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些視覺科技的發展呢?我們又該如何理解這些視覺科技對於文化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呢?在這裡,我想用兩種在台灣可以聽到或是見到的宗教現象來為你提供一個洞見。這兩個現象就是「觀落陰」以及「陰陽眼」。

2020/01/31 | 精選書摘

《購物革命》:Z世代興起,顛覆零售界的七大破壞性趨勢

Z世代要的其實不是某樣「東西」,而是體驗。有時候是因為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照片可以賺錢的緣故。說起來,Z世代比較有可能以租借或共享的方式來使用產品;也就是說,他們不需要「擁有」東西。

2020/01/23 | 讀者投書

你可曾想過,用「VR沉浸科技」建構一個長照療養院?

許多人會對老年療養機構有陳舊破敗的印象,但利用沉浸科技的技術,人類在不久的未來很有可能打造出一個擴充實境——甚至是虛擬世界裡的養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