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教師

教師(英語:Teacher,中文口語也常稱作「老師」,1990年代以前香港俗稱「先生」),又稱作教育工作者、教員,是大眾對教育從業者的稱呼,是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的專業。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師資類科系招生每況越下:同樣超長工時和超大壓力,寧當工程師也不當老師

「政府應該要好好盤點,不是說那個產業好,人就一直往那邊塞。」魏佳卉提到,台灣缺工程師,還可大量招境外生,畢竟科技業是一個全球化的產業;中小學教師則涉及文化、語言能力等,很難倚靠境外人力。相比之下,缺教師的危機遠比缺工程師還要嚴重。

2023/09/28 | 楊逸飛

教師道德糾結症候群:與「職業倦怠」同樣構成現代教師的職涯挑戰,但兩者之間略有不同

作為老師之所以糾結,源自於我們相信:「教育孩子,是爲了(也能夠)讓孩子的人生過得更好」,所以老師希望他們認真學習,希望他們尊師重道。但實際上,現代學生們的經驗已經不是這個樣子了。他們所面臨的社會,恐怕也不是「好好讀書」就能夠過得好的。

2023/09/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教師不堪家長頻投訴輕生,全國教師抗議「恐龍家長」串聯罷課

28歲教師金珍瑞(Kim Jin-seo,音譯)在一場抗議活動中說,經歷兩次特別咄咄逼人的投訴後,她也想過自殺,後來不得不請假3個月。一次是她要求一名干擾秩序的學生在洗手間反省5分鐘;一次是她通知一名學生的家長,說他們的孩子打架。校方兩次都強迫她道歉。

2023/08/30 | 方格子vocus

「雙語教育」只是一個耍噱頭的教育政策,對提升學生學力之功效微乎其微

台灣教育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不去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反而在製造問題,將資源放在錯誤的地方,然後將帥無能累死三軍。舉例來說,許多年前,我看到朋友約小學三年級的小孩,在做老師給的造詞練習,看到他所寫的內容,我真的十分傻眼......

TNL+ 2023/08/04 | 陳慶德

韓國「另類校園霸凌」:恐龍家長逼死過勞教師,24歲教育新生代為何走上絕路?

韓國一名年僅24歲,大學畢業沒多久就執教鞭的年輕教師,於去年3月入校服務,原本懷抱著教育熱忱入職的她,進入校園內雖勉強能忍受教學、行政兩頭燒的工作職場,但壓倒她最後的一根稻草,竟是「惡學生」、「恐龍家長」的另類校園暴力。

2023/07/14 | nippon.com 繁體字

日本教師考試「招不滿」?遠高於「過勞死亡線」的超長工作時間,學校就是黑心職場

全國性的師資不足問題日趨嚴重,因停職休假或離職出現的教師職位空缺,也處於難以填補的狀態。教師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處理校園霸凌問題和缺勤,關照特殊班級的學生等等,工作時間長卻沒有加班費。由於感到這樣的工作沒有前途,以致願意當老師的人不斷減少......

2023/07/05 | 張博丞

韓國少子高齡化嚴重,獨居老人128萬人,65歲以上43.2%「相對貧窮」為OECD最高

韓國65歲以上的人口中,有高達43.2%的人被列為「相對貧困」,是OECD最高的國家。此外,韓國約有128萬名老年人被發現是獨居老人,隨著人口持續高齡化,這些數字預計會繼續增加。鄭順鬥補充,韓國的育兒成本過於高昂,許多中年人在孩子身上花太多錢,甚至願意從退休金帳戶中取出錢來撫養子女,這導致他們無法在退休前存下足夠的積蓄,使他們晚年的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2023/06/07 | 李秉芳

南投狼師性騷擾小學生,校園當後宮一路高升校長,縣政府:責令請假靜待調查

這位劉老師在南投縣內待過南投竹山鎮的雲林國小、延平國小、過溪國小、大安國小,從1995年到現在,2015、2021年都有人報案揭露;然而卻都無法有效處理,他仍然在學校工作並且已經成為國小校長。

