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13 | BBC News 中文

中英關係再起波瀾:間諜指控促使英國重新思考,是否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態度

英國首相蘇納克在9月10日表示,他已向中國總理李強提出了中國對英國民主的任何干預「非常強烈的擔憂」。但他又說,正確的做法是利用機會進行接觸,提出擔憂,而不是只在一旁大聲嚷嚷。

2023/09/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證實G20與李強會面,拜登:中國經濟困境不會導致它侵略台灣,事實上正好相反

拜登用「危機」形容中國經濟情勢,並且提到房地產業和高青年失業率等問題。他說:「他計畫當中一項主要經濟教條現在完全沒有發揮作用。我對這樣的情況不開心,但是那沒有起作用。」拜登指的是習近平。

2023/09/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習近平缺席G20、國安部談論美對中戰略,分析:加速與西方脫鉤,美中關係前景難樂觀

哈爾學會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秘書長曹辛,解析習近平缺席G20印度峰會原因是出於對美國施壓。他說,習近平的缺席,倘若不是健康因素,根本原因就在於北京對於拜登政府接連派出高階官員訪中的政策調整不滿意;因為美國仍以「國家安全」為理由,繼續對中國實行「小院高牆」式遏制手段。

2023/09/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雅萬高鐵通車在即,中國總理李強稱願與印尼分享高鐵經驗

9月6日參觀雅萬高鐵的中國總理李強表示,李強表示中方願意持續與印尼分享高鐵經驗,持續強化兩國的合作。根據中國媒體報導,印尼中國高鐵公司(KCIC)財務風險董事張超指出,雅萬高鐵不會在明年賺錢,但意義在於在疫情創造了就業機會,以及帶動了中國對印尼的投資。

2023/09/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岸田出席東協+3峰會批中國禁水產品,李強要日本以負責任方式處置核處理水

這是日本將福島第一核電廠存放的核處理水排放入海後,日中領袖首度接觸。岸田與李強是在出席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加上日中韓3國舉行的峰會前,短暫站立交談。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岸田當場也要求,中國應立即撤銷對日本水產品祭出的進口禁令。

2023/09/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宣布李強出席G20峰會,習近平首度缺席,分析:損國際政治家形象、失去減緩國際孤立機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缺席在新德里登場的G20峰會,北京避而不談原因。《紐約時報》報導,中印因邊界爭議而不睦,習近平此舉帶給印度打擊,卻也使自身國際政治家形象受質疑。

2023/09/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總統拜登10日訪越南,河內憂美越關係升級恐激怒北京

美國總統拜登將在本週日訪問越南,希望提升美越關係層級。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黎鴻協表示,如果河內與華府關係兩倍升級可能激怒北京的風險依然很高,但越共領袖可能已評估現在就是最佳時機,因為越中關係「未來可能惡化」。

2023/09/01 | BBC News 中文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首次訪中釋放三個信號:示好、擔憂和不妥協

值得注意的是,雷蒙多訪問前後,雙方都在釋放友好信號。外界猜測,這些訪問和信號,都是在為下一次「拜習會」鋪路,時機則是9月9日在印度舉行的G20峰會上。但8月31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習近平有可能不會出席此次G20峰會。

2023/08/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商務部長雷蒙多訪中:斷然拒絕中方降低科技出口管制要求,但強調不會與中國經濟脫鉤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向中國總理李強表示,拜登政府支持中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無意遏制中國發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鉤,願與中方保持溝通,維護美中正常經貿關係,推動兩國關係穩定發展。雷蒙多提到,美方也願與中方加強在人工智慧、氣候變化、打擊芬太尼等領域合作。

2023/08/10 | BBC News 中文

中國新推「20條措施」提振消費,但在缺乏「大爆炸式」刺激下效果成疑

中國發改委推出刺激消費的「20條」,卻沒有哪條措施衝上媒體頭條和微博熱搜。「是我不想消費,還是不會消費,我傻麼,消費還用刺激?我的問題是沒錢消費」中文社群網路小紅書上一位網友,對刺激消費的政策如此評價。

2023/07/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葉倫見何立峰三鞠躬挨批「像被召喚」,學者:美中不斷對話為APEC「拜習會」鋪路

紐約大學退休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對此表示,「鞠躬並非被普遍接受的禮節之一」;布希政府白宮高階官員布雷克曼(Bradley Blakeman)則直言,美國官員「永遠、永遠、永遠」不會鞠躬,這種表現如同葉倫「被召喚」到何立峰的辦公室,「中國人最喜歡搞這一套」;一名前國務院官員則認為,「這不可能是標準流程」。

2023/07/10 | Abby Huang

與台斷交4年後,索羅門群島總理訪中會習近平,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自2019年與台灣斷交以來,索羅門群島的地緣政治競爭加劇,這種競爭在該國的安全領域最為明顯,特別是澳洲和中國之間競相爭奪在當地的優勢和影響力,如中國大使館2月份繞過港務局向索羅門群島進口95式步槍和95式手槍,澳洲隨後也捐贈60支半自動步槍。

2023/06/28 | BBC News 中文

鯰魚與盜火者:比爾蓋茲和馬斯克為何在中國受到「超規格接待」?

西交利物浦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田雨苗向《BBC中文》表示,中國政府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務實的政治機構,《孫子兵法》講究「分而治之」。所以,對於一些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有正向意義的美國企業和個人,中國會區別對待那些上了「制裁名單」的企業和個人。

2023/05/27 | BBC News 中文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上任後首次訪中,此行有哪些看點?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米舒斯京說,與中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仍是俄無條件優先事項,煉油、液化天然氣生產和運輸設備的研發在俄中合作中具有巨大潛力。除此之外,俄羅斯正凖備與中國開展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新項目,造船、民用無人機生產、木材工業綜合體是兩國有希望合作的領域。

2023/04/06 | BBC News 中文

中國新總理李強上任23天的「三個信號」和「三道難題」

梳理完李強面臨的三大任務,背後的悖論也浮現出來——一方面,他與習近平歷史極深,但另一方面,過去幾年中國對教育、網路、房地產等領域的強力監管,讓民企戰戰兢兢,對外強硬,使外資憂心忡忡。他對外資和民企的喊話甚至承諾,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實?

2023/03/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亟欲擺脫封控監管反商形象,擺笑臉使出「魅力攻勢」,外商審慎觀察北京是否言行一致

北京當局張開雙臂擁抱外商,正值遭遇連串的棘手難題,包括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率,內部經濟放緩,美國升息和俄烏戰爭導致市場動盪。北京當局設定的今年經濟成長率目標約莫5%,此前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只有3%,創1976年以來次低,於此同時,面臨著來自華府更強烈的敵意,包括許多中國商品被課高關稅,以及科技管制趨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