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15 | TNL 編輯

2024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荷蘭」,文化部長史哲:讓文化為台灣人增加更多的自信

史哲認為,1624年是台灣史上第一次跟國際相遇的起點,400年後的今天,台灣的民主多元備受國際肯定,台灣應該昂首,更積極地面對面與國際交流,將台灣民主多元社會所產生的文化成果讓國際社會瞭解,「讓文化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名片,也讓文化為台灣人增加更多的自信」。

2023/09/05 | 王祖鵬

國際台劇首徵案:製作條件每集成本至少1000萬元,或總製作成本1億元以上的劇集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在數位國度時代,台灣不再是邊陲、不再是小國,而是擁有史無前例的全球發聲權。傳統電視的時代,電視節目、戲劇是區域性的,但在網路時代,透過OTT等平台,再小的國家,都有機會透過這條通往世界的高速公路,將文化內容傳送全球,讓國家的文化自明性呈現於世界眼前。」

2023/01/31 | TNL 編輯

台北國際書展今日開幕:書展主題「閱讀的多重宇宙」,《獵魔士》作者等多位波蘭籍重量作家應邀來台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本屆書展主題為「閱讀的多重宇宙」,嘗試讓民眾深入閱讀趣味之外,同時融入五感體驗。其中,台灣文學館文學書區將展現編輯人的精神和靈魂;公民書區展現非主流出版的創意;兒童書區用16種海洋生物讓讀者深入閱讀美感。

2022/12/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文化部明年總預算初審通過212億元創新高,兒童未來館、公視法修法草案規劃中

歷時將近8小時,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審完文化部112年度預算,原總預算為212億1768萬3000元,審完後減列600萬元,總預算為212億1168萬3000元,仍是歷年最高。立院教文會審理文化部預算過程中,文化創意產業預算減列300萬元;影視及流行音樂發展減列300萬元。

2022/05/06 | 王祖鵬

策展人砲轟文化部長掀起輿論熱戰,感嘆解嚴後35年「當前的民進黨只容許一種聲音」

針對《NEXEN 未來密碼》事件,文化部指出,簽文於4月20日由部長李永得予以核定補助,並無吳牧青所言文化部長以預算作為籌碼,要脅拿掉重要協作者名字一事。對此吳牧青則表示,文化部竟以這種明附暗砍混冒焦點,欺騙善良藝文閱聽人口。

2022/01/04 | 王祖鵬

《艾蜜莉在巴黎》第二季又惹爭議,烏克蘭文化部長抨擊:「這是污辱,是對烏克蘭女性的諷刺」

烏克蘭文化部長卡欽科在通訊軟體Telegram表示:「在《艾蜜莉在巴黎》第二季中,我們看到對於烏克蘭女性的諷刺,這是不能接受的,同時極具侮辱,難道外國人就是這樣看待烏克蘭人嗎?」烏克蘭媒體也證實,卡欽科已經去信向Netflix申訴,抱怨這樣的形象。

2021/10/17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鄭麗君:文化是從土地裡長出來的,我們不再是故鄉的異鄉人

一路走來保持初衷,鄭麗君說自己的動力,來自過去閱讀的積累,「閱讀能培養感受力,更理解他人,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建構出油然而生的熱情。」

2021/08/06 | 王祖鵬

文化部推出「積極性藝文紓困補助」,針對藝文產業匡列10億元最高補助250萬元

文化部繼藝文紓困4.0補助後,進而再推出「積極性藝文紓困補助方案」,從8月16日開始,接受藝文產業申請「積極性藝文紓困補助」,藉以補助藝文產業「實體或線上藝文展演」、「創作能量」、「人才培力」等3大方案。並由文化部長李永得出面說明。

2020/05/29 | 鹹派

520文化部長交棒:鄭麗君爭取「紓困」即是挑戰,如何「振興」更是李永得肩膀上的重擔

520就職大典之後,最受矚目的交棒就該署文化部長鄭麗君的卸任,以及李永得的接棒。鄭麗君曾經讓民間發起挽留行動,兩天內就收集到1500份聯署的文化部長,既有最棒部長的美譽,也有文化恐怖份子的戲稱。過去,文化部長被認為是一酬庸職銜,但在鄭麗君之後已然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