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

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 (英語:Starbucks Corporation),簡稱星巴克,又譯史塔巴克斯,是美國一家跨國連鎖咖啡店,也是全球最大的連鎖咖啡店,成立於1971年,發源地與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12 | every little d

編輯實測:這五個網路流傳的星巴克「花式客製」點法,真的好喝嗎?

網路上各式各樣澎湃華麗的星巴克客製飲料,每一杯看起來都好吸引人——不過他們實際喝起來如何?這次,編輯部收集了幾個網路上傳說的「極美味星巴克花式客製」點法,無視熱量與價格,一杯杯點來,先幫大家喝喝看。

2023/02/01 | 精選書摘

《高成長思維》:每一間成功的企業都有如「特洛伊木馬」,載著創始人的第二目標前進

在矽谷的幕後,《高成長思維》作者之一的雷德.霍夫曼,身為LinkedIn創辦人與Greylock投資人,是矽谷企業家和國家元首們的搶手顧問。在他主持的Podcast節目「規模大師」(Masters of Scale)中,他與諸多有遠見的公司創辦人和領導者們坐在一起,深入討論推動他們成長的契機,並研究擴大公司規模的戰略。

2023/01/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遠距辦公有違「人際互動」企業初心,星巴克下令員工進公司

《哈佛商業評論》日前一份研究指出,遠距辦公是「二戰後工作型態最大的變化之一」,管理者和員工對於這種辦公模式的看法分歧,例如前者認為居家上班降低生產力,後者卻感到生產力大幅增加。研究顯示造成兩者想法差異的主要原因是「通勤時間」; 員工心理上認為不用通勤會提高生產力,但是管理者更在乎員工一天內完成多少工作。

2022/08/25 | 精選書摘

《理性的非理性》:星巴克憑藉資本優勢在全球市場迅速擴張,在台灣卻遇到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

平價品牌的勝利,其實是建立在高端品牌成功的基礎上。也許,這正是市場競爭的微妙所在:沒有絕對的贏家,優勢和劣勢也可以互相轉化。聯合評估為中小品牌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也為優勢品牌的領先地位增加了壓力。

TNL+ 2022/08/23 | TNL國際編譯

星巴克全面撤資,俄企業收購店面以「星咖啡」重新開張,強調國內資源可克服經濟危機

俄國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引發各大國際品牌退出俄國市場,而近日宣布撤資的星巴克店面則由俄國業者收購後,以相似名稱重新開張。重建的品牌形象大多與俄羅斯民族性做連結,也透過與國內供應商合作,試圖克服俄國目前面臨的經濟危機。

2022/05/12 | 精選書摘

《文化操控》:從宜家家居、星巴克與蘋果等例子,全都是為了把交易變成一座參與式的劇場

作者納托.湯普森,以清晰的歷史脈絡,鋒利且批判的筆觸,在本書中漫談現今文化令人擔憂的種種現象。從好萊塢到華府,麥迪遜大道與摩蘇爾戰場;甚至是滲入日常生活的消費文化――如房地產、個人電腦、手機;以及大眾文化――社群媒體、流行娛樂音樂、通俗藝術與高尚藝術等。

2022/03/09 | TNL 編輯

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知名餐飲抵制俄羅斯,仍會支付員工薪水或販售民生必需品

麥當勞首席執行長肯普欽斯基(Chris Kempczinski)表示:「俄烏戰爭以及其所引起的人道危機,已經對許多無辜的人民造成了難以言說的痛苦。因此我們決定加入譴責入侵與暴力,祈求和平的行列。」

2022/03/07 | 精選書摘

《企業危機化解手冊》:百事可樂、肯德基、星巴克如何從危機中浴火重生、東山再起?

作者以30年經驗總結出危機管理的10大原則與101條忠告,並透過亞馬遜、Apple、歐盟、迪士尼、星巴克、特斯拉等企業遭遇到的危機實例,告訴你在遇到產品瑕疵等上百種危機情境時,如何備妥應變計畫,在危機爆發時快速反應。

2022/01/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上海登記在案的咖啡店共約7200家,如何在這片紅海市場中脫穎而出?

支撐上海咖啡館市場蓬勃發展的基礎,是中國咖啡消費的崛起。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進口的咖啡豆6177萬公斤,年增104.3%;進口總額約2.38億美元,年增76%。

2021/05/18 | 精選書摘

《打造100倍全球大市場》:「一個人的市場 」能同時為顧客與股東創造極高的價值

Amazon、Netflix、Uber、阿里巴巴等數位企業,在數據及演算法當道的網路時代,以極驚人的幅度快速成長,累積大量的資金,且不斷研發更多能夠滿足每一個不同消費者的服務模式。這些企業是如何做到快速成長、提升市占率呢?

2021/03/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海龜鼻孔的吸管是我們的,必須do something」,台灣廠商靠「可分解吸管」拿下蘋果、星巴克訂單

一家員工數僅百人左右的公司,卻有著終結塑膠海洋悲劇的夢想,在台灣許多人並不熟悉的銘安科技,海外聲譽早已響叮噹,亞馬遜、蘋果、好市多、星巴克、Staples、Huhtamaki、Toray都是指標客戶。

2020/11/05 | 精選書摘

《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咖啡店到處都是,星巴克到底在貴什麼?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咖啡一族,可能會認為有個人靠賣咖啡賺翻了。根據經濟學家估算,咖啡的價格大約是成本的150%。這中間一定有人賺了很多錢,會是誰呢?

2020/09/23 | 精選書摘

《巷弄經濟學》:若有星巴克進駐,周邊的房地產就會跟著漲價

根據美國最大的線上房地產資訊網Zillow的研究,一九九七年到二○一四年間一般住宅的平均地價漲幅率為65%,但是星巴克附近的住宅高達96%,兩者相差懸殊。

2020/07/07 | 精選書摘

《平地而起》:星巴克關閉八千家咖啡店進行種族偏見教育,一個下午耗費約五千萬美元

多年來,星巴克設法為更多人鋪設通往機會的道路,而部分的努力已經超乎我的原本預期。然而,在二○一八年,當我觀察全國各地正在發生的狀況時,感到萬分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