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智利

智利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Chile),通稱智利(西班牙語:Chile),是位於南美洲的國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阿根廷通膨雙面刃:匯差掀「跨國購物旅遊」潮,卻釀鄰國烏拉圭和智利經濟危機

任職烏拉圭電力公司的倫索(Renzo)說,一個月內會與太太開車到阿根廷補貨採買,受限每個人可帶回烏拉圭的購物金額,他們通常會購買生活乾糧和平價服飾,包括食用油、咖啡膠囊、麵包和餅乾,他說以同樣美金消費,在阿根廷可以買到在烏拉圭3倍的生活用品量,「只有在阿根廷,烏拉圭披索才有價值」。

TNL+ 2023/09/11 | 橫議拉美

智利政變50週年:將新自由主義的搖籃送入墳墓,智利社會為何陷入尖銳對立?

智利民調機構CERC,長期關注國人對1973年政變的觀感,今年5月30日公佈的結果顯示認為「軍方執行政變是正確的」比例為36%(2013年為16%);認為「政變永遠不該合法化」的比例為41%,(2013年為68%)。

TNL+ 2023/07/25 | 橫議拉美

拉美掀起「第二波粉紅浪潮」,新自由主義如何撕裂「太平洋聯盟」的經貿合作?

拉美太平洋聯盟(Alianza del Pacífico)由墨西哥、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等四位右翼國家領導人創立於2011年,相較於中美洲共同市場和南方共同市場,太平洋聯盟是拉美貿易開放度最高的經濟一體化組織。然而,該聯盟目前正面臨「社會民主」和極左派等左翼政權的挑戰。

2023/06/23 | 張健文

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入圍作品觀映筆記(四):全景單元與全景單元紀錄片

畿內亞電影《在膠片公墓》節奏輕快,看似是「開心」紀錄片,但每次拍攝到戲院的廢棄菲林,都是在回應獨裁時期的權利鬥爭、戰亂,至使官民​​無暇顧及老電影這種「瑣事」。遠赴法國尋夢,導演總是背著懸吊式收音咪,騎著驢,有點像唐吉訶德天不怕地不怕,誓要找到《穆拉馬尼》。導演迪亞洛對本土人拍本土事的堅持讓筆者想起了港澳:迪亞洛受訪是說到的就是《在》是畿人生活在畿國拍畿片,這不就是港澳兩地電影人的堅持嗎?

2023/06/16 | 張博丞

聖嬰現象如何造成墨西哥超過300隻鳥類死亡?

由於聖嬰現象導致太平洋水域變暖,促使魚類游至更深、更冷的水域生活,讓海鳥無法捕食,最終飢餓而死。若年底之前出現強聖嬰現象,則今年將會是過去25年來首次出現強聖嬰現象的年份。許多科學家皆表示,考慮到今年的聖嬰現象,再加上氣候變遷使氣溫逐年升高,今年世界各地恐出現創紀錄的高溫。

TNL+ 2023/06/13 | 橫議拉美

智利政變50週年:縱容獨裁者皮諾契特上台,成為季辛吉外交生涯的「阿基里斯腱」

美國喬治城大學在季辛吉百歲誕辰前公布名為「亨利・季辛吉檔案遺緒」的文件。指出季辛吉外交生涯中的「阿基里斯腱」就是策劃、參與皮諾契特軍事政變。有人認為如果不是美國的縱容,皮氏不可能犯下如此罪行,因此曾任美國外交政策制訂者之一、且為政變主要幕後支持者的季辛吉,理應受到司法的制裁。

2023/05/31 | 張博丞

南美洲國家峰會睽違9年再度召開,魯拉籲建立共同貨幣擺脫美元,但與委內瑞拉和解引發多國質疑

魯拉在峰會開幕致詞呼籲各國,應透過國家銀行努力推動共同貨幣,他表示:「南美各國應該通過共同的貨幣政策強化南美特性。應建立更好的補償機制,和創建一個共同的貿易貨幣,而不是依賴『區域外的貨幣』。」然而,由於該地區貨幣政策的差異,分析師認為南美共同貨幣,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實現。

