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智慧

智慧,未有一致或常見的定義與標準,但可指結構具高複雜性的生物或電腦所具有的基於或仿於神經系統(物質基礎)之大腦額葉與邊緣系統為主的一種綜合的機能、功能與互動狀態,包含有:感知(含感覺和知覺)、注意、記憶(含感覺記憶、短期記憶/工作記憶、長期記憶之中的外顯記憶(含情節記憶、語意記憶)和內隱記憶/程序記憶,相關於遺忘)、理解、聯想、想像(含心像)、情感、共情(情緒共鳴)、感覺統合、動作計劃、邏輯、語言/符號化、辨別、計算、分析、判斷、文化、中庸、包容、決定等多種能力。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3/04 | TNL國際編譯

研究發現未知腦波振幅,有助解答章魚為何具有超越脊椎動物的高級認知能力

長期以來,章魚所展現的認知複雜性與其生物機制,一直是科學家亟欲深究的謎團之一;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近期透過麻醉方式將監測儀器植入章魚體內,成功捕捉到自由活動時的章魚大腦活動,該研究成為未來研究章魚行為與學習能力的重要進展。

2021/04/25 | 精選書摘

《100個爸爸送給你的真愛語錄》:如果時光能倒流,讓你給15歲的自己一個建議,你會說什麼?

這本書滿滿都是免費的建議,而且是由不認識您,也不了解您的問題的人免費提供。閱讀時,請注意與您產生共鳴的特別建議。也許您會發現一些與您正在經歷的事情直接相關的建議。您可以利用這些建議,作為與了解您和您所面臨挑戰的人,開始進行有用的對話的一種方式。

2020/01/01 | 精選書摘

《老年的意義》:到了90歲,選擇性遺忘可能是某種正面的智慧

中年必須知道談生意時誰暗算了你;老年時忘了舊仇,沒什麼損失。選擇性記憶也有一種增強作用,讓富者更富──比起沉溺舊怨的祖母,說開心往事的祖母比較常有孫子女探視。

2019/09/03 | 精選書摘

《地表最強國文課本 第二冊》:老子描繪的「小國寡民」,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未來嗎?

「小國寡民」是老子具體描述他心目中理想國的篇章。我們不知道這個「小」與「寡」確切的數字大概落在哪裡,或許也不那麼重要。小、寡都只是相對的概念,相對於人們不斷追求的繁榮與富庶。

2019/03/19 | 王偉雄

蘇格拉底的智慧

在《申辯篇》裏,蘇格拉底終於明白為何神諭是對的,他的確是最有智慧的人,但不是因為他知道的特別多,而是因為他不像其他人那樣,明明不知道的,卻以為自己知道。

2019/03/18 | 王偉雄

蘇格拉底的智慧

在《申辯篇》裏,蘇格拉底終於明白為何神諭是對的,他的確是最有智慧的人,但不是因為他知道的特別多,而是因為他不像其他人那樣,明明不知道的,卻以為自己知道。

2019/01/12 | 精選書摘

加來道雄《2100科技大未來》:兩種新類型文明——「熵節約」與「熵浪費」

從我們現在的零型文明,轉移到未來的第一型文明,可能是歷史上最大的轉移。它將決定我們到底是要繼續興盛繁榮,還是要因愚昧而毀滅。

2018/12/07 | 精選書摘

《猶太媽媽不買玩具》:世上不該相信的事有三種,其一是老師的正確答案

我們只看表面顯而易見的答案,並且害怕對蘊藏於內的其他領域產生好奇。或許是害怕現在自己知道的答案變得什麼都不是,或者因為自己不知道的世界是如此寬廣,害怕承認自己無知,因為我們無法得知,未顯露於外的部分,裡面究竟藏著何種祕密。

2018/09/30 | TIME

為什麼我們變老後反而會覺得更開心?

確實,死亡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可以拖延卻無可避免。當即將抵達終點時,我們大多會變得更有智慧、更平靜,甚至能以微笑面對,這可以算是一種恩典吧。

2018/09/30 | TIME

為什麼我們變老後反而會覺得更開心?

確實,死亡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可以拖延卻無可避免。當即將抵達終點時,我們大多會變得更有智慧、更平靜,甚至能以微笑面對,這可以算是一種恩典吧。

2018/06/30 | 精選書摘

《六祖壇經4.0》:智慧和聰明是兩回事,但何謂智慧?

對什麼是「智慧」可以有很多看法。有人說:「知道你老闆錯了,是你的聰明;要不要說出來,則是你的智慧。」這種智慧其實只是小智慧,它的確需要有相當的人生閱歷做基礎。而大智慧則牽涉到人生更基本的問題。

2018/06/26 | 精選書摘

《六祖壇經4.0》:智慧和聰明是兩回事,但什麼是智慧?

對什麼是「智慧」可以有很多看法。有人說:「知道你老闆錯了,是你的聰明;要不要說出來,則是你的智慧。」這種智慧其實只是小智慧,它的確需要有相當的人生閱歷做基礎。而大智慧則牽涉到人生更基本的問題。

2017/10/15 | 精選書摘

《老子為你排難解憂》: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善於言談者較易獲得大眾好感,所以大眾也就認為他是善人。但是老子仍然和盤托出,指出常識未留意的另一面,亦即「辯者不善」──善於言談者不必然是善人。至於善人則可能言談流利,但也可能訥言,故為不必然善於言談的「不辯」。

2017/09/12 | 精選書摘

從自在天思想的開展看印度教之興起——《白騾奧義書》與《薄伽梵歌》

《薄伽梵歌》與《白騾奧義書》彼此可相互參照發明。只是在《薄伽梵歌》中,唯一者不再是被冥想的對象,而是下凡世間,具有千變萬化身體之最高宇宙主宰。為了讓眾生更容易理解與掌握,自在天的整體世界變成「既存於一,但又多樣分散」之神祇。

2017/08/25 | 王陽翎

近年日本人重視真田昌幸「亂世求存、以小勝大」戰略

日本近年出現「真田熱」,作為認為真田家已傳承了信玄的戰略精神,才有真田幸村眼中的「以小勝大真田兵法」,這些智慧可謂一點一滴學習累積而成,如果說把真田家奮戰自保的歷程,把三分之一的榮耀給予武田信玄,實不為過。

2017/08/25 | 王陽翎

近年日本人重視真田昌幸「亂世求存、以小勝大」戰略

日本近年出現「真田熱」,作為認為真田家已傳承了信玄的戰略精神,才有真田幸村眼中的「以小勝大真田兵法」,這些智慧可謂一點一滴學習累積而成,如果說把真田家奮戰自保的歷程,把三分之一的榮耀給予武田信玄,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