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 | 精選書摘 《未來地圖》:去中心化,更快進化——網際網路本身就證明了這點 對於所有想要把規模做到最大的網路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像Linux這樣的開放原始碼軟體,以及像網際網路和全球資訊網這樣的開放系統之所以能夠成功,並不是因為有個中央監管機關來批准每項增補修訂,而是因為系統的原始設計者制定了明確的合作和可相互操作的規則。 數位通訊 數位攝影 More... 社群網站 全球資訊網 網路平台 新創公司 市場經營 Google 亞馬遜 開放原始碼軟體 Unix作業系統 未來地圖 Tim O’Reilly 2017/02/07 | 精選書摘 電話的「社交壓力」:我們熱愛傳訊,甚至很高興不必去見任何人或跟誰說話 我們用持續不斷的連結塞滿每一天,不給自己思考和作夢的時間。一旦忙到消耗殆盡,我們又作成浮士德式的交易,大概像這樣:如果我們在與人聯繫的同時又能不被打擾,就足以應付在一起的情況。 在一起孤獨 科技生活 More... 簡訊 即時通 電子郵件 青少年 社交壓力 媒介 Whassup 數位通訊 打電話 網路 2017/02/07 | 精選書摘 電話的「社交壓力」:我們熱愛短信,甚至很高興不必去見任何人或跟誰說話 我們用持續不斷的連結塞滿每一天,不給自己思考和作夢的時間。一旦忙到消耗殆盡,我們又作成浮士德式的交易,大概像這樣:如果我們在與人聯繫的同時又能不被打擾,就足以應付在一起的情況。 在一起孤獨 科技生活 More... 簡訊 即時通 電子郵件 青少年 社交壓力 媒介 Whassup 數位通訊 打電話 網路 2017/07/24 | 精選書摘 不可侵犯的個人疆域崩毀:行動電話延伸的不是工時,而是私生活 我們大多數人抱怨每天的時間不夠,太多電郵、訊息從我們掌上跳出,人們普遍認為生活步調比以前更快,絕大多數得歸咎於智能手機與網際網路。但是,智能手機原來的本意,不是讓我們能更快速與人溝通、處理資訊,然後讓我們取得自由去做其他事情嗎?科技不是應該讓我們生活得更容易些嗎? 縮時社會 科技 More... 家庭 手機 工作 數位通訊 私領域 行動電話 2017/07/26 | 精選書摘 不可侵犯的個人疆域崩毀:手機延伸的不是工時,而是私生活 我們大多數人抱怨每天的時間不夠,太多電郵、訊息從我們掌上跳出,人們普遍認為生活步調比以前更快,絕大多數得歸咎於智能手機與網際網路。但是,智能手機原來的本意,不是讓我們能更快速與人溝通、處理資訊,然後讓我們取得自由去做其他事情嗎?科技不是應該讓我們生活得更容易些嗎? 縮時社會 科技 More... 家庭 手機 工作 數位通訊 私領域 行動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