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服務業

第三級產業,或第三次產業、三次產業(英語:Tertiary sector of the economy),又稱服務業,是指位處一件產品的生產鏈中最上層的行業,這些行業在一件產品的生產鏈中擔任物流、分銷、中介等工作。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27 | 精選書摘

《視障者的機智生活》:[問卦] 視障者有比較會按摩嗎?「盲牛大叔007」告訴你

失明超過30年的資深盲人藍介洲,在本書化身「盲牛大叔007」,用輕鬆幽默的筆法,分享全盲者如何透過輔助與學習,重拾自立、自由的生活。本書將揭開視障者神祕的生活面紗,讓大家知道,即使看不見,但視障者與眼明人之間沒有那麼多的不一樣;也期待人們能更理解視障者的處境,進而給予尊重與合適的協助,讓視障者可以順利地融入社會。

TNL+ 2023/11/20 | 簡志峰(峰哥)

三大評鑑扭曲大學成為服務業,教授就像拼湊集點卡點數的乖小孩

大學評鑑制度在高等教育領域引發的不公正與壓力問題日益凸顯。在此體制下,教師常被迫著重於迎合學生滿意度,而非致力於提升真正的教學質量與創新。理想中的教育,應是教師帶領學生學生探索不一樣領域,找到自己興趣,進行批判思考與創新。

TNL+ 2023/11/13 | 楚焱堯

台灣觀光「慘」業住宿貴、餐飲不再便宜,疫情空轉三年後如何面對「全球化競爭」?

有遠見的國家趁疫情禁止入境的期間,針對該國旅遊業的問題,趁此機會進行「改革」,對旅遊業的傷害最小(因為已經鎖國封城)。但台灣這幾年疫情期間幾乎沒有做任何改變,等於空轉三年,要如何追上鄰國腳步?未來面臨到更嚴峻的全球化競爭,台灣觀光產業前景恐怕非常悲觀。

2023/11/01 | Alex Cheng

餐飲業外場找嘸人?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為你工作?三方向思考青年就業與缺工危機

有人說,只要老闆願意出更多錢,怎麼會找不到人來做?也有很多年輕人會認為,做餐飲業或一些可能會讓人呼來喊去的服務業,哪會有什麼未來? 這個問題只有餐飲業會是如此嗎?我認為絕對不只影響餐飲業,而是所有服務業都會面臨一樣的狀況,甚至所有勞力密集的行業也都會面臨相同的挑戰。

TNL+ 2023/10/22 | 傅紀鋼

餐飲業內場缺工誰的錯?內場薪水不到四萬的確很低,陶晶瑩被罵「慣老闆」活該

從數據看不出勞工的心態,所以業者與日子過得好的人會罵勞工,認為勞工只想賺快錢,當網紅、跑外送,不然就是在家躺平,全都不認真就業。但資方與好事民眾忽略一件事,就是當事人的處境。面對物價狂漲、房租飆漲,許多原本南下北上到都會區打拼的服務業勞工,疫情期間常常撐不住,不是回鄉躺平,就是換到更偏遠(便宜)的地方居住,然後被迫轉業,設法活下去。

2023/09/18 | 精選書摘

《超級外送員》推薦序:每次送餐都是一場戰鬥,各行各業的辛酸血淚終須透過局內人對外述說

《超級外送員》是一本開啟人們重新檢視日常生活的重要著作,它圍繞著外送員的每日生活展開旅程,適時地拋出一些微小困境。透過作者的整理與剖析,你將發現許多困境的形成都有其脈絡可循。外送員不斷面對大大小小的困境,也持續地和制度合作、屈服或抗爭,換言之,每一次的送餐都是一場戰鬥。

2023/08/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中國經濟步入放緩,改革開放40年飛升期恐告終,專家:今年最大地緣政治風險

設於倫敦的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公司(Capital Economics)預測,中國的成長趨勢將從2019年的5%下滑至3%,但2030年只剩2%左右。若照這種經濟成長率,中國將難以達成習近平2020年所設「經濟規模到2035年結束時翻倍」的目標,不但難以從中等收入新興市場晉身為發達市場,也意味中國恐永遠無法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2023/08/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青年就業難兼消費低迷,人口專家易富賢:一胎化政策是根源

