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僧伽羅語:ශ්‍රී ලංකා ප්‍රජාතාන්ත්‍රික සමාජවාදී ජනරජය;坦米爾語:இலங்கை சனநாயக சோஷலிசக் குடியரசு;英語: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通稱斯里蘭卡(僧伽羅語:ශ්‍රී ලංකාව;坦米爾語:இலங்கை;英語:Sri Lanka),1972年之前稱錫蘭,是一個位於南亞-印度次大陸東南方外海的島國,屬於亞洲。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9/23 | 李少民

真正有效抗衡「一帶一路」的方法,就是聯合民主國家與「舉國大公司」脫鉤

一帶一路是中國政府主導的大規模到全世界投資專案。這種把國家當公司投資的方式,只有集權國家才能做到。這種方式,確實給民主陣營造成挑戰。民主國家有有效的應戰策略,但並不是去效法中共模式去「大撒幣」。

2023/09/14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皮尤研究中心調查報告:新加坡宗教多元及包容性領先東南亞

皮尤研究中心調查新加坡、柬埔寨、斯里蘭卡、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各國發現,35%的新加坡人曾在一生中改變宗教信仰,是調查中的國家的最高比例;此外,多數新加坡人認為不同的信仰皆與新加坡的文化及價值觀兼容,並認為宗教與政治應該要分開,皆與其他國家呈現不同的樣貌。

2023/09/14 | BBC News 中文

「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從數據來看是成功還是失敗?中國會繼續推行嗎?

復旦大學「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在其講座中概括,2013年剛提出「一帶一路」時,全球化正處在高潮,一下子受到了大部分國家歡迎,亞投行還有大批西方國家加入,形勢是出乎意料的好。但是隨著COVID-19疫情後世界經濟的衰退和中美關係惡化,全球供應鏈破碎,「一帶一路」面臨很大負面影響。

2023/09/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一帶一路」滿十年:「中國版馬歇爾計畫」夢碎,拖垮負債累累的開發中國家

報導指出,尤其負債累累的開發中國家,因積欠中國的外債以利率更高的商業援助居多,再加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大幅升息,導致融資成本驟增,以及背債國財政管理欠佳等因素,相繼陷入債務危機。迫於無奈,最後還債難的國家只能與債權國展開債務重組談判,而坐在談判桌對面的,往往是北京當局。

2023/09/04 | BBC News 中文

如何平衡「窮國債務減免」與「國內經濟放緩」?債權大戶中國陷兩難

債務上的爭議與「一帶一路」倡議分不開關係。支持者認為,一帶一路促進GDP,提高中國聯通世界市場的能力,提供給發展中國家加速基建的機會。反對者裡,有的認為這是「賠本買賣」,不如把資金投入國內發展;外部的聲音則認為中國在搞經濟帝國主義,設置債務陷阱,以獲得戰略性資源。

2023/08/08 | 李秉芳

斯里蘭卡學生來台讀書被迫打黑工,二審仲介判刑1年,康寧大學校方仍判無罪

當初有69位斯里蘭卡的學生來台後,沒有去上學卻被送到食品工廠打工;仲介和校方高層都被檢察官起訴,不過目前僅有仲介被判6個月到1年不等,而擔任中介機構的雙軌協會則判罰10萬元。 全案可上訴。

2023/07/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泰國贈斯里蘭卡大象卻受虐,引發外交風波後已空運回國

名為拉加德大象在2001年由泰國當局贈予斯里蘭卡,但再傳出拉加送到虐待的消息後,泰國已在去年要求歸還。儘管斯里蘭卡動保團體希望拉加能保留在當地,但拉加還是在7月2日被安排送回了泰國,而斯里蘭卡總理古納瓦德納也表示對於大象的狀況感到遺憾。

2023/05/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內部經濟疲弱急向發展中國家追債,正把「世界最貧困國家推向崩垮邊緣」

藍可指出,過去透過「一帶一路」計畫的借貸,中國獲得慷慨資助人的角色;然而到頭來卻為借貸國帶來混亂。他分析,中國是「政治債權人,將這些國家推向破產邊緣,也就是債務陷阱」,例如斯里蘭卡就以債務交換赫班托達港(Hambantota)等重要建設,是一種「政治武器」。

TNL+ 2023/04/19 | 陳冠州

全球經濟面臨三座大山:15%低收入國家陷債務危機,為何較以往更棘手?

