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文科

在漢語或漢字文化圈語境中,文科(或全名為人文社會科學)是指以政治、經濟、文化等涉及人類思想相關知識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對應概念為理科。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8/19 | 讀者投書

「賽先生」是東亞社會最佳解嗎?談我們為何需要博雅教育?

在中國古代,表彰人文學養的科舉制度,是讀書人唯一向上爬升的管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俗諺就是在此脈絡中誕生。然而這個槓桿在清朝末年被打破,在「賽先生」強勢入侵下,人文研究被打為陳舊、腐敗,對社會整體進步發展無用的學科⋯⋯。

2022/07/22 | 精選書摘

劉仲敬《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以文科為職業的人,皆無法避免變成不同層次的無產階級

本書蒐集劉仲敬對於人生百態的各種看法,分為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教育、職業、財富和各種日常生活的疑難雜症等十一個面向,以問答的形式呈現。不想當沒有主見的費拉順民?想要提升階級?那本書就是你的必讀人生指南! 

2018/12/3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蘋果電腦的成功,建立在很多「阿宅」不明白的層次上

在台灣,文青對於科青或阿宅來說,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書呆。但是《書呆與阿宅》提出文科人,更能夠體驗生活,因此更能夠為企業帶來解決生活難題或提升生活品質的新主意。

2018/12/27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書呆與阿宅》:蘋果電腦的成功,建立在很多阿宅不明白的層次上

在台灣,文青對於科青或阿宅來說,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書呆。但是《書呆與阿宅》提出文科人,更能夠體驗生活,因此更能夠為企業帶來解決生活難題或提升生活品質的新主意。

2018/09/30 | 精選書摘

《書呆與阿宅》:機械人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嗎?

隨著科技不斷的演進,無論是現在或是將來,若想保住飯碗,最好的辦法就是開發我們的人文素養,尤其是人文學科所培養的軟技能。

2018/09/29 | 精選書摘

《書呆與阿宅》:為什麼Tinder需要社會學家,Slack雇用主修戲劇的員工?

在抨擊人文學科的聲浪當中,有不少人誤以為文科生跟那些鑽研STEM學科的學生比起來就是不夠嚴謹,再來就是文科生不但「弱」又很不科學,而STEM領域出身的學生學的才是正宗科學方法。事實上,人文學科傳授了很多嚴謹的探究與分析方法。

2018/09/29 | 精選書摘

《書呆與阿宅》:機器人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嗎?

隨著科技不斷的演進,無論是現在或是將來,若想保住飯碗,最好的辦法就是開發我們的人文素養,尤其是人文學科所培養的軟技能。

2016/05/08 | 黑波克

為何日本人不覺得唸人文沒前途?「學會批判思考,遠比只擁有技術更重要」

由於台灣的教育無法讓學生了解學人文對適應社會的幫助,只是在死背,於是很多人還沒有開始理解,就先排斥了人文。

2016/05/08 | 黑波克

為何日本人不覺得唸人文沒前途?「學會批判思考,遠比只擁有技術更重要」

由於台灣的教育無法讓學生了解學人文對適應社會的幫助,只是在死背,於是很多人還沒有開始理解,就先排斥了人文。

2015/10/11 | 王偉雄

「重科學,不一定輕人學」博雅教育也許能培養出頂尖科學家

強調批判思考和反對過早專精的博雅教育,也許更能培養出頂尖的科學家,即使並非「更能」,至少是「也能」,大學教育根本沒有減少提供人文學科的理由。

2015/10/11 | 王偉雄

「重科學,不一定輕人學」博雅教育也許能培養出頂尖科學家

強調批判思考和反對過早專精的博雅教育,也許更能培養出頂尖的科學家,即使並非「更能」,至少是「也能」,大學教育根本沒有減少提供人文學科的理由。

2015/08/04 | Sid Weng

安倍政府:人文學科產能低建議廢止,否則砍大學補助

東北大學校長里見進批判「文科無用論」指出,「是不是太過於短視、急功近利了?大學也必須培養也許不是馬上有用,但將來可能會有很大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