易富賢分析,中國當局擔心青年高失業率會導致社會不穩,其實最大的危害是降低結婚率和生育率,對中國人口危機是雪上加霜。中國青年人口本身在快速減少,絕大多數又進入大學,必將導致中國製造業衰退。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期宣布,由於經濟社會在不斷發展變化,統計工作需要不斷完善,勞動力調查統計也需要進一步健全優化,因此決定暫停公布青年失業率。

2023/08/19 | 讀者投書

【韓劇】《歡迎來到王之國》:具元針對酒店經營提的理念及企劃,讓我聯想到「蔦屋書店」創辦人

書店與酒店都是希望「為人們創造幸福時刻」的服務業,而具元和增田宗昭二位都是真正落實「以人為本」,最終抵達「勞資互惠」、「主客雙贏」的傑出領導人。對於他們的員工或顧客來說,他們所提供的,不僅只是美麗的空間,而是一段幸福時光。

2023/07/28 | 精選轉載

結帳、訂位一律「請掃QR Code」,熟齡族最怕的就是服務業沒有「人性」

服務業不要以為數位化之後就有競爭力,訓練員工時,請記得把人性放進去;是人,我就會用人的角度與他對話,也希望他會以人的角度來回應我。溫度,才是服務業的關鍵。數位永遠只是輔助工具,它絕對無法取代服務業真正的核心價值。

2023/07/11 | 讀者投書

評熱炒店白飯事件:不是吵贏了就好!顧客不一定是對的,但圍剿顧客絕無好處

事件中的熱炒店,就設在國立科大的附近,這所科大有一萬多名學生,如果學生是主要客群,輕易地跟這所國立科大的學生引發衝突,造成師生對該店裹足不前,從顧客關係管理的角度來說,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2023/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容美髮業者立院陳情反服貿,憂中國削價競爭釀台灣青年失業

民進黨發言人表示,美容美髮從業人員多來自弱勢單親、新住民家庭,若開放,將嚴重壓縮其生存空間。甚至低價競爭瓜分市場、黑心產品入台危害人民健康、吸乾台灣人才、技術回流中國。

2023/06/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高利率恐維持更長時間,台灣通膨推力為何?服務類CPI漲勢趨緩了嗎?解析一次看

儘管央行預測,今年第4季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可分別回落至1.95%及1.90%,降至2%的通膨警戒線之下,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周雨田直言「太樂觀,我覺得很難」。考量房租仍是重要推力,加上疫後娛樂需求復甦,周雨田認為,偏高的通膨率恐怕得維持一段時間,今年底前很難看到降至2%以下。

2023/05/16 | 德國之聲

中國不太可能如2008金融海嘯後那樣,再次拯救全球經濟

2008年,中國政府以龐大的經濟激勵計劃幫助西方國家度過了金融危機。然而這一次,中國在新冠疫情之後的復甦步履蹣跚,加上對台灣的武力威脅升級,意味著它在阻止全球經濟衰退方面不大可能有所作為。

2023/05/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專家:2000後出生的年輕人,不愛進工廠、重消費

中國基層治理專家雷望紅4日指出,以2000年後出生為主的第3代農民工不愛進工廠,更喜歡從事相對自由輕鬆的服務業。他們消費欲望強烈,賺到錢就花,因而面臨嚴峻的婚配問題,也無法適應產業升級的需求。而由於年輕人普遍進入到服務業,中國工業產業的發展就面臨著人才補給和更新不足的問題。

2023/05/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立委范雲籲正視「助人工作者」勞動3大困境,提出3大解方;無薪假增861人,支援服務業、製造業較多

范雲表示,平日犧牲奉獻,關照國人身心健康的助人工作者,現在面臨「低薪高工時,沒有加班費」、「每年重簽約,年資沒保障」,及「人力缺口大,流動率高漲」3大困境。她也提出3大解方,一、要求政府提出公部門及政府外包案的助人工作者整體調薪方案;二、保障年資積累、鼓勵留任久任;三、盤點現行助人工作者相關法規中的人力比規定並檢討調整。

2023/04/20 | BBC News 中文

中國經濟第一季GDP增4.5%高於預期,結構性問題猶存

下個季度,中國經濟會怎麼樣?經濟學家認為,由於3月份的消費同比增長高達10%,因此沒有必要立即採取財政刺激措施來支持消費者,政府可能會保持其基建投資計劃,作為一個補充的成長引擎——因為預計外部市場在2023年將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