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攝影師

攝影師泛指所有從事相機攝影以及影像紀錄工作的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08 | TNL 編輯

【2023台北電影獎】卓越貢獻獎劉振祥:40年攝影生涯,見證台灣社會文化與影視發展的變遷

2023第25屆台北電影獎,卓越貢獻獎得主為台灣資深資深攝影師劉振祥。於今日晚間,從知名導演鍾孟宏手中接獲此獎。鐘孟宏認為,很多時候在看劉振祥的照片,會想說「如果我有看到這個鏡位,我的電影應該可以拍得更好,劉振祥的鏡位讓我體會到很多東西。」

2023/06/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母公司迪士尼再瘦身,《國家地理》雜誌解雇最後一批專職撰稿人

《國家地理》雜誌上月在內部公告中表示,為了進一步削減成本,從明年開始,這本以亮黃色方框為品牌標誌的雜誌將不再於美國報攤出售。離職員工28日表示,《國家地理》雜誌已縮減攝影合約,而原有合約讓攝影師得以耗費數月時間,親赴現場產出這本雜誌的代表性影像。

TNL+ 2023/04/05 | 傅紀鋼

【紀錄片】《所有的美麗與血淚》:導演單純陳述、不加詮釋南戈丁的藝術家內心,浪費了好題材

《所有的美麗與血淚》的導演蘿拉柏翠絲隱而不顯的風格,是最經典的紀錄片作法,最不容易出錯,最不容易得罪人,但也最容易浪費題材。《所有的美麗與血淚》就被浪費掉了,明明片中影像剪輯敘事,都看得出蘿拉柏翠絲的才氣功力,但她在觀點上選擇中立不介入,那也沒辦法。就只是,可惜了一點。

2022/12/17 | 精選書摘

鬼海弘雄《漸漸喜歡上人的日子》:淺草這幾年的變化也很大,過往留存下來的東西逐漸被破壞

日本肖像攝影大師鬼海弘雄,寫下發生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微小的事情,用淡淡的語氣說著「想說去趟車站另一頭那間好久沒去的燒烤店」「今天咖哩要吃什麼口味呢……」,紀錄在生活中出現的、誰都不會關注的某一時刻,在鬼海弘雄的筆下化為永恆,沉默中帶著溫柔的力量。

2022/11/06 | 精選書摘

李屏賓《光,帶我走向遠方》:當侯導說要拍《刺客聶隱娘》時,我便開始發愁

攝影師永遠必須專注地觀察,掌握當下的情況。前面也談過,所有美的光影與事物在你面前時,若是你沒看見、沒發現,那麼它就不存在。訓練審美、培養的眼力, 這對一個攝影師來說是多麼地重要。

2022/09/10 | 精選書摘

《城市裡,你的座標在哪裡?》:唯有在天台閣樓,你才能保有隱私,且獨享大自然

如同作者俞炫準建築師在書中所言:「這本書所提到的各種空間,是造就我的空間,以及我所喜歡的空間。那些空間,是我的人生中偶爾閃現的一些微弱的星光。而我寫這本書,就是在試著將那些互相都隔著一段距離的微弱星光連結起來,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星座座標。」

2022/08/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越戰傳奇攝影記者裴基辭世享壽78歲,據傳為電影《現代啟示錄》角色靈感來源

好友陶德(Mark Dodd)形容裴基是一名熱中於「人道的學生」,「這成為他一項深遠的計畫」。「這幾乎成為他一生的追求,最後向那些所有失去生命的記者致敬。」

2022/08/16 | 廣編企劃

Photoshop大師講堂:拍出陳珊妮、唐鳳靈魂的獨特,專訪酷兒攝影師登曼波如何創作出獨特的風格影像

從現場美術出身的登曼波,擅長融合酷兒文化,營造出充滿故事性的影像風格。是怎麼樣的養分塑造出他現在的獨特色彩,讓他能夠找到被拍攝者不為人知的角度?他又如何透過Photoshop去實現獨樹一幟的細節?

2022/06/12 | 生鮮時書

【專訪】阿奶攝影師:加入「分鏡圖」思考,讓一組婚紗攝影成為一部無聲電影

多年養成的敏銳觀察習慣,讓阿奶能從語氣的變化、眼神若有似無的飄移,來確保被攝者在拍攝當下是否舒服、沒有壓力。也能巧妙地透過引導,調整拍攝的氣氛,更常挖掘到兩人不經意的親密互動,而成了當天拍攝的靈感來源。

2022/02/24 | 商社男

經營副業容易嗎?從「食物攝影師」看發展斜槓的五大基礎要件

這幾年認識了幾位副業做的跟本業一樣好的食品攝影師,從建立外部行銷的管道、適應局勢瞬息變化的心態、廣泛的知識收集興趣,到IT的工具的效能運用和建立自己的品牌等等,在此將這些影響副業成功的關鍵,分享給你。

2021/11/02 | 林兆彬

《淺田家!》:拍一張治癒心靈的全家福

在現今科技發達、機不離手的年代,成功拍到一齣講述照片的溫情片,相信只有日本片才做到。

2021/05/22 | 漫遊藝術史

20世紀重要攝影師布拉瑟(下):記錄藝術家、作家和誤入歧途的壞蛋都是必要的

對世界保持開放的心態,四處雲遊,到處為家,混跡人群追踪一張張不知名的面孔,讓驚鴻一瞥攫獲想像力,這才是布拉瑟拿起相機的動力。

2021/05/22 | 漫遊藝術史

20世紀重要攝影師布拉瑟(上):我在尋找詩意­­,像是改變人的霧、改變城市的夜

布拉瑟以感性簡約的風格和充滿暗示的精準構圖,揭示了一個人們從前看不見也意想不到城市面貌,充滿詩意的巴黎夜景和各階層形形色色的夜生活展露在世人眼前

2020/12/20 | 讀者投書

建築攝影師余梓勤的色彩學:從夜店感受色彩、從劇場理解色彩、從電影吸收色彩的「Colour Hacker」

擅長拍攝建築的余梓勤,在美國建築師協會洛杉磯分會(AIA|LA)舉辦的建築攝影大賽中,成為唯一一位奪下兩座最高榮譽獎的參賽者,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台灣參賽者奪得此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