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晶片

晶片組(中國大陸作芯片組,香港作芯片組),指的是一類由好幾個微晶片組合而成的完整晶片,它負責將電腦的處理器和和其它部份做連接,以便能互傳數據。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高通中國傳大規模裁員,分析:受華為5G麒麟晶片回歸衝擊

報導引述香港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華為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向高通採購了2300至2500萬片和4000至4200萬片搭載智慧手機的驍龍SoC晶片。他預計2024年高通將完全失去華為的訂單。郭明錤預估,2024年高通對中國品牌手機SoC出貨量,將比今年減少5000萬至6000萬片,而且還會持續逐年減少。

2023/09/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路透社》:華為試圖突破美國封鎖,旗下海思出貨監視器晶片;華為傳10月出新中階手機,也用麒麟晶片支援5G

繼Mate 60旗艦系列後,中國華為公司據報10至11月將發布新一代nova中階系列手機,新機同樣支援5G,業界估計可能再掀搶購潮。但nova 12搭載的不會是Mate 60系列的麒麟9000S,而是流傳許久、工藝和製程都略遜一籌的麒麟830。至於華為現售的nova 11使用的是高通的4G晶片。

2023/09/21 | 精選轉載

解讀《晶片戰爭》:晶片萌芽之初各國如何發展?蘇聯成功複製出核武,為何在半導體上徹底失敗?

如果你對AI有興趣,晶片絕對是值得關注的一個議題,現代科技戰主要在演算法、運算能力及資料量上,而晶片對應的就是運算能力,而《晶片戰爭》以「晶片」這個視角切入理解了盤根錯節複雜的地緣政治,靜心深入研究晶片背後的脈絡。回顧歷史,讓我們看看晶片開始量產後,各個國家開始踏上了哪些不一樣的道路。

2023/09/13 | 德國之聲

華為手機晶片「彎道超車」?美國的「小院高牆」科技管制有效嗎?

美國眾議員質疑華為新手機內的中芯晶片違反美國貿易管制,甚至建議全面封殺華為與中芯技術出口。有專家告訴DW,美國可能早有預料華為手機技術突破。過去廣泛「撒網」布下的重重限制措施,對於限縮中國半導體業發展,是否真的有效?

2023/09/06 | Abby Huang

上任首次海外出訪就是台灣!荷蘭經濟部企業創新總署署長:不只半導體,還有2領域荷盼與台合作

荷蘭在今年9月加入日本與美國,將對先進晶片製造設備實施出口管制,荷蘭半導體業者指出,雖然失去中國的巨大市場很遺憾,但日本、韓國、台灣都有很多的商業機會,目前也正在考慮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哪裡有比較大的商機,就往哪裡去」,而不是把大量的精力都集中在中國。

2023/09/05 | 讀者投書

中芯國際已具備「準7奈米」技術,美國有可能限制中國半導體成熟製程的發展嗎?

如果美國的戰略可以成功,那意味著數年之後,中國企業將無先進的核心設備可用,進而可阻擋中國成熟製程發展止步在28奈米。儘管如此,這對美國來說仍將是一項不容易的挑戰。主要原因是中芯國際已經有能力生產14奈米晶片,且已經進展到「準7奈米」晶片的發展——即使良率極低、成本極高。

2023/09/04 | 精選轉載

華為成功突破美國科技封鎖?5G手機Mate 60 Pro的7奈米晶片是誰做的?

這件事情講下來,難點還是在於「製程技術」。首先,按照跑分軟體Geekbench的數據,晶片是7nm製程,我們姑且相信。但問題在於:晶片是台積電做的?還是中芯做的?

2023/08/29 | 精選書摘

《Smart投資半導體》:認識「微影製程」,艾司摩爾為何能主宰極紫外光時代?

