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晚清

清朝(1636年5月1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號為大清(滿語:ᡩᠠᡳ᠌ᠴᡳᠩᡤᡠᡵᡠᠨ ,穆麟德轉寫:daicing gurun),對外使用中國(滿語:ᡩ᠋ᡠ᠋ᠯᡳᠮᠪᠠᡳᡤᡠᡵᡠᠨ,轉寫:dulimbai gurun)、中華大清國、大清國、大清帝國等名稱,又稱滿清、皇清,是中國歷史上由滿族建立的大一統朝代,亦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帝制王朝,皇族為起源於明代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07 | 精選書摘

《興衰:菁英網絡演變與帝制中國》:清廷政治權力從朝廷官員轉移至地方菁英,杜贊奇稱之為「國家內捲化」

兩千多年來,中國始終是領先全世界的超級強權,只在最近兩個世紀落後。為此,值得我們探究:是什麼因素導致帝制中國的衰亡?為什麼中國的歷史教訓能幫助人們深入了解國家建設的課題?作者為中國國家發展的三個階段做出敘事分析,聚焦於統治者、中央菁英以及社會團體之間的互動,如何為國家與社會帶來不同的權衡結果,並延伸討論了中國的國家發展路徑與歐洲的不同之處。

2023/09/25 | 精選書摘

《遙遠的海岸》:公共租界該被視為半殖民地,還是中國主權的一部分?

根本上,這是關於多數外國人選擇居住的上海區域裡,哪個國家才擁有最終主權的爭議。透過強力主張中國政府賦予的徵稅權力,潮陽商人延伸了國家權力所及之處。他們也讓英國人警覺到,他們決心要贏得這場鬥爭。

TNL+ 2023/04/20 | 余杰

習近平操弄歷史學術研究,將「閉關鎖國」擦脂抹粉成「保家衛國」

正如一條走紅的微博所言,中國人靠二十年前出的書、十年前流行的音樂、五年前拍的旅遊照片、去年掙的錢、三個月前封控時買的凍餃子、昨天的核酸檢測結果和今天剛出爐的蘇聯笑話過活。

2022/11/17 | 精選書摘

《手挽銀河水》:薛福成意識到自強運動需要農政支持,重新解構士農工商的四民關係

薛福成身處的清帝國,與明治天皇治下的日本比較,外在威脅雖然有所相似,但是前者的情勢可是更為險峻。換言之,薛氏與東洋改革派在社會改造的立場上有相似、甚至是更加激進的肆應,其實也不足為奇。

2022/11/17 | 精選書摘

《手挽銀河水》:李鴻章的外籍顧問馬士,看不慣清朝這種官僚「敗性」根深蒂固的國度

即使貪汙朋黨等問題不是清代獨有,但要毅然把這些惡習連根拔起,看在一般士大夫的眼中,無非是天方夜譚,痴人說夢,不太符合時代國情。在這個大前題下,馬士屢次與盛宣懷產生磨擦,大概也是意料之內;而盛氏對他的建議大多置若罔聞,我們也不難理解。

2022/11/07 | 精選書摘

《手挽銀河水》推薦序:在「改朝換代」與「華洋交界」之間的晚清中國人

個人的生命歷程雖然受身處時代所限,但時代沒有把每個人都變得一模一樣。個人在時代限制下的選擇、意志與行動的展現,往往是讓歷史軌跡有不同方向的關鍵所在。

2022/05/02 | 漫遊藝術史

關於晚清的影像敘事(上):身為洋務運動領導人,李鴻章對於「洋玩意兒」抱持相對開放的態度

立體照片的存在感在攝影史不容小覷。近代攝影術及光學演進,乃至當代AR、VR顯學,從平面、立體錯覺,再到虛擬實境的進程,說明了人類探索視覺界限的好奇心從無極限。

2021/10/21 | 精選書摘

《不一樣的中國史(13)》:懂漢字的慈禧太后,在一連串偶然中成為權力核心

到咸豐朝後期,皇帝經常以口述的方式由慈禧記錄他的諭令,於是慈禧和其他后妃拉開了身分差距,她不只經常陪伴皇帝,而且她了解朝廷和朝政。

2021/10/21 | 精選書摘

《不一樣的中國史(13)》:中華民國不是從零開始的國家,而是負五百的破產狀態

晚清最後十年,清廷也曾力圖改革振作,但所有的債務封死了大部分改革的空間。不只是沒有錢,而且連想要圖強去賺些錢都沒辦法,因為所有能夠賺錢的管道與本事,都已經抵押給外國人,控制在外國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