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敘利亞內戰

敘利亞內戰 (阿拉伯語:الحرب الأهلية السورية‎;英語:Syrian Civil War)是指自2011年持續至今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支持者與敘利亞革命反對派等多股勢力之間的武裝衝突。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4 | 德國之聲

阿薩德時隔19年再次訪問中國,習近平為何現在拉攏敘利亞?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9月21日抵達杭州。他將出席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並於22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此行是他自2004年以來再次訪問中國,被認為是其政權殘酷鎮壓反對派十多年後重返國際舞台的重要一步。

2023/09/13 | 讀者投書

被遺忘的戰爭:敘利亞內戰12年再陷衝突,阿薩德獨裁政權成唯一贏家

這場可謂21世紀重要之中東動盪似乎永無止盡,縱使聯合國於2023年8月表示現況是令人無法接受的,阿薩德政權卻已然站穩腳步,於2023年5月代表敘利亞重返阿拉伯國家聯盟,展現周遭阿拉伯國家已接受阿薩德倖存之事實,不論其過往殘暴之舉,意味著獨裁者仍屹立不搖。

2023/07/14 | 王昱晴

敘利亞人道走廊才遭俄羅斯否決延期,總統阿薩德:「風之門」會在週四重啟

敘利亞內戰持續長達12年,多達410萬人受困於西北部的反叛軍據點,飢荒、疫病等災情不斷。聯合國於2014年開通人道救援走廊,自巴布哈瓦運送糧食與藥品給當地居民與孩童,然而,人道走廊開放協議的期限於本週一截止,俄羅斯於週二的安理會中否決提案,造成救援行動一度中斷。

2023/05/11 | BBC News 中文

阿薩德政權重回阿拉伯聯盟——回顧敘利亞的12年內戰

12年的內戰令敘利亞人民飽受苦難。除了流血傷亡以外,該國戰前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已經逃離家園。約680萬人國內游離失所,超過200萬人生活在難民營,缺乏基本的生活資源。另外有600萬人是境外的難民或尋求避難者。鄰國黎巴嫩、約旦和土耳其收容了其中530萬,但是已難於應付這場近代歷史中最大規模的難民潮。

2023/05/08 | 張博丞

敘利亞睽違11年重返阿拉伯聯盟,美英譴責、卡達反對「關係正常化」

阿拉伯聯盟強調,他們會致力於結束敘利亞內戰,以及由此產生的難民和毒品走私危機,也將成立一個由埃及、沙烏地阿拉伯、黎巴嫩、約旦和伊拉克組成的委員會,幫助敘利亞。敘利亞一名流離失所的男子直言:「阿拉伯的領導人們沒有幫助我們,不僅沒有讓我們離開這些使我們受苦的營地,還用我們的鮮血,清洗了殺手和罪犯的雙手。」

2023/03/26 | TNL特稿

【2023台大電影節】影評徵文:攝影機作為武器,《親愛的莎瑪》在敘利亞內戰下的反戰意義

《親愛的莎瑪》紀錄敘利亞內戰,如其片名,主導演瓦黛卡提波將此紀錄片獻給女兒莎瑪,作為被圍城的首都阿勒坡居民,卡提波立場早就明確——反戰,並反對敘利亞軍政府施壓,因而紀錄片在紀錄之外,成為卡提波立場的宣揚。

TNL+ 2023/03/25 | TNL國際編譯

俄羅斯居中斡旋,沙烏地阿拉伯與敘利亞時隔12年有望恢復外交關係

兩國重建關係也被視為阿拉伯與敘利亞關係正常化最重要的一步,因自從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總統阿薩德即遭到多個西方國家與阿拉伯國家封鎖。一名內部知情人士透露,兩國將預計在4月中旬的開齋節後重啟雙邊大使館。

2023/03/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東和解效應:伊朗與沙烏地恢復邦交後,阿聯總統呼籲接納敘利亞重返阿拉伯世界

