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2 | 讀者投書 【異國戀徵稿】娶一個,養全家?從我交往過的菲律賓女孩談文化差異 從我交往過的兩任菲律賓女孩,能稍微理解她們的文化,在愛情中遇到的酸甜苦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異國戀徵稿 異國戀 More... CCR 愛情 感情 台灣 菲律賓 文化差異 ㄈㄈ尺 2021/03/11 | 蜂鳥出版 《壞時代心理學》:港人移民挑戰——如何融入新文化才是最好? 移民不應該是一時衝動下的決定,並不是踏上飛機的一刻,困難就可以迎刃而解,隨之而來的是不同的挑戰。 hkop 香港 More... 心理學 Lo's Psychology 移民 刻板印象 歧視 偏見 融入 文化差異 文化適應 身分認同 2021/01/19 | 留德趣談 在歐洲「So Asian!」的標籤 移居歐美的人,特別是年輕的一代,很多都想擺脫「so Asian」的標籤,而在生活習慣上融入當地。 hkop 歐洲 More... 亞洲人 文化差異 Chinese 東亞人 西方人 歧視 標籤 刻版印象 2020/12/27 | 巷仔口社會學 「不好意思」:從問路看台灣與德國陌生人互動的文化差異 根據上述兩種互動模式的不同,我們也可以嘗試進行文化差異的研究,對於德國人的問路眼神完全不看著他,或是問台灣人路時,眼神持續搜尋對方的視線,並且努力使眼神交會;回應台灣人的再次提問,以更詳盡的訊息內容作為回應,或是對於德國人的問路,只重複相同的內容。 文化差異 台灣 More... 德國 陌生人互動 問路 高夫曼 禮貌性忽略 視線運作 眼神接觸 2020/07/29 | 留德趣談 「你的眼睛亞洲人來說算很大了」——東亞人在歐洲 許多歐洲人認識東亞,遠不及東亞人認識歐洲,所以前者可能會對後者有更多偏見和誤解。這一切都需要東亞人有良好的外語水平來解釋,加上以身作則,證明自己肯融入當地生活,可以與當地人交朋友。 hkop 眼睛 More... 歧視 生活習慣 文化差異 歐洲人 亞洲人 東亞人 身高 2020/05/04 | 留德趣談 含蓄的東亞人,讓我擁抱你 在歐洲生活久了的東亞人,暑假回家度假,有時很想給父母來個擁抱,卻又怕尷尬。特別是在寄住家庭生活過的,每早出門時都有這個家庭親切的擁抱,慢慢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Facebook 父母 More... 擁抱 親子 臉書 文化差異 2020/03/30 | 留德趣談 西人地位正常化:說廣東話與融入主流文化 一些在港西人雖努力學習粵語,但卻欠缺練習機會而覺得洩氣,這是很令人遺憾的事。 西人 西方人 More... 廣東話 在港定居 外國人 洋人 文化差異 粵語 2020/03/27 | 留德趣談 不用防疫,是在港西人的特權? 港人對待洋人,也應學像西方國家對待華人移民一般:把他們當成香港的一分子,同時期望並要求他們盡當香港市民的義務。 武漢肺炎 口罩 More... 西方人 洋人 移民 公共衛生 文化差異 2020/03/25 | TNL特稿 【港人在異地疫境】口罩只能用白色——日本抗疫日記 雖然口罩已經嚴重短缺,但在日本這個講求群體以及規則的社會裏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口罩只能使用白色。 日本 武漢肺炎 More... 口罩 COVID-19 新冠肺炎 home office 文化差異 2020/03/07 | 留德趣談 疫情下,華人還是西方人較有危機意識、獨立思考? 西方許多民眾對疫情的判斷卻來自政府的資訊,令人都覺得雖然他們雖然從小學會獨立生活,但由於國家向來發達,安逸已久,一旦真正的危難臨到都會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應變。 