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星際旅行

星際旅行可指以下事物:

行星際旅行
恆星際旅行,載人或無人太空船在不同的恆星系間旅行。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13 | Castaly Fan

宇宙,人類最後的邊疆:在我們有生之年「星際旅行」能否如期實現?

如今已是21世紀了,距離那些科幻影集的推出也有近乎一甲子之久。如今,我們依然駐足於地表——身為普羅大眾的你我,依然需要仰望星空、或是翻開科幻小說,才得以探尋無垠的星海。故事裡西元2300年的星際旅行究竟是否能如期實現?這篇文章將要帶領你以科學與歷史的角度探索太空航行的發展與可行性。

2022/12/26 | julia

【關鍵專訪】專家解讀「核融合」突破:離商轉發電還有多遠?可能出現比核彈更可怕的武器嗎?

媒體與大眾對這次的消息是否過分樂觀?張博宇說:「要看你怎麼定義樂觀。假如你說這次的發表後5年內核融合就能併入電網,這件事情我不認為會發生。」除了發電,核融合技術的發展,未來也可應用於星際旅行上,即為核融合推進。至於是否可能將相關技術應用在武器上,張博宇說其實早已發生...

2022/10/27 | 精選書摘

《地球是獨一無二的嗎?》:天體生物學革命和「地球殊異假說」

華德與布朗李這兩位地質學與天文學的頂尖教授,將在這本書中融合古生物學、地質學與天文學,帶我們檢視地球與眾不同之處。本書從地球的各種地質證據開始,從最貼近我們的地球海床深處,擴及宇宙天文上的發現,遠至木星的衛星歐羅巴,逐一比較討論地球發展出生命的各種條件可能,並在最後檢視地球為何如此特別。

2021/09/16 | 精選書摘

《沙丘六部曲》導讀:從「存在」「宗教」與「價值」這三重結構,解析「沙丘宇宙」基本格局

時隔超過半世紀,現今世界的社會與自然環境似乎走上了《沙丘》描繪的極端狀態,讀者會發現自己或許正面臨和書中角色相同的處境,需要摸索追尋得以避免走向毀滅性結局的「黃金之道」。於此時機重新出版完整六冊《沙丘》,跳脫科幻的框架,更加全面、多角度閱讀吟味本書,或許可成為借鏡。

2019/01/15 | TNL特稿

《離開太陽系》書評:提供源源不絕的末世題材,更是未來文明的大預測

在《離開太陽系》裡,無論是星球的天然條件、星球的改造計畫、或是太陽系外的宇宙,滿滿都是知識與推論,不只有科學角度,有歷史上的發現與臆度,還有這些星球在當代科幻電影與小說中的想像與詮釋。

2019/01/10 | TNL特稿

《離開太陽系》書評:邁向星際之旅,才能向全宇宙展示地球的威儀

讀《離開太陽系》,真的會熱血沸騰,這真是人類未來的指南啊!只要人類沒因為核戰或氣候變遷而太早毀滅自己,離開太陽系成為多行星族類應該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