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明報》是香港的中文報紙,由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和沈寶新在1959年5月20日創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4 | 譚蕙芸

「Stand by尊子」,縱使夜裡大地暗黑無光

筆鋒辛辣的尊子,真人溫柔細膩,有朋友記得尊子談過親子之道,「佢講過,要用『耳仔去教仔』,意思是,不要用太多說話去教訓子女,不要用強權父親形象,係要開放隻耳仔,去聽一聽子女想怎樣。」近來,友人感覺到社會氣氛的轉變,對尊子的政治漫畫生涯又關心又擔心,一班老朋友,想了一個好老土的點子,鼓勵這位好朋友。

2023/05/14 | BBC News 中文

尊子漫畫:《明報》停刊40年政治諷刺專欄,再次引發香港新聞自由爭議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對《BBC中文》記者說,他對尊子漫畫遭停刊不感到意外。但他認為,政治漫畫不是新聞報道,一定會有一些比喻、諷刺。有時可能有點誇張。「整個政府對尊子的漫畫高度重視、注視,只要他畫了什麼政府不認同的話,政府都會高調批評。這樣《明報》所受的壓力便很大。」

2023/05/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明報》停刊「尊子」政治漫畫,香港公共圖書館同下架作品

尊子說,過去沒有留意自己有那些作品屬館藏,並指自己有部分作品與政治內容無關,題材圍繞親子相處等。他說,不止是他的作品,早前一些圖書遭下架也是不好,形容「不同意見都能夠公開表達是最好」,希望下架只是暫時做法。

2023/05/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明報》停刊「尊子漫畫」,尊子:縱是崎嶇,總有前路

《明報》將自14日起停刊「尊子漫畫」。尊子回應事件時形容停刊的決定也是今天「香港故事」的一部分,談及個人感受則表示「縱是崎嶇,總有前路的」。

2023/04/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港媒:中國「砍樹還耕」確保糧食安全,20年「退耕還林」政策下架

報導認為,大陸種種重視耕地規模的做法,與近年國際局勢不穩、中國重視自身糧食安全有關;去年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更強調「確保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在一些山區因人口搬遷,土地荒蕪多年,地方政府鼓勵農民發展果園,種植戶也把身家都投進去了,「好不容易收成了,現在卻要人家砍樹!」

2022/03/25 | TNL香港編輯

香港晚報:林鄭批港媒「誤導性報導」打科興後染疫死亡率「阻政府工作」

林鄭月娥今指,因本地報章仍傳播有關科興疫苗的錯誤訊息,感到十分悲痛和憤怒;她批評不同勢力嘗試阻撓,政府履行為長者接種疫苗的責任。

2021/03/25 | 精選書摘

董橋《文林回想錄》:一段因緣

我們幾個朋友那時候也都覺得胡菊人滿身書卷氣,不茍言笑,眉頭一蹙恍似故國五千年文化全揹在他肩上了。宴席上每見他淺斟低語上下古今,霎時間真像時光流回一九二三年新月派雅敘的燈影煙霧之中。

2020/07/23 | 精選書摘

《大熊貓的利爪》:中共控制加拿大華文媒體,華裔有所選擇的只剩法輪功的報紙與廣電

透過有線及數位的媒體轉載,使用華語的加拿大人可以在家裡直接收看、收聽中共的國營電視及電台。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會直接點選他們熟悉的節目網站,完全跳過加拿大產製的華語材料。中國移民所帶來的人口結構變化,對既有媒體的運作形成壓力。

2020/04/01 | 林泉忠

後「反修例運動」脈絡下的香港媒體攻防戰與「染紅」危機

包括無線電視在内,過去在建構香港自由多元社會過程中作出一定貢獻的民間媒體,如今為了生存而被迫向權力投降而一一「淪陷」。反而是香港電台這樣堅持編輯自主與專業道德的「官媒」仍在作「最後」的抵抗。誠然,這是世界罕見的奇特現象,也是自由多元的香港社會在政治上走向「威權化」過程中的真實寫照。

2018/12/20 | 阿離

新聞中被多番強調的「同志情侶」與不必點出的「異性戀」

站在新聞報導的角度,我同意媒體報導虐兒案兩被告為同志情侶的細節並無不妥,但我的疑問是:真的有必要在製圖、標題和導言多番強調其同志情侶的身份嗎?難道就沒有其他的呈現方式?其實不然。

2018/12/14 |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

《翻牆讀金庸》:是什麼造就了金庸的武俠世界?

「如果華人想要到海外去,又很害怕忘記中國文化的話,只要帶三樣東西就可以了,第一就是家書,第二是麻將,第三就是金庸的小說。」這個淺顯而生動的比喻,充分說明了金庸的武俠小說對於華人世界的影響,是如何的深而且廣。

2018/12/06 | Kayue

病人咳出支氣管型血塊 樹狀結構完整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了一宗病例,一名病人咳血情況嚴重,甚至咳出了支氣管樹型的血塊。

2018/11/05 | 讀者投書

別了金庸

可以在波譎雲詭的近代中國歷史中全身而退,成為一代文學泰斗,唯金庸一人矣。

2018/10/31 | 羊正鈺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武俠泰斗金庸的一生

「武俠小說本身是娛樂性的東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點人生哲理或個人的思想,通過小說可以表現一些自己對社會的看法。」

2018/06/25 | 精選書摘

劉仲敬點評金庸:進步青年中的投機小粉紅,香港只是他的避難所

金庸灰溜溜地逃回香港,承認自己的投機技術委實不夠高明,雞肉沒有吃到,米已經蝕光了。這樣一來,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把他拉黑了。他除了香港以外,再也沒有地方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