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服裝

服裝(亦稱為衣物、衣服、衣著)最廣義的定義,除了指軀幹與四肢的遮蔽物之外,還包括了手部(手套)、腳部(襪子、鞋子、涼鞋、靴子)與頭部(帽子)的遮蔽物,以及延伸出來的服裝配飾。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20 | 方格子vocus

在還沒有胸罩之前,古早時代的台灣女性都穿什麼樣的內衣?

妳會喜歡穿胸罩嗎?在還沒有胸罩之前,台灣以前的內衣,又是什麼樣呢?而把胸部視為羞愧、噁心,這樣的普遍審美,直到戰後美式風格的流行,還有60、70年代穿旗袍的風潮,才有所改變。

2022/08/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服裝設計師「蝴蝶夫人」 森英惠96歲辭世,以「東方遇見西方」打進巴黎時裝界

森英惠可說是第一位打入西方流行服裝界的東方設計師,她的設計融合了東方與西洋文化的特色,又表現出女性特有的柔美風格,1970年代在巴黎的時裝界嶄露頭角,大放異彩,成為國際知名的設計師。

2022/07/28 | CCC創作集

蘿莉塔文化小辭典:此BL非BL,踏入華麗Lo娘世界必備關鍵字

對蘿莉塔文化感興趣,卻對Lo娘們的用語一頭霧水,不知如何入門?這裡整理蘿莉塔文化常見用語,分為「服裝部件篇」和「日常用語篇」,歡迎一起踏入華麗優雅的蘿莉塔世界!

2022/05/05 | 台北畫刊

【專訪】服裝設計師周裕穎:「永續時尚」的綠色革命,衣物升級再造就像操刀分子料理

衣物的升級再造除了製程相當耗時費力, 人們對於環保材質的價值認知也仍有成長空間。舉例而言,製作動物皮革要使用動物皮毛和化學染劑,因此常遭受動保、環保人士反對,近年便有時尚品牌以鳳梨葉、仙人掌葉製作成植物皮革。

2022/03/13 | 方格子vocus

聖世與俗塵:極繁美學作為義大利精品設計的文化養分

一趟旅行下來,可謂是我對於義大利美學的新一層認識。或甚至有諸多時刻,也是剎那之間的沈浸體驗,才讓我有了靈光一閃的頓悟時刻。以下即以俗塵和聖世為名,來一起回味我這趟行旅的絢麗記憶。

2022/02/20 | TNL國際編譯

從中世紀騎士到「惡血女王」,經典不敗單品「高領衣」如何塑造強而有力的個人形象?

穿高領衣的女性被遮得嚴嚴實實的,沒有露肩、沒有鎖骨線,引導視線向上看見個人。美國女權運動領袖斯泰納姆說過:「過去的時尚意味著順從和迷失自我,現在的時尚意味著獨特和發現自我。」

2022/02/12 | 精選書摘

《練習有風格》:捨棄,是為了讓未來更豐富,如何以「衣、食、居」為起點追求簡約?

生活風格設計師加藤惠美子,以【衣.食.居】為起點,提出具體的思考理念和實作方針,讓你在日常中一邊汲取訊息、一邊試驗練習,陶養洗練的感性,重新認知幸福與富饒的真義。

2021/07/29 | 漫遊藝術史

【專訪】京都千總文化研究所所長:細節的奢華感,如何欣賞和服之美?

為了支持本屆東京奧運,日本用傳統文化精神的和服結合各國文化特色,本文專訪京都千總文化研究所所長加藤結理子,談談如何欣賞和服之美。誠摯希望台灣讀者能對和服與日本傳統藝術文化產生興趣。

2021/07/16 | 市場快訊

NECESSARY OBJECTS 攜手WANGLILING 重磅推出時尚運動聯名品牌N.O.W

臺灣設計師WANGLILING以光為靈感,將光的概念延展至設計和材料的選用,映襯Necessary Objects的極簡俐落的剪裁細節,打造出風格簡約具有精緻細節,完美塑就凹凸有致弧形曲線,輕松駕馭各場合的運動摩登系列N.O.W。

2021/06/13 | CCC創作集

買下第一套蘿莉塔服裝,就像從普通「地球人」搖身一變成為「Lo星人」

蘿莉塔服飾的靈感來自於法國洛可可時期和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服飾特色,許多人以為發源自歐洲,其實與日本原宿街頭的流行文化息息相關。

2021/04/30 | 精選書摘

《溫德斯談藝術》:如果你認為無法將「感覺」加工至服飾,山本耀司做到了

本書是世界頂尖導演談論重要藝術創作者的心得體會,是大師級創作者對其他大師的私淑心得,不必長篇大論,每篇簡潔扼要的看法,便能擊中創作的核心,讓人捉摸到觀賞藝術的眼光,也開啟了新的視野。

2021/02/24 | 方格子vocus

日本人有和服、韓國人有韓服,那麼台灣人有「台灣服」嗎?

「多元」就是最代表臺灣的部分。不管你是客家人的藍衫、閩南人的大祹衫,或任何族群的傳統服裝,只要加上如今你穿的習慣的、舒服的搭配。那這就是可以代表臺灣的服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