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政治正確

政治正確(英語:Political correctness)語義含混而多變。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6/28 | 三酸柑遊子(野人)

【影評】《蜘蛛人:穿越新宇宙》:開創全新敘事風格,美系動畫電影將不再被「皮克斯風」壟斷

在那些評價兩極的政治正確改編作中,我們會看到一股「拗」,對某些道德觀念的堅持和硬拗,像一個不願意受到絲毫委屈的龜毛小朋友一樣。而《蜘蛛人:穿越新宇宙》呢?它表達了愛,對作品的愛、對觀眾的愛、對老粉絲的愛,以至於對所有人的愛。面對這樣的作品,人們自然會以愛回應了。

2023/05/12 | 讀者投書

【美劇】Netflix《怒嗆人生》:冤冤相報的「憤怒」,在發現「你和我是如此相像」後而救贖

影集《怒嗆人生》與電影《媽的多重宇宙》一樣,取材自美國亞裔移民的生活,不過它卻摒除了電影絢爛奇幻的視覺特效與設定,改以寫實路線透過「憤怒」穿針引線,一步步揭露男主角丹尼與女主角艾美內心的匱乏與空洞。但是,劇中角色如何解放自我,在盛怒中獲得救贖呢?

TNL+ 2023/04/29 | 傅紀鋼

【美劇】Netflix《怒嗆人生》:全劇充滿政治正確、說教感重,編導根本沒有拍藝術片的才能

近期被奉為神作的Netflix劇集《怒嗆人生》,描述兩位亞裔美國人因為一場車禍路怒,產生的各種人性與內心探索。但樣板的角色設計,以及平淡的情節設計,加上120分鐘能交代的劇情卻花了10集共330多分鐘,讓人覺得那些衝突遠比不上《寄生上流》的直接明瞭。

TNL+ 2023/04/01 | 傅紀鋼

【影評】《TÁR塔爾》:本片導演的敗筆實在太多,浪費了編劇的巧思與布蘭琪的演技

由Todd Field執導,布蘭琪主演的《TÁR塔爾》,採用女同志、古典樂指揮等元素作為題材,看似企圖藉此探問當今社會的指揮家到底有什麼價值,政治正確下的藝術創作自由等大命題。但導演選擇用極其隱晦的方式帶過,所以觀眾只覺得她好像受困於什麼陰影當中,走不出來。只看到一大堆女主角的日常生活,無意義的慢跑與打拳,然後不知道她在對抗什麼,煩惱什麼。

2023/03/05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笑死,政治正確毀掉經典童話?

一個這本號稱三十年來最政治正確童話裡的例子:「遊行隊伍頓時停了下來,國王的腳步也停了下來。人群中一片鴉雀無聲,直到一個反應機靈的農民大聲說:『國王才不是沒穿衣服,國王只是在支持一種不穿衣服的生活方式。』」

TNL+ 2023/02/23 | TNL國際編譯

童書《巧克力冒險工廠》冒犯性用語遭出版社修改,蘇納克、魯西迪抨擊「荒謬的審查制度」

光是海雀出版社就對達爾作品中的語句及人物描述,進行超過百次的調整,以《巧克力冒險工廠》為例,當中的角色格盧普(Augustus Gloop)不再被稱作「胖子」,而是改用「巨大」來形容該角色。另以「小人物」一詞代替「小男人」,來描述身形矮小的奧柏倫柏人(Oompa Loompas),這也意味出版社用中性的說法來淡化性別。

2022/12/28 | 傅瑞德

「政治正確」讓廣告越來越不敢使用幽默元素,平權限縮了你的創意嗎?

根據統計,過去二十年來廣告和文案中的「幽默元素」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因為「企業擔心犯錯」。我認為,這跟二三十年來的平權觀念興起、以及部分創作者缺乏對社會文化改變的理解、以及自身的創作能力和習慣也有些關係......

