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9 | 方格子vocus 論憤怒的正確打開方式:孔子、韓非、蒲松齡感到憤怒情緒時如何抒發? 憤怒生氣,代表你感到自身、或是所在乎的人事物被侵犯了,所以你必須為柔軟的心裝上盔甲,挺身捍衛自己。這不正是我們活著最好的證明嗎?然而,要怎麼好好釋放這樣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古人如孔子、韓非、蒲松齡等人就透過書寫好好洩憤,也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憤怒的正確打開方式」。 古人 憤怒 More... 生氣 孔子 春秋 韓非 蒲松齡 聊齋 孤憤 2021/06/12 | 王薀老師 孔子問禮樂於老子,在智慧與思想上的開放獲得意想不到的成長 老子知道孔子本非池中之物,但可能年歲尚輕,依然有著驕慢之氣,所以在談話過程中曾多次意有所指地建議孔子,如果可以把驕氣和沒有必要的名利心去掉些,對他應該會更有好處。 孔子 老子 More... 春秋 周朝 出葬 魯國 周禮 洛陽 2021/02/13 | TNL 編輯 山西發現春秋時期男性美白化妝品,中國製作美容面霜的歷史前推1000年 考古發現,中國古代男性就很重視「美白」了。陝西一處春秋時期男性貴族墓出土的微型銅罐殘留物經分析發現,該殘留物為美白化妝品。 春秋 周朝 More... 考古 化妝 化妝品 面脂 化妝盒 美白 美容 2020/07/02 | 精選轉載 先不管屈原是不是中國人,你知道周天子的親戚想當楚國人嗎? 雖然屈原的國族認同,我們不清楚,但我們知道春秋時有個國家,他是周天子的親戚,後來竟然不做中國人,要做楚國人,還很開心地在銅器上寫:「周室之既卑,吾用燮就楚」。白話說就是:「中國的周朝不行啦,我只好去做楚國人!」 曾國 隨國 More... 楚國 周朝 春秋 戰國 2020/03/12 | 精選書摘 《孔子大歷史》:孔子當大司寇的這幾年,是他人生中最得意的一段時光 孔子的職務是「大司寇」,這是主管治安、刑法、訴訟、勞役犯等事務的最高長官。 孔子大歷史 聖壇下的真實人生與他的春秋壯遊 More... 李碩 大司寇 論語 春秋 子路 成文法 2018/08/06 | 精選書摘 「華夏」源流,夏商周三代與三晉 《公羊傳》強調齊國田氏的正統性,而《左傳》則另執一詞,改為強調韓氏的正統性。這種強調韓氏正統性的相關話題,在《左傳》之中比比皆是。這些都是「被刻意寫入書中」的「史實」。 戰國時代 三晉 More... 韓趙魏 春秋 公羊傳 左傳 齊國田氏 孔子 昭公元年 晉侯 星宿 天蠍座 獵戶座 從城市國家到中華 周朝 歷史 2018/08/05 | 精選書摘 《從城市國家到中華》:生活於城市國家時代的孔子,與各國的豪族大夫 在與孔子相關的事件記載中,對某些豪族的相關論述都是受到了戰國時代或漢代的人對孔子的觀感所影響。除了「都市裡有著豪族」之外的任何訊息,例如明顯受到後代觀念所影響的個人言論,都不能真的認定為該時代人物的言論。 春秋時代 魯國 More... 孔子 儒家思想 論語 齊國田氏 豪族大夫 公羊傳 三桓 城市國家 春秋 聖德太子 從城市國家到中華 2018/08/05 | 精選書摘 《從城市國家到中華》:「華夏」源流,夏商周三代與三晉 《公羊傳》強調齊國田氏的正統性,而《左傳》則另執一詞,改為強調韓氏的正統性。這種強調韓氏正統性的相關話題,在《左傳》之中比比皆是。這些都是「被刻意寫入書中」的「史實」。 戰國時代 三晉 More... 韓趙魏 春秋 公羊傳 左傳 齊國田氏 孔子 昭公元年 晉侯 星宿 天蠍座 獵戶座 從城市國家到中華 2015/02/06 | 李偉才 歐洲人的崛起 —《資本的衝動》內容節錄之(四) 印加帝國 印弟安人 More... 唐朝 塔斯曼尼亞 威尼斯 春秋 書 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 腓尼基 茶馬古道 資本的衝動 阿拉伯 阿茲提克文明 香港 麥迪奇家族 2015/02/06 | 李偉才 歐洲人的崛起 —《資本的衝動》內容節錄之(四) 印加帝國 印弟安人 More... 唐朝 塔斯曼尼亞 威尼斯 春秋 書 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 腓尼基 茶馬古道 資本的衝動 阿拉伯 阿茲提克文明 香港 麥迪奇家族 2014/10/24 | 彭振宣 本土語言教育傷害「民族情感」?其實是拿蘇聯進口的黑心產品污染台灣 今日拿「民族情感」來攻擊台灣「本土化教育」的發言,根本是拿狹隘的斯拉夫民族主義去污染東方華夏文明「兼容並蓄」的精神。 中國 伊朗 More... 俄羅斯 儒家 六國 共產國際 兵役 兼容並蓄 勞役 北魏 博士官 台灣 史記 史達林 吉爾吉斯 哥舒翰 唐朝 國中 土地私有 土耳其 均田制 多元 多元文化 大一統 宇文泰 安祿山 府兵制 度量衡 張耳 後裔 必修 教育文化委員會 文化 文字 文明 斯拉夫 春秋 本土文化 本土語言 李克用 李存勗 李白 極權主義 歷史 母語 毛澤東 民族主義 民族情感 法家 法西斯主義 準葛爾盆地 滅亡 滿州 漢元帝 漢宣帝 漢書 漢朝 漢武帝 潘維剛 焚書 無為而治 王莽 社會主義 租稅 秦始皇 秦朝 立法院 統一 胡漢融合 華夏文明 蒙古 蘇聯 西突厥 語言 起兵 轉型正義 道家 陳涉 陳餘 韓國 馬克斯 高仙芝 高句麗 魏晉南北朝 鮮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