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通稱文化大革命、簡稱文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的一場全國性政治運動,於1966年5月16日-1976年10月6日間發生在中國大陸境內。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31 | 李少民

從毛主席的美術兵到習近平的漫畫家(一):毛澤東去世改變了我的命運

毛澤東的去世,天沒有塌下來,反倒給中國帶來了機會。當時的中國,發生任何變化都只可能變好。因為毛已經把中國折騰得山窮水盡,不可能再更壞了。毛去世時,我家裡幾乎一無所有,文革開始時我只有十歲,而後在農村顛簸多年,連正經學校都沒上過。在這樣的情形下,毛的去世,也不可能使我和我們家的境地更壞吧?

TNL+ 2023/05/23 | 長河

舉報脫口秀演員算什麼!中國充斥著「政治雷達」敏銳的可悲年輕人

一直在揪出「惡」的中國社會,反而人與人之間毫無信任可言,社會也並沒有因為大家不斷「揪出惡者」而變得更好。這是因為很多人把大量精力都用在「監督」和「反監督」,大部分人求穩勝過求好。

2023/05/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脫口秀「野狗辱軍」風波,凸顯「習近平」和「解放軍」是言論創作紅線

「野狗辱軍」脫口秀風波延燒至今,主角House(李昊石)已經被北京市朝陽區警方立案調查,更可能面臨「尋釁滋事」罪的指控,且今後恐無法在中國從事任何演出。至於他所屬的「笑果文化」公司,則已被處人民幣1335萬3816元(約新台幣6000萬元)的鉅額罰款。

2022/08/16 | 精選書摘

《中國陌路》:打掃我們辦公室16年的劉小姐,她的人生就是現代中國的縮影

一九七〇年,她被送到甘肅,中國西北方靠近蒙古的內陸省份。現在的甘肅因為沙漠和古絲路的貿易古道成為旅遊勝地,但在交通不便的五十年前,被送到甘肅就像被送到西伯利亞。

2022/05/23 | 精選書摘

《毛主義》:這些網路毛派分子以憤怒的反西方民族主義著稱,認為中國邊境問題都是美國干涉的結果

探索全球毛主義不僅對於了解中國史極其重要,也有助於了解世界許多地區的激進政治。尤其是毛主義在去殖民化時代成為一股國際力量。在開發中國家,毛主義所散播的「反帝國主義」訊息,吸引了那些在經濟、政治、文化上受到壓制的人民。

2021/12/09 | 精選書摘

《毛澤東和文化大革命》:江青和葉群把文革變成她們個人報仇、一解個人恩怨的大好機會

夫人參政還常常加劇手握大權的夫人們之間因歷史間隙、性格稟賦等個人因素造成的矛盾、進一步在政治上影響她們丈夫,把猥瑣低俗的勃谿相向政治化,又把原應當嚴肅的政治鬥爭徹底地庸俗化。

2021/12/09 | 精選書摘

《毛澤東和文化大革命》:毛澤東對他親手挑選的兩個接班人劉少奇和林彪,都有始亂終棄的特點

毛澤東在林彪問題上一開始就表現出他的矛盾性格。一方面,他好大喜功,急需要搞個人迷信來提高自己的威望和鞏固最高權力,另一方面卻又要忸怩作態、欲蓋彌彰、自己給自己套上早就反對個人崇拜的道德包裝。

2021/10/30 | 精選書摘

《十七歲的獠牙》:一個親切而又冷漠的人死了,願她安息,阿嬤

中國中生代(八九一代)詩人、小說家、畫家、古琴家楊典繼《琴殉》之後,磅礡再現史詩般的回憶殺;一本關於他自己和一些民國往事,一本漫談文革、文明和新舊文化直面對決的動盪歲月。

2021/09/03 | 德國之聲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習近平正在進行一場更全面、精細的文化大革命

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社會信任體系成了維護政權、塑造威權主義社會「公民」的一種工具。在這樣的社會裡,人的行為和思維方式更符合威權制度的設計,即平時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當黨召喚時,立刻響應。

2021/08/30 | 精選書摘

《消費中國》:文革「破四舊」運動期間,紅衛兵如何對付「封建資產階級修正主義產品」?

透過探討中國官方一系列的嘗試,特別是管控人們渴望的事物——手錶、腳踏車、縫紉機、電影和時尚、休閒旅遊及毛澤東像章——葛凱挑戰了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和那些被貼上社會主義標籤的國家最根本的設想。

2020/12/29 | TNL 編輯

「鋼琴詩人」傅聰因武漢肺炎過世,父親傅雷的「家書」背後是一家受迫歷史

1958年12月傅聰離開波蘭,但並未按計劃回到中國,而是移居英國倫敦。這在當時是嚴重的叛逃行為,家人因此受到政治迫害,1966年父母相繼自縊身亡,成為傅聰一生最大的遺憾。

2020/09/29 | 劉威良

讀廖亦武《輪迴的螞蟻》:被踩在腳底的螞蟻,見證中國巨龍神話的幻滅

看完《輪迴的螞蟻》一書,深深地為老威(廖亦武書中主角的名字)的遭遇所感動,也給了我深深的一擊,因為此書讓我看到何謂真正中國的真面目。

2020/04/16 | 精選書摘

《看見與觸碰性別》:中國當代藝術中,女性仍為男性的刻板印象所界定

本文涉及了兩個交叉的主題,二十世紀中國藝術中的女性藝術家和二十世紀中國藝術中的女性主題。兩者似乎都與女性主義和都市文化發展相牴觸。我們發現在毛澤東時代的三十年中(1949–1979)女性藝術家實際地位的下降同在美術作品中理想化的社會主義婦女形象的大量增加形成意強烈的反差。

2020/02/04 | 精選書摘

哈金《光天化日》小說選摘:跟對待男人不同,處死通姦女人的方式是點天燈

《光天化日》中十二篇故事都發生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在中國長大,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移民美國的哈金,用一個倖存者的敏銳寫出了道德的淪喪,他說了一個鄉村小鎮歇馬亭的生活,那裡的男人和女人充滿了感情和執迷,但他們被榮辱、生死、背信和壓抑控制著,因而被短視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