2022/12/03 | 讀者投書

當「政確」成為正確,我們正在喪失廣納多元文化與意見的初衷

政治正確概念本質立意良善,但追求「政確」成為走向「正確」路上最省力的辦法時,反倒阻礙審視甚至改變方向的可能,甚至可能讓「政確」被商品化、與資本巧妙掛勾於貨架上販賣,成為操弄消費者的風向球。

2022/12/01 | Abby Huang

質問英籍非裔CEO「妳的族人從哪裡來?」威廉王儲教母赫西夫人挨轟種族歧視、火速辭職

推特上也有人為赫西夫人抱不平,有網友說,「一個83歲的女人,她是在40年代長大的,在英國還沒有『政治正確』的時候。關於同性戀、種族、其他宗教等相關議題,有多少80幾歲的黑人,按照今天的標準,能做對?」但也有網友回應,赫西夫人有足夠的時間吸收待人處事的變化,年齡不是藉口。

2022/11/12 | 歪脑|WHYNOT

翻開這本書,你只能更喜歡或討厭她──J·K·羅琳與她的新偵探小説

以哈利波特系列聞名的作者J.K.羅琳,如今再度化名「羅伯特・加爾佈雷斯」(Robert Galbraith)推出第六本偵探小說。外界認為她將自己的經歷投射在書中角色Edie身上,因Edie也同樣經歷網路霸凌、取消文化以及被質疑為「恐跨者」,這些都「恰好」與J.K.羅琳在現實生活中的遭遇相似。

2022/11/10 | BBC News 中文

2022美國期中選舉:華人移民二代積極參與政治,「現在的美國,好像變相的台灣戒嚴時期」

Peter在這次期中選舉中幫助他所在的城市東谷市競選市議員。有趣的是,他支持的並不是與他所傾向的共和黨,而是一名民主黨人。他說自己告訴27歲的亞裔候選人尤煜琳,「我不同意你的政見,但我支持你,是因為你值得,你對這個城市做的貢獻比其他候選人都要多。」

2022/11/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持續整治娛樂圈,要求企業自覺抵制「違法失德明星」作為廣告代言人

中國近年在娛樂和商業圈加強監管,多名藝人被封殺,原因包括未合法繳稅、或是如吳亦凡犯法、張哲瀚違反「愛國情操」的爭議行為等。影星趙薇消失在公眾面前,其演過的影片2021年8月起還被下架,至今原因不明。

2022/10/22 | 歪脑|WHYNOT

黑人《小美人魚》爭議:在「原著黨」和「考據黨」抗議聲中,重探迪士尼公主演變史

「為什麼不能忠於原著,故事裡就沒有出現有色人種阿」這可能是每個從小看迪士尼動畫長大的人心中最大的困惑,但每個重拍電影或改編故事,其實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若你相信世間有魔法,動物會説話,有人魚、精靈、怪獸和矮人,那為何這個虛構的世界裡不可以有有色和多元的人種?」

2022/10/13 | 香港文學生活館

《方圓》「敵/Anti」對談三:政治以外的超越與掙扎

如何面對政治正確對立,又是否只能對抗?有一個崑曲演員叫柯軍,他很出名,也是榮念曾的朋友。有一次,他說:不要將你的敵人推開,而是要將你的敵人和你捆綁在一起,因為他們是可以幫你去得更遠的。

2022/10/12 | 香港文學生活館

《方圓》「敵/Anti」對談二:「政治正確潮」的性別與表演政治

每當你為弱者、被害者發聲的時候,說是平權,其實你也墮入了對抗式思維。當你要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是不是就不能夠用對抗式的思維呢?對抗式的思維本身就是,如果你是feminine的話,對抗的就是masculine,而正正作為平權或者feminine的話,不是應該避免墮入你所反對的結構裡面嗎?

2022/10/12 | 香港文學生活館

《方圓》「敵/Anti」對談一:「政治正確潮」背後的權力問題

這十年來,一些本來為了爭取公義的運動卻好像過了火一樣。因而似乎出現了一些setback,做成了新的不義。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政治正確」?

TNL+ 2022/09/24 | 金色烤布蕾

黑人女歌手飾演《小美人魚》引發兩極評價,但誰說人魚這種幻想生物就非得是白人?

從古至今,非洲各地都流傳著許多人魚傳說,當然她們都不是安徒生筆下的人魚公主,但也從來沒有人,包含安徒生本人,說過飾演人魚公主的不能是位黑人,就連原作也沒說過美人魚一定就是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