設於澳洲的獨立新聞網站The Conversation一篇分析指出,泰晤士報中東特派員史賓塞(Michael Spencer)日前披露,波斯灣國家計劃與阿薩德政府重建關係,連同北京促成伊朗沙烏地關係正常化,兩項事態發展的意涵可觀,可能重塑中東的權力平衡。

2023/0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敘利亞正式向歐盟求援,內戰分裂各有盤算,敘北叛軍控制地區恐淪為人道救援黑洞

睡夢中的這家人身陷瓦礫堆中。姐弟倆一起被夾在比他們身體巨大許多的沉甸甸水泥塊之間,動彈不得超過36小時。蜷曲身子的搜救人員在斷垣殘壁中找到他們時,做姐姐的細語呢喃說:「幫我脫身,我什麼都肯幫你做。我會做你的僕人。」畫面中的搜救人員回應說:「不用這樣、不必。」

2022/09/25 | TNL 編輯

黎巴嫩移民船在敘利亞外海沉沒已釀94死,近年地中海來最慘船難之一

人口約莫600萬的黎巴嫩曾享有中東瑞士及中東明珠的美譽,然而自2019年以來,黎國陷入了世界銀行稱為現代最嚴重的財政危機之一,促使愈來愈多黎巴嫩人嘗試偷渡。自黎巴嫩駛出的移民船多半會前往歐盟會員國賽普勒斯,當地位於黎巴嫩以西大約175公里處。

2022/07/19 | TNL 編輯

俄羅斯、土耳其與伊朗領袖峰會:三國協調避免敘利亞局勢升溫,並商討烏克蘭穀物出口問題

3方峰會召開前,艾爾多安已揚言要對敘利亞北部庫德族發動新一波攻勢。伊朗則警告,土耳其在敘利亞任何的軍事行動,將可能破壞區域穩定。3國屆時如何就敘利亞問題達成共識,將是看點之一。

2022/04/13 | TNL國際編譯

「敘利亞屠夫」上場:普亭任命戰場經驗豐富的德沃尼科夫將軍,接任俄軍對烏戰爭總指揮

德沃尼科夫領導在敘利亞的俄羅斯軍隊拯救陷入困境的阿薩德政權時,他下令俄羅斯軍隊與阿薩德的軍隊一起對敘利亞平民、社區和醫院進行了廣泛的、不分青紅皂白的轟炸,其目的是造成盡可能多的破壞,恐嚇平民並在反叛團體中散播恐懼。

2022/03/21 | 黎蝸藤

回顧美國在冷戰後參與的歷次戰爭,絕大部分左派口中的「侵略」都是合法的

與美國的行動對比,俄羅斯早在2014年把克里米亞搶過去,就是二戰後首次「搶占領土」的非法行為。這次在攻打烏克蘭更是完全非法的。俄羅斯甚至連裝模做樣先在聯合國安理會討論一下的門面功夫也不做,把聯合國完全抛在背後。

2022/02/23 | 謝宇棻

以色列計畫三年內讓戈蘭高地猶太社群增加一倍,是趁國際反阿薩德的天時地利之機?

面對已持續超過10年的敘利亞內戰,國際間心知肚明,無法向以色列施壓,要求其歸還戈蘭高地給前景還堪憂的阿薩德政府。因此班奈特政府若能把握這樣的天時地利,在戈蘭高地擴建猶太人社群,在國際上比較不會引起太多喧嚷。

2021/12/26 | Louis Lo

【圖輯】內戰毀了家園生計,敘利亞人躲到「免租金」的考古遺址搭帳篷度日

遺址是一個早期的基督教徒定居點,可以追溯到西元5世紀。因為遺址沒有地主,不必繳交租金,所以逃離家園的敘利亞人,可以免費住在這裡,很受流離失所者的歡迎。

2021/12/20 | 謝宇棻

10年來接收360萬敘利亞難民的土耳其,社會與情緒都已經開始疲乏

聯合國難民署統計資料中的全球敘利亞難民,共有680萬,也就是說,有超過半數敘利亞難民在土耳其境內。在這10年期間,敘利亞等鄰國難民的長期滯留,以及敘利亞內戰的延宕,讓安卡拉當局面臨頗為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