2023/04/16 | 方格子vocus

英國大學罷工,參與教師有個非常明確的抗議手段——拒絕評分

在疫情後的第一個學期,教師們便無預警地遭受高達35%的退休金縮減,加之以長期懸而不決的教職兼職化問題、學校年年超收學生及能帶來更多收入的國際學生等等,都成為次次罷工的導火線。然而進入第四年罷工行動的尾聲,已可明顯觀察到教師方也出現對於罷工的分歧聲音。

2023/01/30 | 讀者投書

STEAM教育給台灣啟示(下):檢視STEAM教育在台灣課程改革的六大問題

目前STEAM教育時,過於強調固定流程,把實踐探究變成簡單模仿,把原本充滿活力的科學探究,與教學行動變成熱鬧卻不紮實的科學表演。最後在STEAM課程教學上,產生了得其形未得其神的困境。

2023/01/29 | 讀者投書

STEAM教育給台灣啟示(上):重新定義師生關係,從教師的單一主體性轉化為互為主體性

STEAM教育中,教師不僅是教材的準備者與提供者,也是引領學生進行討論、反思與現實問題解決的催化者。STEAM教育所重視的是讓師生共同去學習,一起動手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教育方式,強調透過STEAM跨學科領域的教學活動,共同培育師生在面對真實世界挑戰的能力,就是STEAM教育的目的。

2023/01/08 | 讀者投書

後悔當老師:如何幫助台灣教師克服「倦怠」(burnout)?

台師大在今(2022)年7月公布相關研究數據,台灣國中教師「後悔」當教師的比例高於日本、美澳等國,絕大多數老師更曾思考過從事他行會不會比較好。老師也是人,也有身心俱疲的時刻。面對教師「倦怠」(burnout)的挑戰,關鍵在協助教師找到意義,這是提升教師教學效能與教育熱情的重要方式。

2022/10/30 | 方格子vocus

成為實習教師之後,我對於「老師」這個角色的四個體悟

我發現,雖然老師必須為學生的學習負責,但學習是個緩慢且長久的歷程,一兩次的小失誤並不會造成什麼嚴重的損害,只要大方承認,並且在後續願意不斷調整就可以了。老師也是人,怎麼可能都不會犯錯呢?況且,如果我們連自己的錯誤都無法包容,又要怎麼說服學生:「你在我的課堂上是可以犯錯的,因為學習的過程本來就會犯錯」呢?

2022/10/05 | 李芯

教育現場「資深的不退,年輕進不來」,全教總要求調回退休年齡、修正替代率天花板

全教總在2013年曾經委託民調機構調查,發現有8成5的民眾希望中小學導師小於55歲,7成3認為中小學教師的最佳工作年齡是55歲以下。然而,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在年改制度之後,目前中生代老師急速萎縮,年長的老師比例不斷上升,年輕的又進不來,造成師資嚴重不平衡。

2022/09/14 | 李芯

新北市某國中校長不甩考核會、逕行記教師申誡,纏訟4年法院終替教師平反

新北教產理事長李曼麗指出,在案件過程中,校長違背應有程序、施壓教師,學生家長一再公開黑道背景,校長甚至替家長傳話,要陳姓教師向學生祖母下跪道歉,「完全把教育工作者的尊嚴踩在腳下。」

TNL+ 2022/09/07 | 謝宇棻

以色列公立小學與幼兒園開學前夕威脅罷工:教師們為何「搗蛋」,財政部又為何「不給糖」?

本文所呈現的教改經驗,顯示以色列公校教育界陷入一種惡性循環:教師工作環境及薪資不佳,導致年輕人才較不願進入這個行業,在崗位上服務的教師們也缺乏誘因、機會及資源提升教學品質,造成教學成果不良。

2022/08/15 | 李芯

私校聘約多陷阱:未明定研究費、限期升等不續聘或資遣等,監察院糾正教育部要求改進

近年各類私校教師聘約爭議還有侵害權益的事件攀升,且教育部雖然曾在2013年給各級私校說明不合理聘約內容,但迄今8年都未主動清查聘約內容爭議,同時思考解決對策,只是依照個案陳情消極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