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李滄東

李滄東(韓語:이창동,1954年4月1日-)是一位韓國電影導演、製作人及小說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9/08 | 讀者投書

【影評】從《燃燒烈愛》到《在車上》,韓、日名導如何將村上春樹的文字影像化?

《燃燒烈愛》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中〈燒掉柴房〉;《在車上》這部作品則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篇故事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兩位享譽國際的大導演,如何在影像中探索村上春樹的文字哲思?

2022/01/30 | 鍾喬

【影評】李滄東《生命之詩》:一樁女學生姦殺命案,以詩來探索與這個世界的生死關係

李凔東在《生命之詩》當中,採取的一種非常社區感覺的進行式,處理異常沉重的生命感知,涵蓋 :死亡、空虛、黑暗與永遠不曾也不會消逝的美麗。這就是詩本身。因而,韓文的語意中,詩也有逆水行舟的意思。這一點都不容忽視。

2021/10/10 | 精選書摘

《黑盒子裡的夢》:《燃燒烈愛》讓我一再想起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燃燒」意象的使用貫串全片,喜愛燃燒溫室的Ben在最後成為被燃燒的供品,旺盛燄火與皚皚雪地呈現極端對比。儘管隔著大銀幕,飽滿的憤怒情緒仍使人難以喘息。我們都成為摧毀鍾秀的見證者,而社會此時此刻,仍不斷在摧毀無數如鍾秀般的年輕人。

2021/08/01 | 詹育杰

【電影】從《薄荷糖》到《燃燒烈愛》,李滄東的作品總是在痛苦中尋找出口

李滄東用「創作」私歷史跳脫軌道可預見的結局。藉著更激進更跳躍的想像,述說再現他的憤怒,跳脫邏輯給定脈絡的可能性發展。

2021/04/19 | 傅紀鋼

李滄東《綠洲》之所以無懈可擊,是因為它做到了《消失的情人節》做不到的事

李滄東的《綠洲》是無懈可擊的電影,也難怪陳玉勳對其推崇備至,因為它做到了陳玉勳做不到的事。接著來看《消失的情人節》所引起的爭議。

2019/02/13 | 梁安琦

【舊片重溫】《燒失樂園》:空虛是種無人免疫的病

明媚陽光,在《燒失樂園》裡幾乎沒有出現過。在攝影師洪慶彪完全採用自然光的鏡頭下,光線是一個精心設計的符號,象徵鐘秀與海美這種人沒法過的美好生活。那溫暖的光線,從來都不落在海美與鐘秀身上,暗示著像他們這樣的人並不可能得到幸福。

2019/02/12 | 梁安琦

【舊片重溫】《燃燒烈愛》:空虛是種無人免疫的病

明媚陽光,在《燃燒烈愛》裡幾乎沒有出現過。在攝影師洪慶彪完全採用自然光的鏡頭下,光線是一個精心設計的符號,象徵鐘秀與海美這種人沒法過的美好生活。那溫暖的光線,從來都不落在海美與鐘秀身上,暗示著像他們這樣的人並不可能得到幸福。

2019/01/24 | 壁虎先生

《燃燒烈愛》X《白蟻:慾望謎網》:一半傑作,一半迷失

李滄東《燃燒烈愛》的前半段對我來說幾近完美,不是非常好,而是完美。然而電影的後半近乎致命性地傷害了這部電影,這讓我想起了另一部電影——朱賢哲的《白蟻:慾望謎網》⋯兩部片的關鍵角色都在電影中段消失/死亡,接著影片的重心即故事的致命傷。

2019/01/17 | 陳娉婷

《燃燒烈愛》:世界迷霧如詩,我們只看到所相信的

鍾秀迷戀海美,破壞了Ben的殺人定律——只要有一個人在意,另一個人就不孤獨。海美的死,因為鍾秀的愛,註定不會在沉默中被埋葬。

2019/01/14 | 陳娉婷

《燒失樂園》:世界迷霧如詩,我們只看到所相信的

鍾秀迷戀海美,破壞了Ben的殺人定律——只要有一個人在意,另一個人就不孤獨。海美的死,因為鍾秀的愛,註定不會在沉默中被埋葬。

2018/07/13 | 哈潑時尚 Harper's Bazaar

劉德華、金城武獲邀擔任奧斯卡評審!你一定認識的20位美國影藝學院的新成員

從2016年的「奧斯卡好白」到2018年的「Time’s Up」,美國影藝學院近年來因為其性別與種族不平等飽受批評。如今他們為此做出改善,日前美國影藝學院公佈來自59個國家的928位新成員名單中,女性成員從原本的31%變成49%,非白人則從16%提升到38%,而這些新進成員中更不乏我們所熟知的電影演員們。

2018/02/23 | 陳娉婷

韓導李滄東改編村上春樹《燒倉房》:「年輕人是當下最重要命題」

改編自村上春樹小說的電影大多評價一般,是次康城級、熟悉文學的韓國名導李滄東挑戰改編短篇《燒倉房》,萬眾期待。

2017/02/06 | 精選轉載

從《生命之詩 》到如何寫詩

「看到女主角跑去上寫作班學寫詩,老師一開口講話,本人『職業病』發作,立即斷定不論是導演或編劇都沒請教過真正開過班教過人寫詩的『內行』。」