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新保守主義

新保守主義是出現於美國20世紀70年代的保守主義政治思想、動向及運動,因不滿新左派的改革而產生。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13 | 精選書摘

《別想那隻大象!》:保守派試圖將「嚴父道德觀」強加於美國身上,再擴及世界其他地方

雷可夫教授從「大象」的例子開始,深入探討框架如何運作。正因為這些框架深植於我們大腦的神經迴路,成為既定的思維模式,想改變它們可不簡單,必須創造或使用一個精確的框架,不斷論述,才能在所有人的大腦扎根。本書自2004年出版以來一直長銷,美國總統候選人在競選活動中奉為圭臬,《紐約時報》更讚譽雷可夫教授為「框架之父」。

2021/01/28 | 精選書摘

《新冠後,中國與世界的最終戰爭》:主導了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三代政權的政治思想,是新保守主義

未來,哪些國家明明很討厭中國,卻又離不開他,中美台的下一步將如何發展?為何出現「自滅」的驚悚預言?這本書,是日本中國通評論家在中、美、日、台的第一線觀察。

2020/10/20 | 精選書摘

《美國如何丟掉世界?》推薦序:後冷戰時代,美國外交思維的鐘擺效應

《美國如何丟掉世界?》讓我們透過曼德爾邦的分析、評論,了解美國政治。雖然曼德爾邦所提供的並不是唯一的視角,但所代表的政學界風向卻是相當值得注意,裡頭多面向的分析也值得學習。對於台灣人而言,這些都是拓展台灣在美跨黨派支持以及國際地位的重要知識。

2019/06/27 | 精選轉載

美國能否讓中國「潰而不崩」?中美新冷戰的三種可能結局

川普上臺主要靠兩大基礎,一是地方保守派的政治支持,二是經濟發展的承諾。當前世界經濟主要基於各國瘋狂發債引起的泡沫,尤其是中國這個世紀大泡沫。一旦中共滅亡,美國也會陷入經濟崩潰。因此,美國當局必須讓中國潰而不崩。

2019/03/23 | Raphael

《為副不仁》:即使嘲笑喬治布殊智商,也無法阻止新保守主義高揚大旗

喬治布殊在進攻伊拉克初始已有重臣想到攻克後善後之困難,比照後來佔領期間美軍傷亡遠超過戰鬥過程,可見喬治布殊出兵思忖之不足,在我看來就是他仰仗切尼太多、又聽從鮑威爾太少。

2019/03/23 | Raphael

《為副不仁》:即使嘲笑小布希智商,也無法阻止新保守主義高揚大旗

小布希在進攻伊拉克初始已有重臣想到攻克後善後之困難,比照後來佔領期間美軍傷亡遠超過戰鬥過程,可明乎小布希出兵思忖之不足,在我看來就是他仰仗錢尼太多、又聽從鮑威爾太少。

2018/12/22 | 讀者投書

排除異己的民粹政治學:反同公投具備了哪些「反民主」特性?

本文主張,反同運動公投的勝利,應歸類為新自由主義下保守勢力的復甦,這樣的土壤阻礙了民主對話的可能,滋長了傳統父權壓制性的權力,開展出新型態的民粹政治與社會排除。

2018/09/05 | 精選書摘

南方朔導讀《百辯經濟學》:為什麼要為這些「背德者」辯護?

由這本書,我們當會知道「個人-整體」、「自由-平等」、「放任-干涉」、「宏觀-微觀」這些兩極之間,乃是許多問題發生的空間,仍有待我們去思考釐清。而這本書即是頭腦體操的開端! 

2017/11/11 | 破土

極左翼還是新保守主義?苦勞網的悖論政治

無論苦勞網如何主張他們的報導是並呈雙方說法,他們過去以基進姿態宣稱新聞本身必定有政治價值並無中立的事實卻吐露了真情──他們從一開始對於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平台」就有強烈的選擇性,迴避刊登左翼立場的台獨觀點,並略過與其世界觀不合的議題。而在統左觀點的同道成為眾矢之的時,苦勞網也同樣保持沉默。

2016/09/02 | Project Syndicate

歐巴馬政府在敘利亞犯下的兩個致命失誤

真正失去的機會在於未能儘早啟動談判並製制定一個可行的、促進和平的安置方案。這也許單純是為了政治自保:在美國——在其他國家可能沒那麼嚴重——改變主意會被譏諷為牆頭草,甚至被視為比堅持一項失敗政策更糟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