武漢肺炎 新冠病毒 More... COVID-19 口罩 衛生 文化差異 德國 歐洲 華人 危機意識 獨立思考 權威 2020/03/07 | 留德趣談 肺炎來襲,對比德國人我們一點都不差 諾貝爾獎得主的多寡,不反映市民普遍的智慧和應變的能力。不少生活在港的港人,在武肺事件上都驚覺原來看此教育水平高、知識水準發達的歐洲國家,可以有這麼多連基本邏輯都沒有的人。 武漢肺炎 新冠病毒 More... COVID-19 衛生 口罩 文化差異 德國 諾貝爾獎 歐洲國家 沙儒彬 2020/03/01 | 精選書摘 《A.I.傳播進化》:製造機器人被認為是褻瀆神靈,對此反對最強烈的當屬猶太教 日本的神道教和佛教都崇尚萬物皆有靈性和神性,無論是生命體還是非生命體。所以機器人可以有靈魂,而人從事的所有活動都是在神的指示下進行的,包括機器人的製造。所以,日本人更容易接受機器人作為人類的陪伴者而存在。 A.I.傳播進化 人工智慧重塑人類的交流 More... 人工智慧 文化差異 全球化 美國 日本 機器人 魔像 單一聖靈論 軟實力 社交機器人 2019/06/11 | Sato太太 上街遊行會被捉走嗎?──日本人對香港的理解 6月9日103萬人上街,筆者不斷給日本家人看Facebook上面的人海圖片,義理媽媽第一個反應就問:「這樣上街不會被捉走的嗎?」是2014年雨傘運動,看到香港警察抬人走的情況太深刻? 日本 香港 More... 文化差異 遊行 地震 中國 Google 網絡審查 李小龍 成龍 上街 反送中 雨傘運動 2019/04/24 | 當代評論 認識《越南移工》(下):在移民社會,「不同」不是排拒彼此的藉口 多元文化主義是一種平等尊重的肯認政治,對平等的尊重是源於對差異的體認,「差異」其實就是「多元」的同義詞,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差異,又如何尊重多元? 東南亞 越南移工 More... 新住民 新移民 文化差異 2019/04/08 | Sato太太 感冒時吃辣可暖身、冬天喝冰水──日本人飲食不戒口 「哈哈,日本人在喉嚨劇痛的時候還會吃烤了的麵包嗎?不是白麵包會好一點?」老公大人的答案是先沉思,然後說:「你是不是吃不下?可以不吃的。我吃掉就好。」 飲食 日本 More... 文化差異 感冒 生冷 熱氣 生活習慣 生病 戒口 溫水 2019/04/04 | Sato太太 感冒時吃辣可暖身、冬天飲冰水──日本人飲食不戒口 「哈哈,日本人在喉嚨劇痛的時候還會吃烘了的麵包嗎?不是白麵包會好一點?」老公大人的答案是先沉思,然後說:「你是不是吃不下?可以不吃的。我吃掉就好。」 飲食 日本 More... 文化差異 感冒 生冷 熱氣 生活習慣 暖水 生病 戒口 2019/03/20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想成為優秀的跨國溝通者,請避開這五種西方文化地雷 以下整理了西方人的一些眉眉角角跟大家分享,讓大家下次在跟外國朋友相處時,再也不會不小心碰觸到他們的地雷還不自知。 聊天 對話 More... 開場白 英文對話 話題 交流 文化差異 2018/11/16 | 讀者投書 別當白目亞洲人:我對英國說話方式的四點觀察 這篇文章則要分享我對英國(甚至包括歐洲)說話方式的觀察,什麼樣的亞洲人習慣話語可能會讓他們感到冒犯,但這並不代表亞洲的方式錯了,而單純就是文化的差異。 說話方式 英國 More... 文化差異 政治正確
2015/05/22 The News Lens International Edition 換人 You Are What You Travel: Reflecting On Chinese Tourists Binge Shopping in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