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書法

書法是書寫文字的方法,一種書寫的藝術。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2/27 | 余杰

離監獄只有一步之遙的臺靜農,最終選擇埋首書堆噤聲數十年

臺靜農以書法知名,反倒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五四時代已成名的未名社成員和小說家。他一直活到一九九零年,台灣人早已可回中國探親,但他去過美國旅行,卻再未踏上中國一步,他知道,歸不如不歸。

2022/03/07 | 漫遊藝術史

《臺灣書藝新契機-1949渡海書家特覽》(下):以「好古嗜奇」的態度書寫金石文字

書寫者以「好古嗜奇」之名來書寫各種金石文字,如遊戲般隨意摘選這些不屬於日常使用的文字,若在線條和結構上凝煉出個性化的抒情特質,而不為形所惑,那麼他的藝術表現將具有超越性。

2022/03/07 | 漫遊藝術史

《臺灣書藝新契機-1949渡海書家特覽》(上):1949年後渡台書家的多元書藝群像

簡單來說,古人的書畫,以及各種藝術表現,是創作者學習時的準則,也就是「識之具」。然而,古人的典範雖然好,卻不是藝術的終結,藝術家要開創新的藝術形式,必然不能被典範的形象所限制而「泥古不化」,而是要「借古以開今」。

2022/01/31 | 郭梓祺

【無腔曲專欄】寫揮春

書法上未理想,書法外找些補償也好,像因書法而起的友誼。

2021/12/21 | 郭梓祺

【無腔曲專欄】閂門開門

閂是門字加一横,象形地說頂在門後防盜那横木,但關門不一定壞。

2021/10/11 | 郭梓祺

【無腔曲專欄】落花時節又逢君

曾跟友人說,有時甚至覺得批評比讚美真實、有益,因讚美關乎一個人已做到的事,批評則指向未來。友人倒說讚與駡同一,只要有好理由,同樣可指向未來。

2021/08/31 | 郭梓祺

【無腔曲專欄】你必須說《蘭亭序》是假的

如你不知《蘭亭序》真偽跟郭沫若、毛澤東的政治鬥爭有何關繫,很好,那時代的人也大概不會清楚太多。

2021/08/22 | 漫遊藝術史

德國包浩斯學校如何欣賞明末清初「草書大家」傅山的書法韻律之美?

傅山看似與包浩斯的兩位教師,在生存年代、文化背景上有極大的差異,但點、線、面同為造型的基礎,書法正是從一個點開始,走成一條線,再寫成一個面,況且二者皆身處變革巨大的時代裡,傅山的藝術不僅是在反應時代的焦躁,更是在展現個人的意志。

2021/03/20 | 影音精選轉載

【影片】他的墨寶曾遍佈全香港——「九龍皇帝」曾灶財為何到處寫字?

「九龍皇帝」墨寶真跡內容看似千篇一律都是「宣示主權」,但多看幾篇之後就會發現細節上都不盡相同。

2021/01/21 | 風恂

王羲之〈蘭亭集序〉看似呼應莊子思想,但兩人的想法其實是對立的

說到底,王羲之畢竟還是個儒生,即便他的時代多少涉略了道家的思維,但仍舊無法改變他想積極用世的期待,不然他不會想要否定莊子「一死生、齊彭殤」,因為「否定」本身就是個答案和選擇,但是莊子的人生裡連答案都沒有,莊子的思維中連選擇都是多餘。

2020/12/16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楷書、硯台、字帖⋯⋯如何用英文介紹書法藝術?

要怎麼用英文說明毛筆的拿法?「楷書」的英文又該怎麼說?來看看怎樣用英文跟外國朋友介紹書法藝術吧!

2020/08/28 | 精選書摘

《歡樂宋》:被帝位耽誤的藝術家,宋徽宗為了畫畫開一家動物園

他可以當閒散王爺、美術學院院長、書法家、畫家,再不濟,靠著才藝當個街頭藝人賣畫也一定能養活自己。然而命運卻把他推上了帝王之位,他拿著筆墨指點江山,愉悅了自己,卻也同時斷送江山。

2020/06/21 | 精選書摘

《Typography 字誌 Issue06》:做活版印刷前必備這些基礎知識,才不會惹怒印刷師傅

先理解鉛字的規格規格限制與特性,便能實際且正確地向師傅描述想要的印刷品樣貌,與印刷所之間的配合與溝通也會更加順暢。

2020/06/16 | 點讀華山

刻畫理想文房、創造手寫字的溫度,用筆在生活中療癒自我

還記得小時候,每當有書法課的日子,即便沒有說好,總能看見大家不約而同,在桌上放著一罐深藍瓶身的吳竹墨汁,而這人手一瓶的經典墨汁,其實是來自台灣的能藝企業。

2020/04/16 | 精選書摘

《看見與觸碰性別》:囿於書法藝評界的保守主義,女性書法家仍無法與男性均勢

當代中國已歷經民國初年以性別平等作為政治社會改革面向的時期,女性書法家仍無法與男性均勢。原因可能是囿於書法藝評界的保守主義,及全國性比賽尚欠公允的評判及性別隔離。「性別盲」使受過良好教育,具文化涵養的女性無法於社會上被體現。

2019/12/30 | 方格子vocus

「董陽孜:行墨」展覽行前導讀:天意和書意

書寫符號的發明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發明。因為書寫系統的建立,人與人的交流不但開始「看得見」而且 「留得住」。「董陽孜:行墨」這次運回了許多海外藏家珍藏的作品,讓有興趣的觀者可以品讀董陽孜在不同創作時期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