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大戰

《星際大戰》(英語:Star Wars)是美國的史詩太空歌劇跨媒體作品,本系列由喬治·盧卡斯創作,源自1977年的同名電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02 | 許劍虹(Samuel Hui)

《星際大戰》新共和國像極了早期的中華民國,演繹從民主倒退回極權的原因

其實在相當程度上,無論舊共和還是新共和,都與1949年以前統治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有極高的相似性。從各方面來看,兩個共和都讓筆者想起了那個被共諜大規模滲透,腐敗且統治失能的國民政府。

2022/06/30 | 精選書摘

《與成功連結》:喬治盧卡斯的「可能性思考」,改變了《星際大戰》與電影特效的歷史

他為了創造那些「不可能」的特效所成立的光影魔幻工業公司,變成其他拍片計畫的收入來源,他的電影所衍生出的廣告周邊商品,也為他帶來另一波資助電影製作的收入來源。他完成艱鉅任務的自信心,更是對其他電影製作人和全新世代的電影觀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TNL+ 2022/06/30 | 傅紀鋼

【影集】Disney+《歐比旺・肯諾比》:將星戰系列拍成家庭肥皂劇,就是對影史經典最大的褻瀆

星戰以宏大的故事,史詩的拍攝戰鬥場景烙印在老星戰迷心中,但《歐比王・肯諾比》作為外傳電影,以人性刻畫與角色衝突的方式來呈現,似乎是迪士尼為了符合串流TA,所對星戰系列作品的一個測試與調整。

2022/05/02 | 《科學月刊》

科學解析:《星際大戰》銀河帝國 vs. 《星際爭霸戰》星際聯邦,誰會贏?

有沒有什麼客觀的指標,能夠幫助我們評估不同文明的發達程度呢?在科學史上,確實有人提出過這樣的嘗試,那就是由蘇聯天文學家卡爾達肖夫(Nikolai Kardashev)於1964年提出的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

2021/11/29 | 傅紀鋼

【劇評】Disney+《曼達洛人》:不需龐大背景知識、也能享受觀影樂趣的《星際大戰》系列佳作

傳奇系列星戰IP影集《曼達洛人》第三季即將在12月上映,讓我們來回顧它是怎麼成功利用星戰元素成功開拓影集市場,以及對龐大星戰背景沒研究的觀眾而言,又為何能輕易上手?

2021/10/08 | 王祖鵬

Disney+終於公布台灣用戶費用方案,漫威總裁凱文費吉:「很興奮能與台灣觀眾見面」

串流平台Disney+在漫威影業的大家長凱文費吉的帶領下,於今(8)日舉辦台灣上市記者會,席間公佈了台灣觀眾最好奇的月費方案。

2021/08/13 | 王祖鵬

Disney+確定11月登台點燃串流大戰,迪士尼亞太區總裁:「期待與台灣等地更多消費者互動」

華特迪士尼宣布旗下影音串流平台Disney+將於2021年11月在台灣推出,雖然Disney+在台灣的收費方案等細節尚未明朗,但估計很快就會有消息,屆時台灣在串流媒體蓬勃發展的狀況下,可預期會再度掀起一場串流大戰。

2021/05/23 | CCC創作集

從孤身一人到自成門派:台灣的美漫同人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電影帶起整體同人創作風潮達到一定熱度後,回頭接觸美漫的人也有增多的現象,這對臺灣的美漫正版代理勢必也有正面影響,「同人/粉絲活動-改編電影-原作漫畫」三者是可以形成良好的循環互惠的。

2021/05/04 | 許劍虹(Samuel Hui)

【動畫】七季系列動畫《複製人之戰》好在哪?為何成為三代星戰迷的唯一共識?

我們前傳世代與正傳世代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後傳實在奇爛無比。但如同筆者對看正傳的世代不服一樣,那些看後傳長大的人一樣對我們前傳世代相當不服。三個世代的星戰迷唯一的共識,應該就是由大衛費隆尼2008年推出,2020年收尾的《複製人之戰》。

2021/01/19 | 方格子vocus

淺談聲音對影劇作品的重要性

有太多在劇本和演員表演之外的關鍵環節,在在影響我們在觀影時的感受,但卻因為上述語言和感覺甚至是思維之間的關係被忽視。

2020/11/29 | TNL 編輯

願原力與他同在:《星際大戰》正傳三部曲「黑武士」元祖演員普洛斯病逝,享壽85歲

《星際大戰》正傳三部曲中的「黑武士」元祖演員普洛斯病逝,享壽85歲。普洛斯身高198公分,曾是舉重運動員,經常扮演怪物或反派角色,而他最引以為傲的角色其實是英國交通宣傳影片裡的指揮英雄。

2020/05/23 | 精選書摘

《手起刀落-外科醫療史》:從科學怪人到E.T.外星人,經典科幻作品十大外科名醫

必要性的手術會越來越少,因為已經有許多疾病可以輕易用藥物或非手術的方法治療。然而,外科醫生不會就此消失,或是被機器人和電腦科技取代;我們仍需要這些握著手術刀拯救生命、修復傷害、切除腫瘤和減緩痛苦的從業人員。

2020/02/29 | 港台電視31

兄弟Cosplay白兵唔只為玩:Bad guy doing good

因為是完美主義者,別人看來只是大細路沉迷童趣,有時,覺得兩人玩得太執著,似是強迫症。然而,那投入的快樂,如同在延續神話,或者,最明白兩人者,非George Lucas莫屬了。

2020/01/23 | 傅紀鋼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好看但卻像是「神話的復刻」,而非「神話的延續」

導演成功地用懷舊的復古元素,讓《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成為《絕地大反攻》的翻版,並以比《絕地大反攻》更帥氣的結局來收尾,使得本片被譽為星戰系列最好看的一集。這看起來是好話,但還是造成了毀譽參半的結果。

2019/12/29 | 精選書摘

《VR萬物論》:在矽谷之前,可曾有過這種毫無美感的權力和影響中心?

在那個年代,程式設計師可能包辦一切任務,從藝術和音樂到撰寫說明書,無所不包。我不是唯一抱持這種想法搬來矽谷的人。我開始遇到其他的電玩駭客,他們以藝術家和科學家自居,其中有些人後來幫我創立了第一家VR公司:VPL研究公司。

2019/12/28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原力將我們齊聚一堂:看《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預告片學英文

每個人身邊總有那種以為知道什麼是對我們最好的的那種人,這時候很適合說這句:People keep telling me they know me. No one does.:大家一直告訴我他們了解我,但事實上沒有人能了解我。

2019/12/27 | 賈小米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最好看的星戰電影之一,同時也是最糟之一

《星際大戰:天行者的崛起》作為星際大戰宇宙一個階段性的大完結,星際大戰40多年來始終在回答著同一個問題:我們是誰?Rey與Kylo Ren都在各自的命運中,試圖找尋一個地位,Rey的迷惘、Kylo Ren的拉扯,遠比他們能力所及更加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