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
朱宥勳《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台灣新文學史》引發「雙陳論戰」,本土派與左派走到了必須攤牌的地步
有趣的是,陳芳明在一九九九年發表〈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及其後的幾個章節時,並沒有立刻引起什麼爭論。直到隔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台灣完成首次政黨輪替之後,有人突然發難了:我想你不會意外,開火的人正是左派的老朋友陳映真。
2019/11/09 |
《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小說選摘:如果當老師的犯錯,那就會害學生幫你扛
他以為自己可以張開保護傘,頂著上頭的壓力,顧著幾個學生。但沒想到的是,只要一存此念,學生就會成為他無法拋棄的人質。任何人只要能威脅學生,他就得吞下去。在這小小的校園內,誰也沒有地方躲。
2017/05/02 |
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五個原則判斷你是否對文本「過度詮釋」
我們怎麼知道什麼時候做出了「過度詮釋」,什麼時候沒有?我怎麼知道我上面的解讀是對的?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們要用什麼東西當作「正確詮釋」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