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以及空間等概念及其變化的一門學科,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9/05/13 | 臺大科教中心

從千年數學「和算」,看日本的職人精神與文人相輕

有流派形成,自然就有競爭者,被拒絕加入「關流」的數學家,就自行創立了「最上流」,還寫書針砭關流的諸多缺失,用比關流更少的字數描述公式表現自己以簡馭繁的能力,而關流不甘示弱,出版書籍回擊,展開了一連串數學家的「筆戰」。

2019/04/30 | 陳紹慶

「顯著」的問題:p值是判斷研究成敗的過時指標嗎?

我們相信以妥善的統計規劃完成的研究,不論研究報告有沒有出現p值,有沒有表達顯著與否,都能讓讀者掌握研究結論的確定與不確定訊息。

2019/04/30 | 陳紹慶

我們與「顯著」的距離:P值是判斷研究成敗的過時指標嗎?

如果讀者讀完這篇文章,準備要做統計分析寫報告,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用錯誤的觀念與方法操作統計工具,那麼這篇文章就起了作用。

2019/04/19 | 余海峯 David

理解宇宙︰如何運作?為何如此運作?

有些科學家會說理解宇宙為何如此運作,比起只是知道宇宙如何運作更重要,這點我是絕對同意的。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們不用首先理解宇宙如何運作。

2019/04/10 | 白經濟 TalkEcon

「女經濟學家都去哪了?」談經濟系的男女比例失衡

數學是學習經濟學的重要工具,而社會普遍製造了「女生=數學不好」的標籤,這或許成了女性不願就讀經濟系的原因之一,但是男女的數學能力真的有差異嗎?

2019/04/10 | 白經濟 TalkEcon

「女經濟學家都去哪了?」談經濟系的男女比例失衡

數學是學習經濟學的重要工具,而社會普遍製造了「女生=數學不好」的標籤,這或許成了女性不願就讀經濟系的原因之一,但是男女的數學能力真的有差異嗎?

2019/04/08 | 精選轉載

全壘打王的數學驚喜︰714和715有甚麼特別?

全美國4億隻眼睛緊盯,不想錯過這歷史性的一刻。這景況大概就像是那時王建民挑戰大聯盟單季20勝,全台熱血沸騰看實況轉播那樣吧。破紀錄那一刻開始,幾乎全美國都在說這兩個數字「714 vs 715」。全部的人都瘋狂時,數學家也不會例外。

2019/04/08 | 精選轉載

全壘打王的數學驚喜:貝比魯斯的「714」 vs. 漢克阿倫的「715」

全美國4億隻眼睛緊盯,不想錯過這歷史性的一刻。這景況大概就像是那時王建民挑戰大聯盟單季20勝,全台熱血沸騰看實況轉播那樣吧。破紀錄那一刻開始,幾乎全美國都在說這兩個數字「714 vs 715」。全部的人都瘋狂時,數學家也不會例外。

2019/03/21 | 羊正鈺

首位獲頒「數學諾貝爾獎」的女性:就算不是完人,也能有所成就

從小就想成為科學家的美國數學家伍倫貝克坦言,「但是要成為模範是件困難的事,因為你真正要做的是告訴學生,就算不是完人也能有所成就⋯⋯我可能是傑出的數學家,更因此得名,然而我也是人。」

2019/03/13 | Kayue

終於找到答案的算術題︰哪三個數字的立方加起來會是33?

到底哪些數字可以寫成「三個立方數之和」?這個問題目前尚未解決,不過有數學家找到了立方和等於33的三個數字。

2019/03/04 | TIME

想在「STEM產業」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有多困難?

研究發現,將近半數的新手媽媽,及四分之一的新手爸爸在領養或生了孩子之後,選擇離開原先的全職STEM工作,直到孩子開始上學,才重返職場。

2019/03/01 | 史丹福

黑板上排列組合,你捨得解開嗎?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其中一幕是男女主角一起計算黑板上的排列組合問題,它們牽涉到一些香港中學課程中沒有明確教授的概念。

2019/02/25 | 史丹福

黑板上排列組合,你捨得解開嗎?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其中一幕是男女主角一起計算黑板上的排列組合問題,它們牽涉到一些香港中學課程中沒有明確教授的概念。

2019/02/12 | 精選書摘

《微積分之屠龍寶刀》:你不該在微積分老師面前提的4個問題

這個會考嗎?有些學生整個學期都在反覆問教授這個問題,這樣做很危險,因為在考試還未到來之前,教授很可能不記得哪裡該考、哪裡不該考。你挑他答不上的問題問,豈不是跟他過不去?

2019/02/11 | 精選書摘

《微積分之屠龍寶刀》:用一個實際的例子讓你搞懂「極限」

「你真的把我給惹毛了,我的忍耐已經到極限了!」然而你有沒有覺得奇怪,「已經到極限」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