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

日語書寫系統(日語:日本語の表記体系*/?)是指以文字來記載日語文章等的系統方法。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3/25 | 留德趣談

Student*innen是甚麼?對於非母語者,有些問題被誤會是「阿茂整餅」

在外地生活,聽著非母語時,使人思考到同一個字詞可有不同意思。德國人說話直接,說「不好」時,或許代表其實你已做得不錯,但仍有些欠佳之處;然而華人說話較婉轉,很少直接說對方做得不佳。而一些歐洲語言的字詞亦常被華人誤解。例如

2022/10/11 | 王偉雄

王國維與《資本論》

王國維於1901年在上海與日本學者藤田豐八見面,事後藤田這樣評價王國維:「頭腦極明晰,且擅長日文,英語也很不錯,對研究西洋哲學深感興趣,前途令人矚目。」而且,也有文據顯示王國維的德文、英文能力都不錯。

2022/08/19 | 方格子vocus

為什麼有些人講外語總是讓人聽不懂?要怎麼練出道地的發音?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關於發音的一些觀念,不知道有沒有讓發音不好的各位讀者有點釋懷了呢?最後,下次再次遇到發音問題時,可以應用本文的概念觀察發音的變化,也許也能看到更多筆者沒看到的東西。

2022/08/07 | 精選書摘

涼子《根本在旅行》:從不「說清楚講明白」的日本人,搞得我有點困擾

考上了早稻田大學的研究所之後,校園都是日本人居多,我才開始真正進入了日本人的生活。同學之間沒有像大學時候的熱情,日本人習以為常的客套與曖昧不明的言語,搞得我有點困擾,甚至產生誤解。

2022/06/25 | 慢工出版

《來自清水的孩子》游珮芸 X 倉本知明對談(上):日譯書名「台灣的少年」,凸顯了這套書的初衷

倉本知明:現在出版業介紹台灣,都比較偏向美食或觀光,不然就是「非常親日的國家」。但是我覺得,如果沒有辦法了解這本漫畫裡面提到的歷史的話,就不能說我們知道台灣的歷史。

TNL+ 2022/05/18 | Sato太太

對話中充滿「Kawaii」,日本人都愛稱讚別人?

對日本人來說,在不知道要說什麼的時候,最好的回應,便是讚美。

2022/03/23 | 方格子vocus

掌握「點→線→面」原則,其實就掌握了外語學習的不二法門

其實比起讀課本,自學真正的重頭戲是自學真實世界的外語,最爽的成就感也來自於這個部分。同樣的,這裡也要套用從小地方起步的原則,還可以從「點→線→面」的作法讓自己順利不中斷地自學。

2022/02/19 | 精選書摘

張瑋軒《我的世界一定要有貓尾捲捲巷》:讓自己有光,先從學會怎麼說自己的名字開始

語言是人類的一種集體發明與嘗試,在有限的生命裡共同創造出的永恆。如果你想要真的了解一個人,就與他好好地說上一席話。語言最能暴露出一個人的本質。一個人能理解的詞彙,和他能感知到的世界幾乎是等於的,或至少是他能表達出來的。

2021/12/11 | 方格子vocus

檢定考試怎麼準備?聽力如何訓練?精通外文的先決條件是「愛」、「初心」與「生活」

你要有明確的初心(動機),才能愛上外語學習,而且還要把外語學習融入生活中。三者具備,檢定考試難不倒你,出國出差嚇不到你,上台簡報能讓你多一份安心與自信。問問你自己,想給予孩子什麼樣的外語學習空間?再問問孩子,「你為什麼想學外文呢?」

2021/10/10 | 精選書摘

【散文】江鵝《俗女日常》:現在我到日本玩很少主動說日文,做回一個不卑不亢的遊客

因為我這個沒出息的傢伙,用英文才能精準控制自己的腰桿高低。我那貧瘠的日文知識和語感,無法判斷在什麼情境下,說哪一種對不起比較合適,哪一個單字會不會教他人尷尬,置自己於可笑的境地。去玩還要費這種神實在太冤,乾脆都用英文。

2021/07/20 | 方格子vocus

用諧音學外文是兩面刃,看似輕鬆的記憶法嚴重傷害你「創造有情感連結的記憶鏈」

同樣的諧音方式,我也曾一度套用到某個英文單字,但我發現隔天就忘了。所以諧音記憶法立刻被我停用了。諧音記憶法之所以不夠可靠,就在於很容易發生「記憶連結的斷鏈」,我會在後面詳細說明。

2021/04/09 | 黑波克

若只把日文「の」翻成「之、的」,有可能會忽略原本的文字意境

「彩虹森林」沒有用到「的」,也沒有用到「之」,但是卻可以傳達出原文「虹の森」的意境。所以翻譯時,未必一定要「字字相對應」。如果「不刻意表現」能讓翻譯文達到和原文相當的意境的話,「不刻意表現」也是一種表現的手法。

2019/12/05 | YOTTA 線上學習平台

感覺像神一樣的口譯員,其實有六種不同的工作型態

通常口譯行情一天都是24000~30000元,表面上很好賺,但實際上我們都要花很多時間準備會議內容,所以也算是一種辛苦錢。

2019/11/23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神奇裘莉:不要放棄日常任何學習日文的機會——日語不會只出現在課本裡

這是神奇裘莉的學習態度。「因為你喜歡做這件事,就會覺得投入並不辛苦,也會得到對應的學習品質。」神奇裘莉解釋,「因為喜歡所以願意做,這是重點。」

2019/07/18 | Seeedu School

【插畫】颱風天的「太陽雨」,日文該怎麼說?

下次去日本旅行時,可以看看當地的氣象預報,挑戰自己可以聽懂多少!

2019/07/10 | Seeedu School

【插畫】防災包裡的各種緊急必需品,日文怎麼說?

沒有人能預期天災發生,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萬全準備,台灣身為颱風地區、又位於地震帶,值得向日本人學習防災應變能力,就從準備防災包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