TNL+ 2023/05/19 | 橫議拉美

智利總統博里奇推動修憲的反覆態度,猶如經歷「本我」和「自我」的不斷切換

柏瑞克政府與左派聯盟有意無意把智利三年來示威抗爭活動的一切,歸結靠新憲萬靈丹可以解決,根本就是撐起「憲法擋箭牌」,殊不知非但無法立即解決問題,包山包海洋洋灑灑寫了一堆互相衝突矛盾的條文引發了更多問題,進而削弱人民和政治人物對憲法的信心與敬意,是個「危險的轉移焦點」。

2023/04/28 | BBC News 中文

「白色黃金」鋰礦之爭:拉丁美洲發現自己陷入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拉鋸戰

智庫專家表示,美國正在積極尋求加強其在關鍵礦產和綠色技術的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這意味著鋰被證明是美國和中國之間技術和地緣政治競爭中一個越來越關鍵的領域,而中國已經狠狠地踩下了油門。

2023/04/24 | 莊貿捷

比亞迪投資智利2.9億美元蓋鋰電池工廠,中國觸手伸向南美「鋰三角」掌握下世代能源

中國比亞迪(BYD)於智利投資了2.9億美元建電池廠,進一步獲得南美洲重要的鋰礦,這是下一個世代新能源的重要原料。而未來中國也能透過智利出口至美國,不受到美國禁中法規所限制。

2023/04/16 | 德國之聲

烏拉圭有意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南美鄰國警鈴大作

南美小國烏拉圭正尋求加快與中國的自貿談判進度。不過,該國的這一動向卻引起了地區鄰國的警覺。

2023/03/31 | 德國之聲

中國在拉丁美洲影響力劇增:拉美國家經濟依賴中國且貿易失衡

在拉丁美洲多個國家,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最主要貿易夥伴,其中包括巴西、智利等地區大國。上海大學拉美研究中心主任表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需要大量資源,中國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同樣需要擴大海外市場。拉美在這兩個方面都能凸顯其優勢。」然而,中國向拉美的出口對於北京而言卻無足輕重,因此智利的出口商不得不面對嚴重的貿易失衡。其他拉美國家也面臨相似的情況,中國向拉美的出口貿易只佔其總出口額的6.8%,兩邊實力完全不對稱。

TNL+ 2023/03/20 | 橫議拉美

智利總統柏瑞克還未葬送「新自由主義」,卻反陷制憲迷宮的跛腳困境

2019年動亂根源之一為姓社姓資之爭,但智利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期間還能像以前一樣吸引外資嗎?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財團會坐視不管嗎?《華爾街日報》拉美專欄作家歐格蘭蒂(Mary Anastasia O’Grady)在第一次憲法草案公投前,就曾宣稱智利「正站在政治和經濟集體自殺的關口上」。

2023/03/07 | 莊貿捷

伊朗宣布發現850萬噸鋰礦,一舉躍升全球鋰儲量第2大國,衝擊原物料、電動車市場

伊朗宣稱,在北部都市哈馬丹有高達850萬噸的鋰儲量,如果伊朗宣稱無誤,將成為全球鋰儲量第2大國,這不僅對鋰礦市場產生影響,也讓電動車產業發生重要變化。

2023/02/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智利森林大火延燒約27萬公頃,倖存者描繪「身處人間煉獄」,憂野火再臨

智利這波野火已奪走至少24條人命,近1000人受傷。打火弟兄奮力對抗國內數百處的野火,希望能控制這場近年來最嚴重的天災之一。最猛烈的野火已將智利太平洋沿岸中間附近三個地區的森林和農地燒毀。智利官員表示,大火延燒約27萬公頃,相當於美國羅德島州的面積。

2023/02/02 | 德國之聲

蕭茲南美行:在巴西碰軟釘子,拉攏阿根廷、智利助攻德國經濟與能源轉型

德國總理蕭茲結束對南美三國的訪問。在巴西,德國希望恢復此前受損的雙邊關係。在阿根廷和智利,蕭茲試圖尋獲能為德國能源轉型提供必要資源的夥伴。

TNL+ 2022/12/09 | 橫議拉美

赫緒曼逝世十週年:當代偉大的知識份子之一,學術遺產持續對拉美研究學界提供活水泉源

日裔學者福山稱讚「赫緒曼很少做量化研究,但他卻能用非經濟學者也能輕易看懂的英文撰寫一系列的書籍,他不受研究方法的拘束卻能優遊於社會科學的諸多重要領域,如政治學、經濟學或哲學,因此避開了一般學者常犯的『專業導致的學術貧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