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書寫

書寫是人類有意識地使用文字來記錄資訊、表達意向。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8 | 方格子vocus

「偽經」是印刷術成熟之後才出現的觀念,文本在網路世界的傳播彷彿又回到上古時代

或許「偽經」這種觀念,是在印刷術成熟的時代,才會出現的看法,在上古時期,文本是有機的、會變動的。其實文字載體在資訊化時代電子化以後,又慢慢跳脫了印刷術的限制,再度變回了有機體。

2023/06/12 | 香港文學生活館

《方圓》「RE:/復」對談三:苦難的記憶與書寫

要追問我們在二十一世紀的香港創作推理小說的意義何在的話,其實偵探小說的情節是要找到真相,為死者平反,我們希望為謎團找到reasonable explanations,問題就是我們能否做得到。

2023/06/12 | 香港文學生活館

《方圓》「RE:/復」對談一:「RE」的手勢——作為人生的閱讀

RE和一種更廣泛意義上的閱讀關係,我說的是不單是我們會重複文學閱讀中的某種手勢──重讀和重寫,而更多的是,就是在人生的選擇上,有很多習慣,我們會重複去做,這包含了一種你對於人生本身的閱讀。有趣的是,你會發現,有很多的神學用語,或與救贖相關的用語,都是從re-開頭的,譬如redemption、revelation、reincarnation、rescue等,甚至德文的rettung。

2023/06/09 | 生鮮時書

【專訪】水鋁:將生活寄託給手寫字,牽引出人們藏於內心深處最真實的呢喃

不同於過往我們認知的「將一個字重複寫上百次」的練字方法,水鋁決定挑選自己喜歡的長詩、散文來練習。像是林達陽《漫情書》,篇幅剛好,寫完一篇不至於會手痠。鍛鍊字體時,可以同步咀嚼自己喜歡的字句,使練習不流於枯燥的重複,讓人更能投入。

2022/09/18 | 精選書摘

【散文】唐諾《求劍》:那些歷史留名的偉大作品,他們是幾歲時寫的?

23篇關於「年紀、閱讀、書寫」的重磅思辯,逐年增長的年紀,迫使書寫者時刻面對日益年輕的世界,最大好處是,書籍也跟著年輕起來——穩定前行的年紀,使閱讀和書寫產生了一種從容跟得上的轉動,得以一步步揭露,深入作者希冀抵達之處。

2022/07/18 | 方格子vocus

作文家教:當學生跟我說,他的人生乏善可陳,沒有什麼值得寫的⋯⋯

從現實面來說,如果大考不考作文,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重視寫作,但我仍希望學生能在追求分數之餘,多喜歡寫作一點,即使在不考試的將來,也願意偶爾提起筆,這也是國文教學需要努力的地方。

2022/03/07 | CLN|Corporate Language Network

從常見的英文email動詞與連接詞,迅速掌握正式與非正式用語的使用時機

每當你身在正式場合,腦中卻只有口語英文,苦無正式詞彙嗎?本文整理正式/非正式場合常用的動詞與連接詞,讓你順手使用不卡卡。

2021/10/24 | 藍玉雍

【書評】《空間物種》:在書寫的實驗中,「空間」是個疑問

對培瑞克以及這本書來說,「書寫」意味的並非單純的話語,也並非單純的文字表達,而是用身體去留下和閱讀記憶殘存的痕跡。在這之中,將會有一種「空間」自行延展、顯現出來,讓人得以重新形塑自己或他人的過往。

2021/03/15 | 逗點文創結社 comma BOOKS

【街頭相對論】朱嘉漢 X 陳昭淵(下):書寫的光亮,是為了能好好在黑暗中探勘

小說家朱嘉漢表示,書寫的光亮,力圖穿透,與其說是照亮,不如說是「照黑」,照著那片黑,讓人可以有多一點的餘裕,在茫茫黑夜中漫遊。或這樣說,書寫的光亮,是為了能好好在黑暗中探勘。黑暗沒有遮蔽什麼,它就是我想探索的事物本身。

2020/06/16 | 點讀華山

刻畫理想文房、創造手寫字的溫度,用筆在生活中療癒自我

還記得小時候,每當有書法課的日子,即便沒有說好,總能看見大家不約而同,在桌上放著一罐深藍瓶身的吳竹墨汁,而這人手一瓶的經典墨汁,其實是來自台灣的能藝企業。

2018/10/24 | 精選書摘

《拿起筆開始寫,你的人生就會改變》:「表達性寫作」治療癌症?

歷來的大量研究顯示,表達性寫作本身無疑是身心健康的催化劑。研究人員都得到一個結論:「面對創傷經歷的舉動,有益身體健康。」這項證據極具說服力,以致學者們開始思考,表達性寫作能否、以及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幫助慢性與重大疾病的患者。

2018/10/04 | 熊仁謙

《大腦衝浪》閱後感:你、我都是一個正在自我塑造的未完成品

本書從「扭轉人生僵局」作為核心開端,這裡所說的「人生僵局」並不是一種外在角色上的僵局,而是一種內在的僵局;更具體來說,就是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所構成的僵局。

2018/07/18 | 精選書摘

紙張這項與魔神匹敵的技術,協助《天方夜譚》飛翔到世界各地

令人訝異的是,紙張花了六百多年時間才從撒馬爾罕抵達歐洲。《天方夜譚》隨即跟著到來,激發歐洲作家的想像力,例如薄伽丘和喬叟,他們對故事集十分著迷,還創造了自己的版本,無節制地剽竊或改編所能找到的故事。

2018/03/30 | 精選書摘

《手寫時代》:當一項科技變成文青風潮,它便正式過時了

對支持手寫的倡議者而言,簽名是最後一道防線之一。(「想想如果我們的孩子不會簽自己的名字,那還得了!」)對某些人來說,簽名也是尷尬、甚至是羞恥的來源:因為疏於練習,手寫能力會逐漸退化。然而,簽名被視為身分的法律證明的歷史十分短暫。

2018/03/26 | 精選書摘

反書寫的蘇格拉底提醒我們,口語文化並不下於讀寫文化

口語文化發展出錯綜而精細的方法記住思想,接著再向他人表達──這是已慣於讀寫的頭腦無法利用的思考方式。像蘇格拉底這樣隸屬於口語文化的成員,其擁有的記憶力遠遠超越讀寫文化的人。既然沒有人能夠「查閱」任何事,口語文化便發展出一套精密的記憶術。

2018/03/26 | 精選書摘

《手寫時代》:當一項科技變成文青風潮,它便正式過時了

對支持手寫的倡議者而言,簽名是最後一道防線之一。(「想想如果我們的孩子不會簽自己的名字,那還得了!」)對某些人來說,簽名也是尷尬、甚至是羞恥的來源:因為疏於練習,手寫能力會逐漸退化。然而,簽名被視為身分的法律證明的歷史十分短暫。

2017/11/04 | 精選書摘

威爾杜蘭大師觀點:人類進步的十項「巔峰突破」(下)

當教育最終決定走出象牙塔、走入群眾,淨化我們的公眾生命時,年輕人的罪過雖然使長輩不堪其擾,但他們對智識的熱切渴望與道德勇氣,不僅足以彌補那些微不足道的惡習,更可能是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