專業半導體投資專家禹皇帝,特別針對投資人的痛點,著墨在一般投資人容易忽視的產業分析角度,說明半導體製程,同時點出其中的具潛力的企業,讓你不再憑感覺買股票,鍛鍊你的投資腦,從此不再困惑為何買進的企業營收上漲,股價卻下跌,看懂半導體族群股票漲跌原因,扎實、安心賺進投資報酬。

2023/08/28 | 方格子vocus

橘逾淮而為枳:台積電美國新廠投資案明顯存在戰略及戰術上的失誤

在補助的金額及條件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台積竟然就貿然投下鉅資到亞利桑那州設廠,而且還在裝機典禮上對投資額度做出加碼的承諾,這不是傻子嗎?在美國政客眼中,台積這個傻子頭已經洗一半了,反正得洗完,根本不必費力氣去攏絡它了。

2023/08/16 | 《思想坦克》

盤點台積電新一波全球化布局,在三大洲、台美日德中五國設有晶圓廠

有鑑於全球半導體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有所改變,特別是疫情、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變化的影響,導致客戶對於供應鏈風險韌性的考量重視程度拉高。台積電已進入到新一波全球化布局,目前在三大洲、台美日德中五個國家設有晶圓廠。

2023/08/15 | 德國之聲

德國政府自掏腰包補貼設廠,但台積電的人文衝擊將比美國更大 

台積電在德國建廠前,同樣的計劃已在日本和美國開始實踐。本文作者烏凌翔認為,原本深耕台灣的台積電在德國建廠與經營,未必一帆風順。

2023/08/15 | 美通社

雅特力發佈首款車規級MCU,AT32A403A通過AEC-Q100車規認證

雅特力重磅發佈AT32A403A首款車規級MCU晶片,正式進軍車規晶片領域。AT32A403A系列產品支援睡眠、深睡眠及待機三種低功耗模式,供電電壓為2.6V至3.6V,省電模式可保證汽車電子低功耗應用的要求,在汽車不運行以及所選的電子設備不工作時,關閉控制模組或進入低功耗狀態。

2023/08/12 | BBC News 中文

拜登簽行政命令阻止對中高科技投資,北京批危及全球供應鏈安全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的這一行政命令正式拉開了制定規則的序幕,以禁止美國公司投資來自「受關注國家」的企業,這些企業活躍在量子計算、先進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領域。

2023/08/10 | 莊貿捷

憂禁令擴大,中國多家科技巨頭搶囤50億美元輝達晶片;另一廂美國慶祝「晶片法案」收穫民間強勁投資

根據美國商務部(USDC)公佈的資訊,在美民營公司的半導體製造規模超過2300億美元。美國商務表示,自從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晶片和科學法案》以來⋯⋯我們已經看到來自民間非常的強勁投資。

2023/08/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積電拍板設廠,蕭茲看好德國成為歐洲半導體主要產地,王美花:大廠先進技術仍在台灣

王美花表示,台積電到德國、美國和日本投資,除因應客戶需求,也是在美中貿易戰等地緣政治風險下,為強化供應鏈韌性進行的國際布局。台積電確定在高雄廠投入2奈米先進封裝之外,先進封裝廠也將落腳竹科銅鑼園區,在台灣持續深耕先進製程和封裝技術研發,呼應了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說的「根留台灣」。

2023/08/08 | 莊貿捷

台積電獲德國50億歐元補助於德勒斯登設廠,總投資額上看百億,瞄準成熟製程、車用半導體

根據德國媒體報導,台灣半導體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將取得50億歐元補助,並和多家業者拉高合資金額達「百億歐元」,用於打造車用半導體工廠。

2023/08/08 | Abby Huang

愛沙尼亞前總理安席蒲:烏克蘭戰爭讓台灣走進歐洲人心中,敬佩這裡的自由人民

愛沙尼亞總理安席蒲表示,愛沙尼亞在1994年決定奉行「一中政策」,這對像愛沙尼亞這樣的小國來說,是一個務實且自利的決定,但他進一步指出,戰爭改變了一切,也改變了很多人對台灣的認識,包括他自己。

2023/08/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版晶片法案」正式上路,台積電、聯發科等半導體大廠皆適用,電動車、5G產業也有望申請租稅優惠

台版晶片法案今(7)日正式上路,針對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提供研發支出的2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所稅額,並得以購置用於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或設備支出的5%,同樣抵減當年度營所稅,且機器或設備支出金額無上限,符合資格企業2024年報稅即可享受投資抵減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