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0 |
最早「真正屬於台灣人」的流行樂,其實是1930年代,由日本人發行的台語歌......
1930年代的台灣,廣受大眾歡迎的台語流行歌,被文人寄予在第一線啟蒙文明的厚望;歌人們也期待找到一種屬於台灣人的精神,以他們熱愛的音樂創作來澆灌,讓這份精神在殖民的土壤生根發芽,不要再被摧折。
前往選舉專區
《望春風》(臺灣話:Bāng Tshun-hong)是一首由鄧雨賢作曲、李臨秋作詞的臺灣民謠,首度傳唱於1933年的日治時期臺灣,原唱者為1930年代的古倫美亞唱片當紅歌星純純。 --來自 維基百科
1930年代的台灣,廣受大眾歡迎的台語流行歌,被文人寄予在第一線啟蒙文明的厚望;歌人們也期待找到一種屬於台灣人的精神,以他們熱愛的音樂創作來澆灌,讓這份精神在殖民的土壤生根發芽,不要再被摧折。
無論是在921大地震或是88風災,當賑災募款的節目也選用〈天頂的月娘啊〉,潘芳烈覺得這首歌不再只是男女情感,月亮像母親般撫慰災民的手,鼓勵身心受創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