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收入

所得(英文:income),或稱所得,是指某一個體,包括個人或者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轉讓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通常包括商品或勞務的銷售所得、利息所得、使用費所得、股利所得等。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11 | 蕭如芯

202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女性勞參率不隨經濟成長、同工不同酬」關鍵在婚姻、育兒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史上第三位女性得主為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戈丁(Claudia Goldin),她也是首次單獨獲獎的女性。戈丁研究發現,女性勞動參與率並不隨經濟增長而提升,反而是呈現U型曲線。她回顧美國200多年來的歷史與數據,證實性別收入和勞動參與率差距並非受生理因素影響,而是基於異性夫妻間無償照顧責任的劃分差異。

2023/08/23 | Kasey

【圖表】桃園、台中、高雄捷運收入地圖:最高跟最低差距達2倍以上

除了雙北捷運外,桃園、台中、高雄也都已建設捷運系統,而這些捷運附近的民眾所得是如何呢?我們根據財政部資料,整理各捷運站收入地圖,比較各站之間收入中位數差距。

2023/03/23 | 精選書摘

《平衡心態》:身邊住的若都是薪水較高的人,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時間是我們擁有的資源裡唯一不可再生的。這就是我們為何該珍惜時間。如果我們因為薪水很高而選擇一份自己痛恨的工作,那就是用珍貴的東西換取不一定會改善我們生活的東西。若想自己的健康達到最佳狀態,同時還能活得最快樂,你必須謹記這一點。

2023/02/26 | 方格子vocus

打破收入天花板的三個方法:為何不建議開Uber增加支線收入?

剛過30歲的朋友們都遇到一個人生問題,他們發現自己的薪水幾乎無法因為轉換工作,而有爆炸性的成長了。這其實很正常,因為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價值,而這個就是收入天花板會出現的原因。基本觀念就是要打破這個天花板,一定要增加自己的價值才行,這裡來介紹一些不同的方式增加自己的價值。

2023/02/19 | 德國之聲

老闆不一定比你聰明,瑞典研究:收入高不等於智商高

一個人賺的錢越多,是不是也就意味著他越聰明呢?一項研究顯示:收入達到某種層級之前,這種判斷是正確的。但對於更高層級的高收入者來說,運氣和人際顯然要比他的智商更為重要。

2023/02/03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女議員帶嬰兒出席被拒之門外,這要從瑞士把議員當成「兼職」的傳統說起

「在瑞士,議員兼職的傳統是政治體系和政治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伯恩大學比較政治學教授斯塔德曼-史坦芬(Isabelle Stadelmann-Steffen)對此表示:「否則,小地區的政治機構在財政上很難維持。」

2022/12/08 | Roy Ngerng

從數據看民進黨為何慘敗(上):為什麼地區每戶平均所得越高,民進黨的得票率越低?

在1997年的地方選舉中,民進黨實際上能夠吸引收入較高的市縣。但從這次選舉來看,家戶可支配收入越高、整體學歷越高、越年輕的縣市,反而越少把票投給民進黨。為何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2022/09/09 | BBC News 中文

寫作、演講、醞釀復出?不當英國首相後的強森有哪些工作選項?

他真的會回來嗎?或許,如果他的繼任者在下一次大選中失利,他成為反對黨的領袖?撰寫保守黨歷史的貝爾教授說,不能排除強森復出的可能性,但他認為,保守黨必須「相當絶望,孤注一擲」時才會讓強森重新回來。

2022/09/07 | 林慶順教授

研究:久坐增加死亡率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影響程度與收入高低有關

研究發現,全因性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是跟每天坐著的時間成正相關性,而此一相關性的程度是與收入成負相關性。也就是說,儘管久坐的時間相同,但收入較高的人卻比較不會有健康的問題。

2022/08/26 | 精選書摘

《知識複利》:一直深陷低效益學習陷阱,別說專家,你只能成為「資深菜鳥」

如果我們一直深陷低效益學習陷阱中,想要在某個領域成長為專家就會十分困難,也因此才會有所謂的「資深菜鳥」一說。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把以往「每次都重新學習、重新整理」的慣性加以改變,開始善用之前每次的學習,將它們做為基石,疊加我們對於這個領域的知識。

2022/05/14 | 桃乃木

台灣網美分級表:那些靠「賣肉」走紅上新聞的,頂多算是「青銅級」

新聞中時不時能看到「網美」的負面報導,也常聽見很多人質疑網紅好像不用工作就能光鮮亮麗的生活,這類不好的觀感,導致網美和網紅幾乎變成一種貶抑詞,但社會上有很多懂得利用自己優勢,加上努力學習的人,真正讓自己活得比別人更加漂亮。

TNL+ 2022/04/18 | 柳金財

習近平號稱達成全面脫貧的「人間奇蹟」,農民收入增長率卻未超越胡錦濤時代

中國當前部分脫貧地區群眾收入,其水平仍較低,脫貧基礎較脆弱,一旦遇到自然災害、疾病、意外事故等情況,極有可能產生返貧致貧現象。

2022/01/18 | 精選書摘

《不平等的樣貌》:以種族來解釋新加坡貧困問題是正確的嗎?

在討論「種族」是否為重要因素時,我必須強調在本書描繪的生活樣貌:居住環境、工作與生活無法平衡、孩子學業問題和養育的挑戰、難以取得公共資源、尊嚴需求沒有獲得滿足,都涵蓋被歸類為「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群體的人。如果硬要找出這些群體之間的差異,也許可以找到,但是分析人們的日常經歷、境遇、習慣、想法、決定時,就會發現屬於何種族裔並沒有太大差別。

2021/11/24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各種「薪水」的英文怎麼說?月薪、日薪、佣金各不同

2021年進入最後衝刺,在期待年終獎金、尾牙紅包的同時,是不是也有人正在積極尋找轉職的好機會?作為轉職福利的首要考量,現在就來一探與薪資有關的關鍵詞彙,了解不同用字遣詞的差異。

2021/11/09 | 精選書摘

《解鎖財務自由人生》:想要活出你熱愛的人生,必須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定義的工作,就是任何我不想做的事。我背後有個團隊會幫我搞定這些事,所以我幾乎不太需要去擔心公司裡的日常瑣事,我可以專注在對我最有啟發的事情,並且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思考如何創造最大的影響力。

2021/11/09 | 精選書摘

《解鎖財務自由人生》:如何學會創造年薪12萬美元的終極高收入技能?

你想要傳訊息約你的對象出去約會,你想破頭寫出來的那段訊息就是文案!這是最適合發展的高收入技能之一,也是我第一個起頭的高收入技能。

2021/08/22 | TNL 編輯

國內受疫情影響大:儲蓄年增14.8%創83年以來最大增幅,貧富差距擴大創8年新高

受到疫情影響,民眾為了多留點「保命錢」,去年平均每戶家庭儲蓄為新台幣26.5萬元,年增14.8%,創下83年以來最大增幅;而另據主計總處調查,去年整年最高收入(前20%)217.6萬元與家戶與最低收入(後前20%)35.5萬元,兩個組別差距達6.13倍,貧富差距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

2021/08/14 | 方格子vocus

我要看到血流成河!解析Dcard熱文〈血淚談,不要找月薪低於五萬以下的女生結婚〉

賺錢能力是幸福的仙丹嗎?事實上,在一段長期關係中,擁有忠誠、善良、正直等特質,都遠遠比財富重要。你要張大眼睛,與你共享榮華富貴的人或許好找,但願意陪你走過人生艱難時刻,無論衰老或疾病仍不離不棄,這才最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