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選

普遍選舉(英語:Universal suffrage,Universal adult suffrage,General suffrage,或Common suffrage),又稱普通選舉權、普選、普及選舉、普通選舉、普遍選舉權,在民主政體中,將選舉權延伸至任何一個成年公民,稱為普通選舉,但是這個權利通常不包括未成年人、無行為能力人士,以及未擁有國籍的非公民與特定人士。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1/28 | 歪脑|WHYNOT

懸在法治頭上的刀: 黎智英案觸發第六次「人大釋法」,將如何改變香港的司法面貌?

法律界有一名言:「正義不僅要伸張,還須彰顯於人前。」然而,在人大釋法後,可料海外律師未來將難以參與香港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律師參與香港司法審裁的機會將受其國民身份及政治意識形態所限制,被告人選擇辯護律師及獲得公平審判的權利遭削弱,社會對香港司法的信心受重創。

2021/01/06 | 吳瑟致

大規模抓捕35+泛民初選人士後,中共類似的動作只會更加「快狠準」

2022年進入中共二十大之前,中共治港的手段將會快、狠、準,從這一次對「35+泛民初選」參與人士的抓捕一樣,事前沒有任何風聲走漏,而且可以快速動員集結龐大的港警力量,未來中共持續對香港採取政治恫嚇的作法,將會更理所當然。

2020/09/08 | 新社會政策雜誌

林鄭月娥說「香港沒有三權分立」,這其實是一場公共論述之戰

林鄭月娥2012年任職政務司司長時,就曾公開表示廉政公署等香港制衡機制,是政府施政的主要障礙。而她今日否定「三權分立」及高舉「行政主導」的言論,既與她的統治理念相符,更是配合中共及香港特區政權走向愈益專制的戰術部署。

2020/05/21 | 精選書摘

新加坡選舉制度:執政黨因制度而佔有政治優勢,但不代表民意基礎必然穩如泰山

新加坡執政黨需要面對的隱憂,是其精英似乎已身處象牙塔內,逐漸脫離民眾。須知道,新加坡擁抱全球化已使其社會進一步分裂,民眾要過滿足愉悅生活也已愈加不易。

2019/10/16 | 精選轉載

最新民調結果︰民意仍然堅實,處境造就升級

在最新的民意調查當中,對警察「零信任」的比例首次超過五成。這基本上說明香港已處於不能管治的狀態,警察的武力失去了認受性,市民不單止不願意配合,更會有人主動反抗,而反抗者會受到其他市民的讚賞和掩護。

2019/06/24 | Y.t.Chan

曾鈺成送林鄭月娥一程

曾鈺成認為林鄭政府過去兩年累積的管治認受性「一鋪清袋」,證明「政府只要集中精力搞好經濟民生,自會贏得市民信任和支持」的想法,可能只是鏡花水月。不過這個結果,曾鈺成也有份造成。

2018/11/10 | 黎蝸藤

金庸提出特首選舉「雙查方案」,真的斷送了香港民主?

查良鏞的方案當時得不到理解,批評者只看到其「保守」的部分,沒有提及其「進步」的部分,這是相當不公道的。後來,不少人開始認同,雙查方案並不是這麽保守。

2018/11/10 | 黎蝸藤

金庸提出特首選舉「雙查方案」,真斷送了香港的民主?

查良鏞的方案當時得不到理解,批評者只看到其「保守」的部分,沒有提及其「進步」的部分,這是相當不公道的。後來,不少人開始認同,雙查方案並不是這麽保守。

2018/11/05 | 讀者投書

別了金庸

可以在波譎雲詭的近代中國歷史中全身而退,成為一代文學泰斗,唯金庸一人矣。

2018/05/23 | 新社會政策雜誌

荒唐的「隔離但平等」:原住民族消失的普選權

2016年選舉不分區門檻至少需609,506人,原住民族選舉人人數387,105人,不但投票率低,又被隔離在原住民選區內,就算一人兩票都不可能跨越政黨選制所設計的「不可達門檻」,猶如從一開始就排除原住民政黨存在的可能,無結社自由。 

2017/03/25 | 王邦華

「黃絲」為何會變「薯粉」?

中產追求的,與其說是民主,不如說是「清廉繁榮的秩序」。民主只是追求此目標的工具,若此工具不能達成目標,那中產階級會棄如敝屣。

2016/09/08 | 周雪君

曾蔭權籲以放懷態度看待「港獨」:假的事會自動消滅

曾蔭權:香港人很聰明,會自行作出好的選擇,一些吹噓言論,香港人看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