低所得國家的國際債務,金額鉅大,範圍極廣。一旦發生違約,不止戕害本國經濟,也造成借出國金融體系的動盪,甚至倒閉,其後果更甚於瑞信銀行事件好幾倍。當今的國際債務危機,債權債務三方各有利益盤算,又有國際政治角力,處理上非常棘手。IMF應統整各國歧見,調和各方利益,讓低所得國家外債問題順利解決。

2023/04/14 | 賴明君

日、法、印建立債務重組機制,呼籲中國加入一同解決斯里蘭卡債務問題

截至2022年9月,斯里蘭卡的外債總額為351億美元。日本財務省表示,中國擁有其中19%的債權、日本擁有7%、印度擁有5%。日本、法國與印度在13日,發起倡議,為斯里蘭卡及其債權人,提供協調與債務重組的平台,並呼籲中國加入談判。

2023/03/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一帶一路將滿10年致多國墜「債務陷阱」,中國跳腳:絕不接受潑髒水

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統計,中國減免辛巴威的額度達1億1000萬美元,馬爾地夫2500萬美元,塔吉克4000萬美元,以及肯亞3億7800萬美元,至2021年底,斯里蘭卡外債達376億美元,中國持份占19.6%。儘管北京方面矢口否認,但類似上述不勝枚舉的案例,導致一帶一路遭批是「債務陷阱外交」。

2023/03/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IMF批准斯里蘭卡30億美元貸款保護最貧窮人口,總統宣布逐步解除進口管制

《法新社》報導,國際貨幣基金亞太部主任錫利瓦桑(Krishna Srinivasan)受訪時表示,這項「漸進式」協議將在4年內平均放款,確保「有能力負擔者實際支付更多,需要保護的人得到保護。它針對的是將受到最嚴重傷害的人,富人和有錢人將付出更多。」

2023/03/18 | 張博丞

【國際新聞圖輯】斯里蘭卡所得稅翻倍引發大罷工、日韓「破冰」制衡北韓核威脅

關繼威出生於越南,在越南共產黨佔領西貢後,以難民身份來到美國。上台領獎時,他哭著表示:「我的旅程從一艘船開始,我曾在難民營待了一年,現在卻來到了好萊塢最大的舞台上。他們說這樣的故事只會發生在電影裡。我不敢相信這會發生在我身上,這就是美國夢!」

2023/01/17 | BBC News 中文

斯里蘭卡央行敦促中國和印度盡快同意減記債務,否則IMF不放款

這個遭到經濟危機重創的印度洋國家目前面臨債務違約,並透過談判獲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9億美元(24億英鎊)的貸款援助承諾。但是,在中國和印度同意減記斯里蘭卡數十億美元的債務之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會發放這筆貸款。

TNL+ 2022/12/31 | TNL國際編譯

東非乾旱導致肯亞紅茶出口量大跌,全球熱門產茶區生產外銷量多下滑

肯亞製茶產業主要分為40%的大型栽種與60%的小規模種植,但即使肯亞為東非產茶量大的國家,不少肯亞的茶農還是無法靠種茶維持生計,因多數大型企業可透過大宗採購的方式,來壓低購入時的價格。此外,茶園使用童工的案例在當地也層出不窮。

2022/12/31 | Louis Lo

【圖輯】斯里蘭卡癌症患者與死神拔河,經濟崩潰、藥物短缺令病人命懸一線

「所有醫院都面臨著物資短缺的問題。即使是像撲熱息痛、維生素C和生理鹽水這樣的基本物質,也很難提供給門診服務。」醫務人員協會發言人拉特納辛馬(Vasan Ratnasingam)說,像癌症和眼科醫院這樣的專科醫院是靠捐款運轉的。

2022/12/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路透社》:抗衡中國影響力,印度化「斯里蘭卡經濟危機」為轉機

印度長久以來一直很關切中國在尼泊爾、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等鄰國的影響力。2020年印度和中國軍隊在喜馬拉雅邊界發生衝突,導致數十名士兵喪生後,就更加敏感,外交關係也跟著趨緊。「斯里蘭卡顯然因為它地理位置緊鄰區域強國而受惠。不過,確保自家後院穩定也符合印度本身利益。」

2022/11/23 | BBC News 中文

卡達世界盃:備受爭議的外籍移工人權問題是怎麼回事?

從卡達贏得世界盃主辦權開始至今,有6500名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的移民勞工在卡達死亡。這個數字是基於各國駐卡達使館提供的資料。雖然卡達政府表示這個統計總數帶有誤導性,但BBC收集了證據,顯示卡達政府在外國勞工死亡數字方面存在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